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掛鈎票據
外觀
(重新導向自迷債)
信貸掛鉤票據(Credit-linked note),是一種連動債和結構性產品。作為一種特別的金融衍生工具,雖然名稱為債券,事實上是一種高風險的金融衍生產品。這類產品的發行商一般利用來自投資者的款項買入抵押品,然後作出若干「掉期」財務安排,從而令發行商得以將產品的潛在整體回報提升至高於傳統銀行存款的回報水平。這些「掉期」安排通常與若干擁有高信貸評級的參考機構有關連。
在香港、台灣及新加坡等地曾有名為雷曼兄弟迷你債券事件和摩根史坦利精明債券事件等一般被認為屬於信貸掛鉤票據的產品發售,但有意見[來源請求]認為自2004年以後[來源請求]發行的迷你債券在其三層結構內隱藏了不同於一般連結資產的債務抵押債券的合成債務抵押債券,因此並不應被算作信貸掛鉤票據。
原理
[編輯]迷你債券以期權和套利為基礎,即是以保險金的原理,賺取中間的差價。雖被稱為「債券」,但實際上只是一堆信貸掛鉤票據。它先成立一間空殼公司作為迷你債券的發行人,然後再向投資者銷售一大堆信貸掛鉤票據,包括一些債務抵押債券(CDO),當中有許多高風險的信貸違約掉期,再混入一些較穩建的藍籌股,以槓桿方式抵消其風險。發行人利用客戶的資金投資,賺取這些證券定期產生的現金流,客戶則可收取比一般銀行存款較高的利息。
外部參考
[編輯]參看
[編輯]這是一篇關於管理學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