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㒡
外觀
(重新導向自应𢖟)
應㒡(?—1255年),字之道,自號葺芷,南宋昌國人,一說鄞人,南宋大臣。
生平
[編輯]應繇家在昌國鎮鰲山麓(今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少年時代,應繇即以聰慧和悟性聞名鄉里。應繇少時勤奮好學,博覽群書,經、子、史、集、百家傳記,無不研讀。1223年(南宋嘉定十六年),應繇考中進士,授職臨江軍教授。不久後升遷太學博士秘書郎。
1248年(南宋淳佑八年),應繇被授予同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的要職。1249年(南宋淳佑九年),正式拜參知政事,並被封為臨海郡侯。應繇旋即上書辭官,懇請回到故鄉赴翁洲之院「讀書」。宋理宗授予應繇資政殿學士的頭銜,並賜予御書「翁洲」。 [1]
弟為應傃。
與鄭清之的友誼
[編輯]應繇和鄭清之(南宋大臣)早在年輕時已是密友。1233年(南宋紹定六年),鄭清之出任右丞相,調任應繇為著作郎,並常讓應繇草擬詔書。1236年(南宋端平三年),鄭清之和應繇都被罷官。1247年(南宋淳佑七年),鄭清之被再次啟用,出任左宰相兼樞密使的要職。應繇也被啟用擔任起居舍人,併兼代兵部和吏部二部的侍郎。[2]
鄭清之曾特地奏請宋理宗,建議啟用任繇擔任內相,宋理宗存有疑慮,沒有立即作出回應。一天晚上,宋理宗突然招應繇入宮,命令他即刻草擬五道詔書。應繇在四更時就完成了任務,宋理宗才開始賞識應繇的才幹。第二天,宋理宗便授予應繇翰林學士兼中書舍人的職位。[2]
代表著作
[編輯]- 《建章集》:為南宋端平三年(1236年)應繇罷官後所編撰。
- 《謁董孝子墓》:「渺渺靈緒土,厥隩名黃楊。有漢董征君,體魄厝其鄉。人以孝而重,地以孝而揚。迄今瞻仰下,悠悠思且長」。
古蹟
[編輯]延伸閱讀
[編輯][在維基數據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