跳至內容

馬來仄迪克里奧爾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馬來仄迪克里奧爾語
馬六甲克里奧爾馬來語
馬六甲馬來克里奧爾語
仄迪克里奧爾語
母語國家和地區馬來西亞
區域馬六甲
族群
母語使用人數
300 (無日期)
語系
馬來語克里奧爾語
  • 馬來仄迪克里奧爾語
語言代碼
ISO 639-3ccm
Glottologmala1482[1]
本條目包含國際音標符號。部分作業系統瀏覽器需要特殊字母與符號支援才能正確顯示,否則可能顯示為亂碼、問號、空格等其它符號。

馬來仄迪克里奧爾語馬六甲克里奧爾馬來語馬六甲馬來克里奧爾語[2]仄迪馬來語是一種馬來語克里奧爾語,由主要生活在馬來西亞馬六甲新加坡泰米爾人——仄迪人,也稱作「印度峇峇娘惹」使用。他們在保留印度教傳統的同時,也接納了中華和馬來文化習俗。[3]

馬來仄迪克里奧爾語16世紀以來,由馬六甲海峽泰米爾商人的後代所講,在歷史上可能與斯里蘭卡馬來語有關。由於通婚和外遷,目前已經奄奄一息,存在向馬來語的語言轉化。[2]

馬來仄迪克里奧爾語是馬來語、泰米爾語和英語的混合體。與前兩種語言相比,後者在克里奧爾語中的存在不那麼突出。由於馬來語的強烈影響,馬來仄迪克里奧爾語與其他馬來語方言,尤其是中馬六甲馬來語方言沒有很大區別。儘管如此,馬來仄迪克里奧爾語仍被認為是一種克里奧爾語,原因有二:其一,一旦成為一個社區的母語,皮欽語也就成了克里奧爾語;其二,與皮欽語不同,克里奧爾語在詞彙、結構等方面的發展也適應了其作為母語的功能。[4]

由於馬來仄迪克里奧爾語在結構上與其他馬來方言非常相似,所以一般來說,它與其他馬來方言的差別不大。即便如此,它也有自己的獨特之處。[5]

馬來仄迪克里奧爾語與峇峇娘惹馬來語共享許多特徵,表明它們可能來自同一源語言。[6]

音系

[編輯]

與標準馬來語的比較[7]

[編輯]

r、h音素的失落

[編輯]
  • 韻尾/r/消失
    • benar /bənar/ > [bəna] 「真」
  • /h/只在少數詞中不消失
    • hijau /hid͡ʒau/ > [id͡ʒo] 「綠」
    • tahu /tahu/ > [tau] 「知道」
    • darah /darah/ > [dara] 「血」

元音單化

[編輯]
  • 詞尾的/ai/減為半閉前元音[e]
    • pakai /pakai/ > [pake] 「穿(衣)」
  • 詞尾的/au/減為半閉後元音[o]
    • pulau /pulau/ > [pulo] 「島」

三音節詞複輔音的音素省略

[編輯]
  • 詞中複輔音/mb/弱化為[m]
    • sembilan /səmbilan/ > [səmilan] 「9」
  • 聲門塞音[ʔ]被插入以/a/、/i/、/u/結尾的詞的詞尾位置
    • bawa /bawa/ > [bawaʔ] 「帶來」
    • cari /t͡ʃari/ > [t͡ʃariʔ] 「搜索」
    • garu /garu/ > [garoʔ] 「撓」

詞彙

[編輯]
詞彙比較[8]
標準馬來語 馬來仄迪克里奧爾語 漢語
halwa alua
anak angkat anak piara 領養的孩子
mak ciik/adik emak bibik
berkata bilang
cahaya caya
tanah/tanah pamah darat (低)地
dakwat dawat
dosa deraka
gagap gagok 口吃
kamu lu
kamu semua lu orang 你們
pak cik mama 叔叔
mak cik mami
cawan mangkok
bidan dukon 接生婆
nafas napas 呼吸
hari ini nyari 今天
pergi pi

參考

[編輯]
  1. ^ Hammarström, Harald; Forkel, Robert; Haspelmath, Martin; Bank, Sebastian (編). 马六甲克里奥尔马来语. Glottolog 2.7. Jena: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 of Human History. 2016. 
  2. ^ 2.0 2.1 Malaccan Malay Creole. Ethnologue. [2021-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5) (英語). 
  3. ^ Paulo, Derrick A. Meet the Chetti Melaka, or Peranakan Indians, striving to save their vanishing culture. CNA. 21 October 2018-10-21 [2021-04-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3). 
  4. ^ Mohamed, Noriah. The Malay Chetty Creole Language of Malacca: A Historical and Linguistic Perspective. Journal of the Malaysian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2009-06,. 82(1 (296)) (1 (296)): 58–59 [2021-05-23]. JSTOR 4149373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7) –透過JSTOR. 
  5. ^ Mohamed, Noriah. The Malay Chetty Creole Language of Malacca: A Historical and Linguistic Perspective. Journal of the Malaysian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June 2009,. 82(1 (296)) (1 (296)): 59 [2021-05-23]. JSTOR 4149373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7) –透過JSTOR. 
  6. ^ Mohamed, Noriah. The Malay Chetty Creole Language of Malacca: A Historical and Linguistic Perspective. Journal of the Malaysian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June 2009,. 82(1 (296)) (1 (296)): 68 [2021-05-23]. JSTOR 4149373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7) –透過JSTOR. 
  7. ^ Mohamed, Noriah. The Malay Chetty Creole Language of Malacca: A Historical and Linguistic Perspective. Journal of the Malaysian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2009-06,. 82(1 (296)) (1 (296)): 60–65 [2021-05-23]. JSTOR 4149373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7) –透過JSTOR. 
  8. ^ Mohamed, Noriah. The Malay Chetty Creole Language of Malacca: A Historical and Linguistic Perspective. Journal of the Malaysian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June 2009,. 82(1 (296)) (1 (296)): 67–68 [2021-05-23]. JSTOR 4149373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7) –透過JS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