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柏太空之旅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新導向自Hubble 3D
哈柏太空之旅
Hubble 3D
基本資料
導演托妮·米耶斯
監製托妮·米耶斯
格雷米·弗格森
編劇托妮·米耶斯
旁白李奧納多·狄卡皮歐
主演李奧納多·狄卡皮歐
配樂米契·厄伯
馬立貝·索洛蒙
攝影詹姆士·尼候斯
剪輯托妮·米耶斯
製片商IMAX
片長43 分鐘
產地 美國
 加拿大
語言英語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美國2010年3月19日
香港2013年1月20日
發行商華納兄弟
票房$23,269,068[1]
各地片名
中國大陸哈勃太空望遠鏡 3D
香港巨眼探穹蒼 3D
臺灣哈柏太空之旅3D

哈柏太空之旅》(英語:Hubble 3D,或稱為IMAX: Hubble 3D),是一部2010年上映的紀錄片,紀錄關於哈伯太空望遠鏡維修任務的過程。以IMAX技術拍攝,並由知名美國好萊塢影星李奧納多·狄卡皮歐擔任旁白。

內容[編輯]

哈柏太空之旅在其官方網站的介紹如下:

(中譯部分為暫譯)

這部電影的觀眾會依序看到土星的極光寶瓶座螺旋星雲鷹星雲創生之柱(Pillars of Creation)、 仙女座星系、和美麗的蝴蝶星雲。哈伯太空望遠鏡拍攝的資料和影片相當精細,所以科學家和影片製作者可用這些資料讓觀眾可以藉著模擬飛行「進入」由電腦繪圖方式製作的兩個擴展影像。其中最驚人的是氣體雲被時速一百萬英里的恆星風吹過獵戶座大星雲長達90兆英里的雲氣裂隙。這些由望遠鏡觀測資料製作的模擬影像是由國家超級電腦應用中心的先進視覺化實驗室(Advanced Visualization Laboratory)製作。

影片拍攝[編輯]

該電影是由多個不同來源的影片組合而成的,其中包含了在太空梭執行哈伯太空望遠鏡維修任務期間以 IMAX 攝影機拍攝的影片。這種特製攝影機可拍攝衛星的近距離和維修影像。IMAX 攝影機是在兩次哈伯太空望遠鏡維修任務-1993年12月第一次維修任務的STS-61和最近2009年5月第四次維修任務的STS-125(攜帶 IMAX 3D 攝影機)隨著太空梭進入太空。雖然 IMAX 3D 攝影機可使用長度一英里的底片,但所拍攝的影片長度只有8分30秒。

評價[編輯]

本影片獲得正面的評價。爛番茄根據32個評論評定哈柏太空之旅獲得 89% 的正面評價,獲得「新鮮」(fresh)評級[2]

另一個影評網站Metacritic則根據13個評論評定本影片獲得 79 分(滿分為100),評級為 'Generally favorable reviews'[3]

參考資料[編輯]

  1. ^ "Hubble 3D (201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ox Office Mojo. Retrieved 2011-01-10.
  2. ^ Hubble 3D Movie Reviews, Pictures. Rotten Tomatoes. [2010-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01). 
  3. ^ Hubble 3D Reviews, Ratings, Credits. Metacritic. [2010-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22).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