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澤蕃山
熊澤蕃山 | |
---|---|
國家 | 日本 |
時代 | 江戶時代 |
主君 | 池田光政 中川久清 松平信之 |
名 | 伯継 |
假名 | くまざわ ばんざん |
羅馬拼音 | Kumazawa Banzan |
字 | 了介 |
號 | 又息遊軒 |
別名 | 文大夫 |
出生 | 元和5年(1619年) 日本山城國稻荷(現京都府京都市下京區) |
逝世 | 元祿4年(1691年) 日本下總國古河藩古河城(現茨城縣古河市) |
墓葬 | 現茨城縣古河市鮭延寺內 |
熊澤蕃山(日語:熊沢蕃山/くまざわ ばんざん Kumazawa Banzan */?,1619年—1691年)是日本江戶時代前期的一名陽明學家。
經歷
[編輯]熊澤蕃山於1619年(元和5年)生於山城國稻荷,是浪人野尻一利的長男,8歲時過繼給水戶藩的熊澤守久,成為養子,因此改姓熊澤。16歲時,他離開水戶藩,通過池田輝政的女婿丹後國宮津藩主京極高廣的介紹,前往備前國岡山藩為輝政的孫子池田光政效力。[1]1642年,熊澤蕃山前往近江國小川村(現滋賀縣高島市)求學於陽明學者中江藤樹。學成後,熊澤又於1645年重新通過京極推薦回到岡山藩,並被池田光政任命為側役、享有知行300石。
熊澤蕃山對佛教持排斥立場並批判寺請制度、支持儒家神道並提倡通過神社代替佛教寺院掌控百姓、從而消除基督教的影響。[2]1650年,他成為享有知行3000石的上士,並升職為鉄砲組番頭,並開始與津田永忠一同輔佐池田光政開展藩政改革,在他的指導下,岡山藩確立了保護山林、救濟貧困農民等政策,並開設了岡山藩藩學的前身花畠會。[3]熊澤蕃山認為解決武士階層的貧困問題需要恢復自然經濟、限制武士的流動,制止過度的新耕地開拓。[4]但是,他激進的藩政改革措施遭到了保守派家老的反對,開始與藩主池田光政產生分歧。[5]同時,他的陽明學理念也導致了他受到了朱子學者林羅山等人的批評。被迫退隱至和氣郡寺口村(現岡山縣備前市蕃山)。[6]
1657年,在江戶幕府以及岡山藩的壓力下,他離開岡山,前往京都開設私塾,但是不久後就被京都所司代牧野親成驅逐出京都,前往大和國吉野山。此後,他一直輾轉於日本各地,同時也通過著述批評幕府的參勤交代與兵農分離政策。1687年,熊澤蕃山因批判幕政的著作《大學或問》被幽禁在下總國古河藩古河城,儘管如此,在此期間他仍然向古河藩主松平忠之以及同藩家老、藩士傳授了治山治水技術,[7]他的幽禁生活持續到1691年逝世。[8]
參考文獻
[編輯]- ^ 岡田俊裕著 『 日本地理學人物事典 [ 近世編 ]』 原書房 2011年 13頁
- ^ 『神道辭典』 374-375頁
- ^ 北島正元; 米彥軍(譯者). 1 , 編. 江户时代. 日本: 岩波新書. 2019-04-01: 55. ISBN 978-7-5133-3124-1.
- ^ 『日本思想大系 30 熊沢蕃山』、岩波書店、1971年、525-526p
- ^ 北島正元; 米彥軍(譯者). 1 , 編. 江户时代. 日本: 岩波新書. 2019-04-01: 78. ISBN 978-7-5133-3124-1.
- ^ 寺口村を蕃山(しげやま)村(現・備前市蕃山)と改名し、蕃山と號した(e-Bizen Museum 備前玉手箱<閑谷學校ゆかりの人々>熊沢蕃山、備前市ホームページ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13年10月26日閲覧)。
- ^ 宮崎道生『熊沢蕃山-人物・事蹟・思想』新人物往來社、1995年、196-199頁
- ^ 『日本の思想17』 築摩書房、19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