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東安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東安坊
漢字 東安坊
白話字 Tong-an-hong
台語羅馬字Tong-an-hong

東安坊臺灣臺南城之歷史行政區劃,始於明鄭時期永曆年間,清代分為兩坊[1]:54。東安街坊的發展始於十字街向東,即中西區民權路一段、東區東門路一段為主軸,一路向東發展,延伸至臺灣府城大東門的位置。[2]

歷史

[編輯]

明永曆年間,鄭成功將普羅民遮城改為承天府治,永曆十八年,鄭經劃承天府治為東安、西定、寧南、鎮北四坊,是為東安坊之始。永曆二十三年(1669年),在東安坊郡署之右,首建城隍廟[3]:239

清朝,臺灣府署臺灣縣署曾設於東安坊。[1]:361750年(乾隆十五年),知縣魯鼎梅新建縣署於鎮北坊[1]:36後來臺灣府城四坊被析分為六坊二堡,原東安坊被分為東安上坊東安下坊,範圍與原東安坊略有不同。[1]:54

台灣的第一個寺廟彌陀寺也興建於此。

另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王世慶. 《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七)政治志 建置沿革篇. 南投縣: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1-06-30 [2022-04-04]. OCLC 30131974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7). 
  2. ^ 臺南市政府 府城消遙遊網站 http://map.tncg.gov.tw/sceniccommerce.aspx?id=2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 ^ 廖財聰. 《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二)土地志 勝蹟篇. 南投縣: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6-12-30 [2022-04-04]. ISBN 9570083980. OCLC 76871408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4).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