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使用者:市井混混/Sandbox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年號
李煜沒有自己的年號而是使用北宋的年號

李煜(937年-978年),是南唐的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皇帝。李煜原名從嘉,重光,鐘山隱士、鍾峰隱者、鍾峰白蓮居士、蓮峰居士等。


生平[編輯]

李煜「為人仁孝,善屬文,工書畫,而豐額駢齒,一目重瞳子。 」[1],是南唐元宗(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由於李璟的第二子到第五子均早死,故李煜長兄李弘冀為皇太子時,其為事實上的第二子。李弘冀為人「為人猜忌嚴刻」[2],時為安定公的李煜害怕李弘冀猜忌他,不敢參與政事,每天只是讀書為樂。

959年李弘冀在毒死李景遂後不久也死了。李璟打算立李煜為太子,鍾謨說「從嘉德輕志懦,又酷信釋氏,非人主才。從善果敢凝重,宜為嗣。」。李璟怒,找了個藉口把鍾謨貶為國子司業,流放到饒州。封李煜為吳王、尚書令、知政事,令其住在東宮。

建隆二年961年李璟遷都南昌並立李煜為太子監國,令其留在金陵。六月李璟死後,李煜在金陵登基即位。

李煜「性驕侈,好聲色,又喜浮圖,為高談,不恤政事。」[3]

971年宋軍滅南漢後,李煜為了表示他不對抗宋,對宋稱臣,將自己的稱呼改為江南國主。

973年,宋太祖命令李煜去開封時他託病不去。宋太祖就派曹彬領軍隊去攻打南唐。

974年十二月,曹彬攻克金陵。

975年,李煜被俘後,在開封被封為違命侯,拜左千牛衛將軍。

在位十五年,世稱李後主南唐後主

王銍的《默記》記載,因其「故國不堪回首」之詞而被在978年被宋太宗用牽機毒殺。

藝術成就[編輯]

李煜在藝術方面,具有很高的成就。

書畫[編輯]

他能書善畫,對其書法陶谷清異錄》曾云:「後主善書,作顫筆樛曲之狀,遒勁如寒松霜竹,謂之 『金錯刀』。作大字不事筆,卷帛書之,皆能如意,世謂『撮襟書』。」。對其的畫,郭若虛的《圖書見聞志》曰:「江南後主李煜,才識清贍,書畫兼精。嘗觀所畫林石、飛鳥,遠過常流,高出意外。」。惜無書畫傳世於後。

[編輯]

李煜的詞的風格可以以975年被俘分為兩個時期。

他前期的詞風格綺麗柔靡,不脫「花間」習氣。根據內容可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描寫富麗堂皇的宮廷生活和風花雪月的男女情事,如《菩薩蠻》:
花明月暗籠輕霧,今朝好向郎邊去。剗襪下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晌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郎恣意憐。

還有一類是在宋朝的壓力下感受到無力擺脫的命運時所流露的沉重哀愁,如《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他後期的詞由於生活的巨變,以一首首泣盡以血的絕唱,使亡國之君成為千古詞壇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詞話》語),正是「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語始工」。這些後期詞作,淒涼悲壯,意境深遠,已為蘇辛所謂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筆,為詞史上承前啟後的大宗師,如王國維人間詞話》所言:「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人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至於其語句的清麗,音韻的和諧,更是空前絕後的了。
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王國維認為:「溫飛卿之詞,句秀也;韋端己之詞,骨秀也;李重光之詞,神秀也。」 [4]。而且還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周介存置諸溫、韋之下,可謂顛倒黑白矣。」[5]。最後一句乃是針對周濟在《介存齋論詞雜著》中所說的:「毛嬙、西施,天下美婦人也,嚴妝佳,淡妝亦佳,粗服亂頭不掩國色。飛卿,嚴妝也;端己,淡妝也;後主,則粗服亂頭矣。」王氏認為此評乃揚溫、韋,抑後主。而學術界亦有觀點認為,周濟的本意是指李煜在詞句的工整對仗等修飾方面不如溫庭筠韋莊,然而在詞作的生動和流暢度方面,則前者顯然更為生機勃發,渾然天成,「粗服亂頭不掩國色」。

李煜詞擺脫了《花間集》的浮靡,他的詞不假雕飾,語言明快,形象生動,性格鮮明,用情真摯,亡國後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超過晚唐五代的詞,成為宋初婉約派詞的開山。

李煜本有集,已失傳。現存詞四十四首。其中幾首前期作品或為他人所作,可以確定者僅三十八首。


前任:
父親南唐元宗李璟
中國江南地區君主
961-975
繼任:
宋太祖趙匡胤
南唐國主
961-975


參考文獻[編輯]

  1. ^ 《新五代史》卷62《南唐世家第二》
  2. ^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九十四
  3. ^ 《新五代史》卷62《南唐世家第二》
  4. ^ 《人間詞話》
  5. ^ 《人間詞話》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