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sp2d混成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sp2d混成
sp2d混成後的電子軌域組態
(以鈀元素為例)
參與sp2d混成的原子軌域
s軌域1個
p軌域2個
d軌域1個
含有採用sp2d混成原子的分子離子
AlAl3V中的部分原子[1]
Pd[PdCl4]2-
其他Rb3Au7中的部分原子[2]

sp2d混成(英語:sp2d hybridization)是指一個原子內的一個ns軌域、兩個np軌域和一個nd軌域發生混成的過程。原子發生sp2d混成後,上述nd軌域、ns軌域和np軌域便會轉化成為四個等價的混成軌域,稱為「sp2d混成軌域」。四個sp2d混成軌域存在於同一平面上,且對稱軸兩兩之間的夾角相同,皆為90°。sp2d混成一般發生在分子形成過程中。混成過程中,能量相近的d軌域、s軌域和p軌域發生疊加,不同類型的原子軌域重新分配能量並調整方向。

一般只有過渡金屬元素才能發生sp2d混成,一些金屬互化物中的部分原子也可以採取sp2d混成形式。以[PdCl4]2-中的二價離子(Pd2+)為例:處於基態的Pd2+電子組態式為:[Kr]4d8),它的一個空的5s軌域、兩個空的5p軌域和一個空的5d軌域進行sp2d混成,形成四個sp2d混成軌域。該過程中Pd2+的軌域組態變化情況如下圖所示(圖中略去了出Pd2+價層未填滿的4d軌域,灰色的配位電子對由4個氯離子提供):

參考文獻[編輯]

  1. ^ Petr Švec, Bogdan Idzikowski, Marcel Miglierini. Hydrides: Solid State 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of nanocrystalline alloys from amorphous precursors. NATO Science Series. Springer. Apr 29, 2005: 290–294. ISBN 978-1-402-02964-6 (英語). 
  2. ^ R.B. King. Beyond the auride ion: triangulated gold networks and ethane-like structural units in binary and ternary alkali metal gold intermetallics (PDF). Inorganica Chimica Acta. Aug 3, 1998, 277 (2): 202–210. doi:10.1111/j.1467-9574.2006.00331.x (英語). [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