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長
張惠長(1899年5月6日—1980年7月18日),字錦威,廣東省香山縣人。中華民國飛行家、外交官、政治人物。[1][2]
生平
[編輯]1915年,張惠長同楊仙逸一起被送往林森奉命在美國成立的空軍學校學習飛行技術,後來張惠長又轉入美國的寇蒂斯航空學校學習。[2][1]1917年回國,任孫中山大元帥府侍從副官。1918年,任大元帥府航空處副處長,曾駕機協同陸軍討伐龍濟光。1920年,任粵軍飛機隊第一隊隊長。1922年,任廣州航空局副局長、第一隊隊長、代局長。中國國民黨改組後,前往蘇聯學習。1928年回國後任航空學校首任校長。1928年6月,任航空司令。還曾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總指揮部航空處處長。[1]1928年11月11日,以張惠長為機長的「廣州」號陸上飛機從廣州大沙頭機場起飛,經十二個省最後抵達南京,成為中國近代航空史上的標誌性事件。[2]1929年8月24日,出任軍政部航空署署長。1929年9月10日,出任中國航空公司副理事長。[1]
1929年,張惠長參加張發奎、李宗仁的反蔣軍作戰。1930年,張惠長參加中原大戰。1931年6月,任廣州非常會議國民政府空軍總司令、軍事委員會西南分會委員。同年,當選為中國國民黨第四屆中央執行委員。1932年任西南政務委員會常務委員。1933年4月29日,獲聘為全國航空建設委員會委員。[1]同年底,閩變發生,張惠長在閩變中向全國發出「空軍人員暫不參加內戰」的通電,並動員廣東空軍近百人脫離廣東軍政府陳濟棠手下的航空局,轉投閩變中在福州成立的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2][3]
1935年,張惠長任中華民國駐古巴全權公使。1937年任滿歸國,任中山縣縣長。抗日戰爭期間,再任駐古巴公使。後回國再任中山縣縣長。[1]1946年冬,又被任命為駐古巴公使[1],但未赴任[2]。1947年初,被撤銷中山縣縣長職務。[2]1947年4月24日,任立法院立法委員。1948年3月,當選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1]但他一直留在中山縣,中國人民解放軍占領中山縣前夕,張惠長赴澳門定居。1960年前後赴台灣,繼續擔任國民大會代表。[1][2]
1980年7月18日,張惠長病逝。[1]
參考文獻
[編輯]外交職務 | ||
---|---|---|
前任: 凌冰 |
中華民國駐古巴公使 1935年4月27日—1937年 |
繼任: 李迪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