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YueyunLiu/南希·米特福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婚姻、寫作和政治生活[編輯]

基尤橋看綠地河濱

厄斯金離開不到一個月,南希就宣布與倫內爾·羅德爵士[1]的次子彼得·羅德訂婚。倫內爾·羅德爵士是一位外交官、政治家,在同年被封為倫內爾男爵。 [2]據南希的朋友哈羅德·阿克頓說,彼得·羅德是「一個前途無量的年輕人......無論選擇從事什麼職業,才華橫溢的他都將在相應領域取得成功。」[3]其他傳記作者將他描述為不負責任、 背信棄義、令人厭煩的人,並且無法保住一份穩定工作,他還被認為是伊夫林·沃作品《黑色惡作劇》中寡廉鮮恥、毫無道德底線的巴茲爾·希爾一角的原型。 [4]南希·米特福德與彼得·羅德於1933年12月4日結婚,在此之後他們定居於倫敦西郊的村莊綠地河濱的別墅。然而,米特福德新婚的喜悅很快就被家庭財務壓力、彼得的無能和她對夫家的厭煩消磨殆盡。[5]

1934 年,南希開始創作第三部作品《大打出手》 ,以諷刺奧斯瓦爾德·莫斯利爵士發起的法西斯主義「黑衫」運動。南希本人曾於1931年短暫地接觸過莫里斯創立的新黨,但這一興趣並不持久,她很快轉為英國法西斯聯盟和法西斯主義的強烈反對者。 [6]這部諷刺小說於 1935 年發表,書籍封面由畢普·佩爾斯 [7]繪製。小說對當時的政治風向並未產生太多影響,卻得罪了米特福德的兩個妹妹,黛安娜和尤尼蒂,因為她們是莫斯利法西斯運動的擁護者,還是德國獨裁者阿道夫·希特勒的忠實信眾。 [8]後來,黛安娜與南希和解,但南希與尤尼蒂姐妹關係的裂痕從未癒合,因為南希以她為原型塑造了一個可笑的角色尤金妮婭·馬爾曼斯。 [9]

至1936年,米特福德的婚姻只剩一具空殼。彼得·羅德與朋友的妻子有染,這段婚外情一直持續到1937年。同年,米特福德家19歲的妹妹傑西卡與表弟埃斯蒙德·羅米利私奔,舉家震驚。[10] 埃斯蒙德·羅米利曾是惠靈頓公學的學生,他公開聲稱自己是共產黨人,且在西班牙內戰中作為共和黨參戰。 [11]這對年輕的情侶被查出滯留於西班牙的畢爾巴鄂,於是南希·米特福德前去接他們回家,但未能成功說服二人。隨後,傑西卡與埃斯蒙德於1937年5月成婚。 [12]

從1937年冬到1938年,南希主要編輯了奧爾德利的斯坦利的書信,此人是與她同屬曾祖母布蘭奇·艾爾利一支的表兄。 [12]南希告訴她的朋友羅伯特·拜倫,由於她全心投入到這一書信項目之中,每天有九到十個小時伏案工作,丈夫對此十分不滿,夫妻關係進一步惡化。 [13]1938年夏,南希發現自己懷孕了,她希望自己能生個女孩,並說:「很難想像一間房子裡能容下兩個彼得·羅德這樣的人。」然而,她在九月就流產了。 [14] 1939年初,彼得前往南法與救援組織合作,幫助在西班牙內戰最後階段從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為首的西班牙國民軍中逃離的數千名西班牙難民。 1939年5月,南希加入了他的行列,並在組織中作為救援人員服務了數周。 [15]她被眼前的場景深深地震撼了:「我這輩子從未流過這麼多眼淚。」 [16]這幾周的經歷讓南希的反法西斯立場愈發堅定,她甚至寫道:「為了阻止這種病態的勢力蔓延,我情願與魔鬼為伍。」 [17]

南希·米特福德反對家庭內部極端的政治主張,是一位溫和的社會主義者[18]然而,她的一些作品,比如她為斯坦利書信集撰寫的導言,以及她於1955年寫作的有關「上流-非上流」的文章,都堅定地捍衛著在其成長曆程中如影隨形的貴族傳統和價值觀。[19]

第二次世界大戰[編輯]

自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米特福德家庭因政見不同而分崩離析。南希和丈夫羅德支持戰爭中的同盟國陣營,妹妹傑西卡及丈夫羅米利一家動身遷往美國。餘下的家庭成員要麼寄希望於英德之間關係變緩,要麼像妹妹尤尼蒂一樣,公開支持納粹。[20]戰爭爆發時,尤尼蒂身處慕尼黑。絕望之下,尤尼蒂試圖開槍自殺,但未能成功。隨後,她經由中立國瑞士被遣送回家。莫斯利與黛安娜·米特福德於1936年秘密成婚,以國防條例第18B條款為依據被拘留。[21]南希,一個堅定的反法西斯主義者,向英國情報機構軍情五處如此形容她的妹妹:「一個冷酷而精明的利己主義者,一個狂熱的法西斯主義者和希特勒的崇拜者,打心底里盼望英格蘭崩潰和民主制度垮台」。[22]1939年至1940年間,二戰處於靜坐戰階段,南希曾短暫地擔任過空襲預防局的司機,隨後又在帕丁頓的急救站輪崗。 [23]她將這些經歷寫入了她的第四部小說,以間諜為主題的喜劇故事《鴿子餡餅》。這部小說由哈米什·漢密爾頓出版社於1940年3月出版,然而彼時被戰爭陰雲籠罩的社會對輕鬆愉悅的戰爭諷刺題材毫無興趣,因而銷量慘澹。[24]

寇松街上,海伍德山書店門口的紀念牌

1940年4月,南希第二次流產。不久後,羅德被派遣至威爾斯衛隊,動身前往海外[25],留南希獨自居住在倫敦。倫敦大轟炸期間,她搬到魯特蘭門的別墅居住。別墅的主樓被徵用來收留從戰場東線轟炸區撤退的猶太難民家庭。南希花了大量時間照顧這些人,並形容他們「十分勤勞,講衛生且心懷感恩」。[26]她與一名自由法國的官員安德烈·羅伊有一段短暫的婚外戀情,並因此第三次懷孕。1941年,南希的第三次流產引發了併發症,並接受了子宮切除[27]痊癒後,她在清閒中無所適從,於是在寇松街的海伍德山書店擔任助理。這裡成為了南希每天的主要活動地點,並成為了倫敦文人墨客以文會友的心儀之地。[28] 1942 年 9 月,她與加斯頓·帕萊夫斯基相識,他是一名隸屬於戴高樂將軍倫敦參謀部的法國上校加斯頓·帕萊夫斯基。帕萊夫斯基深深吸引了南希,為她的創作帶來了大量的靈感,並從此成為其一生摯愛,儘管她的深情並未獲得充分的回應。由於南希非常有名,他們的戀情一直低調進行,直到1943年帕萊夫斯基前往阿爾及利亞。自此直到戰爭結束前,帕萊夫斯基只有零星的機會回到英國,二人的感情主要靠書信和電話維繫。[29]

鴿子餡餅》的慘澹銷量打擊了南希寫作的熱情。然而,在好友伊夫林·沃的鼓勵下,她於1944年再次開始準備創作新書。1945年3月起,她向書店請假三個月進行寫作。[30] 《逐愛》是一部帶有濃厚自傳色彩的愛情喜劇小說,其中出現了大量明顯以南希的親友為原型的角色。[31]在此期間,她驚聞弟弟湯姆·米特福德犧牲於緬甸前線戰場的噩耗,[32] 但仍專注地完成了這部小說。同年9月,她前往巴黎。表面上,此行的目的是建立海伍德山書店的法國分店;實際上,她希望與彼時是戴高樂戰後臨時政府成員的情人縮短異地距離。[33] 1945 年 12 月,她返回倫敦,著手《逐愛》的出版事宜。傳記作家賽琳娜·黑斯廷斯寫道,「這本書一上市便大獲成功……經受了漫長戰爭歲月的艱難困苦之後,這個浪漫的故事無疑為大眾注射了一劑營養素,其成分正是大家喜歡的:愛、童年與英國上流社會生活。」[31]出版不到一年,《逐愛》便售出了20萬冊,奠定了南希·米特福德暢銷書作家的地位。[34]

搬到巴黎[編輯]

蒙賽爾街道[編輯]

「我在這裡非常開心……我感覺自己完全變了一個人,就好像離開礦井、沐浴在陽光下……黛安娜·庫珀簡直就是天使。我為她的美麗和魅力所傾倒…… 哦,我對法國人充滿激情!」
(南希·米特福德在決定永久定居法國後給母親的信)

在巴黎的頭18個月,南希多次更換住所,有著繁忙的社交活動,活動的中心是英國駐法大使達夫·庫珀和他的名媛妻子黛安娜·庫珀治下的英國大使館。[35]最終,南希在塞納河左岸蒙塞爾第七街道找到了一間舒適的公寓,並雇了一名女傭。公寓接近情人帕萊夫斯基的住所。[36]安頓下來之後,她建立了一套自己的生活模式,並在接下來的20年裡遵循這個模式度日,具體安排根據帕萊夫斯基的時間表調整。在社交、娛樂和工作之餘,她定期訪問英國的家人朋友,每年夏天在威尼斯度假。[8] [37]

1948年,南希完成了一部新的小說,即《逐愛》的續集《戀戀冬季》,其中有同《逐愛》相似的鄉間氛圍,前書中的角色在新書中大量出現。《戀戀冬季》的反響比《逐愛》更好。眾說紛紜中,伊夫林·沃給出了為數不多的客觀評價:他指出,小說中的描寫顯示出了作者的卓然文采,而對話部分則顯得筆力不足。[38] [39] 1950 年,南希譯配了安德烈·魯森的戲劇小木屋(La petite hutte),為該劇在倫敦西區的首映及賣座做好了鋪墊。[40]泰晤士報評價稱,「劇中台詞的風格乍一聽口語化,實際上出人意料,處處彰顯出米特福德女士的手筆。」[41]該劇共在倫敦上演了1261場,每個月給南希·米特福德掙來了穩定的300英鎊版稅費。[40]同年, 受《星期日泰晤士報》邀請,南希開設了持續四年的專欄。[42] 從1951年起,她又開始了忙碌的創作生活,寫作了第三部戰後小說《祝福》。這也是一部半自傳體愛情小說,但這一次,故事發生在巴黎,一名年輕的英國貴族女性嫁給了一個好色的法國侯爵。哈羅德·阿克頓稱之為米特福德完成度最高的一部作品,其中「洋溢著她對法國的熱情」。[43]這一次,伊夫林·沃(在題詞中,南希將這本書獻給了他)對這本書沒有批評意見,而是稱讚它「極其出色,有趣可讀,連貫完整,是南希至今寫作的最佳作品」。[44]

隨後,米特福德著手寫作第一部嚴肅的非虛構作品,即龐巴杜夫人的傳記。新書於1954年3月上市後,評論家們的總體評價此書「具有很高的娛樂性,但不可被當作歷史看待」。[45]歷史學家A·J·P·Taylor將南希對18世紀凡爾賽宮的描寫與《逐愛》中虛構的鄉間別墅阿爾康萊十分相似,南希本人對這一評價感到非常不滿。[46] [47]

《貴族義務》[編輯]

File:Mitford56.jpg
南希·米特福德,1956 年

1954 年,伯明罕大學的語言學教授艾倫·羅斯提出了「上流社會語」和「非上流社會語」這對概念,以區分英格蘭不同社會階層的不同語言風格。[48]他在一本芬蘭的學術期刊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內含大量詞彙作為說明,《逐愛》則被用作上流社會語的例證。[49]著惡搞的精神,南希將這個「上流」和「非上流」的觀點融入了她為雜誌邂逅撰寫的一篇有關英國貴族的文章中。[50]儘管這僅僅是她文章的一小部分,它在1955年9月發表時仍然引起了巨大的轟動。[49]很少有人能理解她的幽默,反倒有成百上千個人寫信給南希,憂心忡忡地詢問自己的言語是否太過裝腔作勢。[51]這對概念在社會上掀起的焦慮和興趣持續高漲,以至於哈米什·漢密爾頓在1956年翻印了他發表在一本名為《貴族義務》的小冊子中的文章,這冊書中還收錄了 [52] 伊夫林·沃、約翰·貝傑曼、彼得·弗萊明和克里斯多夫·塞克斯等人的作品,[53]這本書一經發表,反響甚佳。傳記作家瑪麗·洛弗爾寫道,「『上流』和『非上流』成為了當時的流行語……南希成了好幾代人眼中的禮儀裁判。」[54]蘿拉·湯普森指出,「上流」「非上流」或許是南希·米特福德最有名的標籤,但諷刺的是,這個概念並非由她原創,而是她從別處借用來「開玩笑的」。[51] [[Category:法國榮譽軍團軍官勳章持有人]] [[Category:CBE勳銜]] [[Category:英格蘭傳記作家]] [[Category:巴黎作家]] [[Category:伦敦作家]] [[Category:1973年逝世]] [[Category:1904年出生]] [[Category:含有連結內容需訂閱查看的頁面]] [[Category:包含ODNB來源的維基百科條目]]

  1. ^ Lovell, pp. 150–51
  2. ^ Loraine, Percy. Rodd, James Rennell.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Online edition. [10 December 2013]. 
  3. ^ Acton, p. 40
  4. ^ Sykes, p. 41
  5. ^ Hastings, pp. 87–91
  6. ^ Hastings, pp. 92 and 96–97
  7. ^ Trove. trove.nla.gov.au. [2022-12-10]. 
  8. ^ 8.0 8.1 《牛津國家人物傳記大辭典》 線上版. 牛津大學出版社.  需要訂閱或英國公共圖書館會員資格
  9. ^ Lovell, pp. 196–97
  10. ^ Hastings, pp. 105–10
  11. ^ Parker, Peter. Romilly, Esmond Marcus David (1918–1941). 《牛津國家人物傳記大辭典》 online.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4. doi:10.1093/ref:odnb/60277.  已忽略未知參數|orig-date= (幫助) 需要訂閱或英國公共圖書館會員資格
  12. ^ 12.0 12.1 Hastings, pp. 111–12
  13. ^ Thompson 2003
  14. ^ Hastings, p. 115
  15. ^ Hastings, pp. 116–18
  16. ^ Mosley (ed.), p. 116
  17. ^ Thompson 2003
  18. ^ Hastings, p. 95
  19. ^ Hastings, pp. 113–14
  20. ^ Hastings, p. 119
  21. ^ Lovell, pp. 324–25
  22. ^ Reynolds, Paul. Nancy Mitford spied on sisters. BBC News. 14 November 2003 [16 December 2013]. 
  23. ^ Thompson 2003
  24. ^ Hastings, pp. 128–29
  25. ^ Thompson 2003
  26. ^ Hastings, p. 135
  27. ^ Hastings, pp. 133–41
  28. ^ Thompson 2003
  29. ^ Lovell, pp. 356–58
  30. ^ Thompson 2003
  31. ^ 31.0 31.1 Hastings, pp. 165–67
  32. ^ Thompson 2003
  33. ^ Thompson 2003
  34. ^ Hastings, p. 168
  35. ^ Hastings, pp. 173–82
  36. ^ Acton, pp. 71–72
  37. ^ Hastings, pp. 221–22
  38. ^ Hastings, p. 189
  39. ^ Amory (ed.), p. 301
  40. ^ 40.0 40.1 Thompson 2003
  41. ^ Lyric Theatre. The Times. 24 August 1950: 6. 
  42. ^ Thompson 2003
  43. ^ Acton, p. 85
  44. ^ Amory (ed.), p. 346
  45. ^ Hastings, pp. 219–20
  46. ^ Mosley (ed.), pp. 381–82
  47. ^ Thompson 2003
  48. ^ Ross, Alan S.C. Linguistic Class Indicators in Present-day English (PDF). Neuphilologische Mitteilungen. 1954: 113–4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7-08-19). 
  49. ^ 49.0 49.1 Hastings, pp. 223–25
  50. ^ Mitford, Nancy. The English Aristocracy. Encounter. September 1955: 11–15. 
  51. ^ 51.0 51.1 Thompson 2003
  52. ^ Waugh, Evelyn. An Open Letter to the Hon. Mrs. Peter Rodd (Nancy Mitford) on a Very Serious Subject. Encounter. December 1955: 11–16. 
  53. ^ Acton, p. 99
  54. ^ Lovell, pp. 4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