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Z-11貝恩德·馮·阿尼姆號驅逐艦

這是一篇優良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歷史
納粹德國
船名 Z-11「貝恩德·馮·阿尼姆」號
艦名出處 貝恩德·馮·阿尼姆德語Bernd von Arnim (Kapitänleutnant)
下訂日 1935年1月9日
建造方 基爾日耳曼尼亞船廠
船廠編號 537
鋪設龍骨 1935年4月26日
下水日期 1936年7月8日
完工日期 1938年12月6日
結局 1940年4月13日在納爾維克海戰擱灘英語Beaching (nautical)
技術數據(竣工時)
船級 1934級
船型 驅逐艦
排水量
  • 標準:2,270噸
  • 滿載:3,190噸
船長 119公尺
型寬 11.30公尺
吃水 4.23公尺
動力輸出 70,000匹軸馬力(52,000千瓦特)
動力來源 雙軸,兩台蒸汽輪機
船速 36(67公里每小時;41英里每小時)
續航力 1,530海里以19節
乘員 10名軍官、315名水兵
武器裝備

Z-11「貝恩德·馮·阿尼姆」號(德語:Z 11 Bernd von Arnim)是德國國家海軍戰爭海軍於1930年代中期建造的十六艘1934級驅逐艦之一,得名於在一戰中陣亡的G-42號魚雷艇德語SMS G 42艇長德意志帝國海軍上尉貝恩德·馮·阿尼姆德語Bernd von Arnim (Kapitänleutnant)。該艦於1935年4月26日開始在基爾日耳曼尼亞船廠鋪設龍骨,1936年7月8日下水,至1938年12月6日交付使用英語Ship commissioning二戰初期,Z-11號先是被派往封鎖波蘭海岸,但不久便被轉移到德意志灣,在德國水域布設雷區。1939年末,該艦在英國海岸成功進行了一次布雷出擊英語Sortie,導致一艘英國軍艦和七艘商船沉沒。1940年4月初,即挪威戰役的早期階段,它在運送部隊到納爾維克地區時曾與英國驅逐艦螢火蟲號交火,但雙方均未受損。幾天後,Z-11號被捲入兩次納爾維克海戰,並在耗盡彈藥後被迫自沉

設計

[編輯]

Z-11「貝恩德·馮·阿尼姆」號的水線長全長分別為114公尺和119公尺,有11.3公尺的舷寬以及最大4.23公尺吃水深度;其設計排水量為2,270噸,滿載時則可達3,190噸。該艦由兩台瓦格納齒輪傳動蒸汽輪機提供動力,各負責驅動一副直徑為3.25公尺的三葉螺旋槳過熱蒸汽則由六台本森強制循環鍋爐德語Zwangdurchlaufkessel供應,這使得它在70,000匹軸馬力(52,000千瓦特)額定功率下的設計航速為36(67公里每小時)。[1]Z-11號最多可貯存752噸燃料油,理論上能夠以19節(35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的巡航4,400海里(8,100公里),但實際它在運用過程中重心過高,30%的燃料必須作為壓艙物保留在艦內。[2]事實證明,19節航速時的有效行程僅為1,530海里(2,830公里)。[3]艦隻的標準船員編制英語Ship's company為10名軍官和315名水兵,在擔任區艦隊旗艦時還可額外增加4名軍官和19名水兵。[1]

該艦裝備有五門127公釐34式速射砲英語12.7 cm SK C/34 naval gun,架設在帶有砲擋英語Gun shield的單裝砲座上。其中艦艛的前後各有兩門採用背負式布置,第五門則安裝在後部艦艛的頂端,並從前到後編為1至5號。防空武器由安裝在與後部煙囪英語Funnel (ship)並排的一對雙聯裝砲座上的四門37公釐30式速射砲和六門單座20公釐30式高射砲組成。此外,該艦還在中心線上的兩個四聯裝動力操縱式底座上安裝有八具533公釐魚雷發射管,每個底座配備一對重新裝填裝置。[1][4]四個深水炸彈發射器則安裝在艉後部甲板室英語Deckhouse的側面,再輔以艦艉兩側的六具單裝深水炸彈支架,合共可攜帶32或64枚炸彈。[5]布雷軌道安裝在後甲板,最多可貯存60枚水雷[1]作為探測潛艦的工具,艦上也搭載有一套稱為「群聽裝置德語Gruppenhorchgerät」的被動式水聽器[6]

歷史

[編輯]

Z-11「貝恩德·馮·阿尼姆」號得名於1917年4月21日指揮G-42號德語SMS G 42魚雷艇多佛爾屏障英語Dover Barrage中陣亡的德意志帝國海軍上尉貝恩德·馮·阿尼姆德語Bernd von Arnim (Kapitänleutnant)。它於1935年1月9日由德國國家海軍所訂購,自同年4月26日開始在基爾日耳曼尼亞船廠鋪設龍骨建造序列英語Yard number為537。該艦於1936年7月8日下水,至1938年12月6日交付使用英語Ship commissioning[7]第二次世界大戰於1939年9月爆發時,Z-11號最初被部署在波羅的海對抗波蘭海軍並執行對波蘭的封鎖[8]但不久便被轉移到德意志灣,與其姊妹艦一同在那裡布設防禦雷區。它還在斯卡格拉克海峽巡邏,以查驗來往的中立國船舶是否有搭載違禁品[9]11月,Z-11號加入了其它驅逐艦在英國海岸布設雷區的行列,於17日至18日夜間與Z-19「赫爾曼·金內」號Z-21「威廉·海德坎普」號一同,[10]泰晤士河口中部布下約180枚磁性水雷英語Magnetic mine[11]英國驅逐艦吉普賽人號英語HMS Gipsy (H63)、一艘武裝拖網船英語Naval trawler以及另外七艘總計27,565總噸的船舶都在這片雷區沉沒。[12]四天後,該艦又成為護送戰艦格奈森瑙號沙恩霍斯特號穿過北海闖入北大西洋的驅逐艦之一。[8]Z-11號及其姊妹艦Z-10「漢斯·洛迪」號Z-12「埃里希·吉澤」號原打算在12月6日至7日夜晚前往克羅默附近布設雷區,但它的兩台鍋爐出現問題,不得不臨時關閉。該艦受命返回港口,而另外兩艘則繼續執行任務。[13]

挪威戰役

[編輯]

在1940年4月「威悉演習行動」的挪威戰役期間,Z-11號被編入第一集群,任務是運送第139山地獵兵團和第3山地師的指揮人員奪取納爾維克。相關艦隻於4月6日開始裝載部隊,並於第二天啟航。[14]4月8日上午,英國驅逐艦螢火蟲號在風暴中發現了Z-11號,並在施放煙幕後全速轉向西北方向。這艘德國軍艦當時正以35節(65公里每小時)的速度遭受巨浪的重創,並在兩名船員落水後被迫將速度降低至27節(50公里每小時)。英國驅逐艦則更為適應當時的海況,開始逼近Z-11號。後者的艦長、海軍少校庫爾特·雷歇爾德語Curt Rechel遂下令將艦隻轉向東北方向,靠近重巡洋艦希佩爾將軍號。兩艘驅逐艦持續交火了一個小時,但沒有任何效果,直到希佩爾將軍號進入射程並在不久後便擊沉了螢火蟲號。[15]

奧福特峽灣地圖

德國驅逐艦群於4月9日上午抵達奧福特峽灣,海軍准將弗里德里希·邦特英語Friedrich Bonte率領他的旗艦Z-21號、Z-2號和Z-11號沿著峽灣進一步前往納爾維克。[16]一場暴風雪使Z-11號和Z-2號順利進入港灣,並系泊在一個棧橋上。山地部隊隨之開始登陸,但幾分鐘後,岸防艦挪威號英語HNoMS Norge便發現了這些德艦。前者立即開火,並在600-800公尺的範圍內發射了大約十三枚210公釐砲,然後Z-11號則發射了七枚魚雷。只有兩枚擊中了挪威號,但它們引爆了艦上的一個或多個彈藥艙,使之立即傾覆沉沒。儘管射程很近,但由於黑暗和降雪,挪威號的砲彈卻未能擊中兩艘德國驅逐艦中的任何一艘。Z-11號繼而放下小艇營救倖存的挪威水兵,並與停泊在港口的商船合力救出了96人。[17]

由於原計劃進駐納爾維克的兩艘補給艦中,只有一艘加油能力較弱的揚·韋勒姆號德語Jan Wellem (Schiff)能夠安全抵達,該船一次只能為兩艘驅逐艦加油,且效率較低。[18]為避免被偵察,十艘入侵驅逐艦分散開各自停泊於奧福特峽灣各處。其中Z-11與Z-12號是第一批加油的艦隻,然後轉移到奧福特峽灣南翼離入口處更近的巴蘭根峽灣,等待眾艦輪流補給完畢。[19]4月10日黎明前不久,英國第2驅逐區艦隊英語2nd Destroyer Flotilla的五艘驅逐艦突襲了在納爾維克港內的五艘德國驅逐艦。英國人用魚雷擊沉了其中的兩艘,嚴重擊損了另外三艘,而他們自己只受到輕微的傷害。[20]當他們開始撤退時,遇到了德國第4驅逐區艦隊的三艘驅逐艦,後者在英國人開始進攻時便在赫揚斯峽灣英語Herjangsfjord收到了警報。德軍率先開火,但由於霧靄和英國人沿奧福特峽灣撤退時施放的煙幕,雙方的火力都沒有發揮作用。為了躲避從納爾維克一艘驅逐艦射出的三枚魚雷,三艘德艦不得不掉頭離開,但Z-11號和Z-2號也收到了警報,正駛上前去與英國人交戰。[21]

Z-11號和Z-2號以丁字戰法英語Crossing the T橫在英國區艦隊面前,能夠在4,000公尺的範圍內進行舷側齊放。它們率先與英國部隊的旗艦哈迪號英語HMS Hardy (H87)交火,並造成對方嚴重損毀。哈迪號的兩門艦艏砲都被擊毀,引發前部艦艛火災,只得被迫擱灘英語Beaching (nautical)以避免沉沒。德國人繼而將火力轉向了下一艘英艦浩劫號英語HMS Havock (H43)。他們的火力相對無效,雙方都發射了魚雷,但沒有擊中任何目標。浩劫號撤離到後方,以抵禦德國第4驅逐區艦隊的從後追擊。這使得亨特號英語HMS Hunter (H35)處於英軍的領頭位置,但它很快也被德艦點燃,據信是遭到Z-2號發射的魚雷命中。當亨特號失去轉向控制時,又遭到了後側熱刺號英語HMS Hotspur (H01)的撞擊。熱刺號得以逃脫,但亨特號不久後便傾覆。倖存的三艘英艦在煙幕的掩護下逃離了德國人的追擊。[22]Z-11號在戰鬥過程中被英軍的五枚砲彈擊中,其中一枚炸毀了一台鍋爐。這在4月13日上午得到修復,該艦還從嚴重受損的驅逐艦上接收了六枚魚雷。[23]

羅姆巴克斯峽灣內的Z-11號殘骸

4月12日至13日夜間,倖存的第一集群高階指揮官、海軍中校埃里希·拜英語Erich Bey接到情報稱,預計翌日將有大批驅逐艦和艦載機護航的英國主力艦發動攻擊。戰艦厭戰號和九艘驅逐艦於4月13日如期出現,卻比拜中校預計的要早,使得陣位中的德國人措手不及。包括Z-11號在內的五艘尚可操作的德國驅逐艦從納爾維克港衝出,與英國艦艇交戰。雖然沒有命中目標,但它們確實對幾艘英國驅逐艦造成了碎片傷害。Z-11號在被驅離之前還曾對英國驅逐艦發動魚雷攻擊,但它的魚雷全數射失。由於彈藥不足,德艦被迫撤退到納爾維克以東的羅姆巴克斯峽灣英語Rombaksfjorden(奧福特峽灣的最東端分支),試圖在那裡伏擊追擊的英國驅逐艦。Z-11號已經耗盡了所有彈藥,只得在峽灣的最頂端擱灘。[24]其船員設置了爆破裝藥,繼而棄艦而去。[25]當英國人抵達時,該艦已然側翻。艦上的官兵之後加入了岸上的德國部隊並繼續投身挪威戰役,直到6月英國人撤離該地區英語Operation Alphabet[26]

注釋

[編輯]
  1. ^ 1.0 1.1 1.2 1.3 Gröner,第199頁.
  2. ^ Whitley,第18頁.
  3. ^ Koop & Schmolke,第26頁.
  4. ^ Whitley,第68頁.
  5. ^ Whitley,第215頁.
  6. ^ Whitley,第71–72頁.
  7. ^ Whitley,第204頁.
  8. ^ 8.0 8.1 Koop & Schmolke,第91頁.
  9. ^ Rohwer,第2–3, 5, 7頁.
  10. ^ Rohwer,第9頁.
  11. ^ Whitley,第89頁.
  12. ^ Hervieux,第112頁.
  13. ^ Whitley,第89–90頁.
  14. ^ Whitley,第96頁.
  15. ^ Haarr,第91–93頁.
  16. ^ Haarr,第323頁.
  17. ^ Haarr,第327頁.
  18. ^ Haarr,第334頁.
  19. ^ Whitley,第99頁.
  20. ^ Kindell.
  21. ^ Haarr,第339–343頁.
  22. ^ Haarr,第344–347頁.
  23. ^ Whitley,第101頁.
  24. ^ Haarr,第356–357, 362, 366頁.
  25. ^ Whitley,第103頁.
  26. ^ Haarr,第368, 373–374頁.

參考資料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