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Sinaskn留言 | 贡献
WP:CRFAQ撤销Ctpm1讨论)的版本32538733
Gzzk1留言 | 贡献
参见:​ 内容扩充
标签检查外部链接 增加广告宣传内容
第64行: 第64行:
*[[人事管理]]
*[[人事管理]]
*[[企业资源]]
*[[企业资源]]
*[[[http://hs.gd-jiaoyu.com/show_topic.asp?sid=9 华南师范大学自考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Category:管理学]]
[[Category:管理学]]

2014年10月8日 (三) 14:59的版本

2009年全球人力資源論壇大會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为了完成管理工作中涉及或人事方面的任务所进行的管理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包括:工作分析;制定人力需求计划以及人员招募培训开发薪酬福利管理、绩效评估;劳动关系管理等。

人力資源管理愈來愈被重視。在經濟發展成熟的體系下,人力資源管理必須配合以爭取最佳的資源效益,若將不適當的人力配對不適當的職位,資源效益不但全無,或可能有損耗。現代經濟講求平衡及配合,提升管理效能和質素,就要人力資源配合以作平衡,箇中的內容是設立人力資源架構框架,用最適合的人做最適合的工作。建立人力資源平台,作為溝通及搜集資訊渠道,將各方意見綜合,捨短取長,以處理薪酬福利等事宜。人力資源最重要是培訓發展,人力資源發展必須投資在培訓方面,以發揮各階層的人力資源潛能。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市场急需高素质的国际通用性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领域,前途十分光明。 国内的许多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位是错误的,往往把过去的人事部门换块牌子就成了人力资源部门。其实,人事部门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最大的差别在于人力资源部门除了负责招聘、管理人事档案之外,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核算人力成本,为财务部门提供人力成本的依据,并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数据对人员进行绩效考核;此外,员工培训也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限于中国的国情及目前企业的实际情况,绝大多数企业目前还不大可能将人力资源的相关职能外包出去。因此近几年国内人力资源的发展趋势是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会借助科技的力量——采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来强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以达到提升组织能力、推动战略目标实现的作用。

企业员工被看成企业的可以增值的资产而被发展以期充分利用潜能。人力资源部门充分利用职位分析,工作分析,职位概述,人员选择和招聘,员工培训等等活动来提高企业员工的效率,从而增加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更加有效。当一个公司实行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时候,人力资源部门将被纳入公司战略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司的未来发展,市场拓展,新产品研发等等都要牵扯到人力资源部门的支持,协调与合作。人力资源被作为提高公司竞争力的战略手段而被重视。除此之外,人力資源管理就是協助公司去激勵員工,透過一些物質上的滿足和一些財務獎勵,從而增加員工的對公司歸屬感、增加員工士氣和減低對工作的不滿等,有高昂的士氣會使工作更加有效率和使工作更加順利,最終公司和員工也各有得益。

主要职能

企業價值鏈中對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位

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能包括:人员招募培训开发薪酬福利管理;绩效考核;员工关系;企业文化。 这六项人力资源职能是依据西方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所归纳的职能,对于大部分中小型企业而言已经足够,大型集团企业往往还会包括人力资源信息化、干部管理等;具体到中国的管理实践中,还有传统的人事档案、职称资质管理等有中国特色的模块。

人员招募

人员招募又称为人员招聘。主要是基于组织(公司,政府,非盈利组织等)的近期及远期的业务需要,来制定人员需求的计划,并通过各种招聘手段来完成组织的人员需求。

人员招募主要涉及人员规划,简历收集,选聘,录用及员工入职培训。

培训开发

培训及开发主要是通过一些培训及开发的技术及手段,提高员工的技能,以适应公司所处经营环境中的技术及知识的变化。

主要的技术及手段有:培训在岗培训轮岗员工继续教育计划辅导训导

薪酬福利管理:

  1. 人力規劃
    根據企業的目標預計未來人力的需求,建立員工招募、訓練、重新部署與遣散或解僱等程序,確保企業在指定時間內能有足夠和合適的人員。
  2. 招聘和挑選
    招攬和吸引具備才能的人應徵有關職位,并從中挑選最合適的申請人。
  3. 培養和發展
    從各方面提升員工的工作能力,例如專業技能、人際關係技巧和解難能力等,從而改善他們的工作表現。
  4. 工作表現評核
    評估員工的工作表現
  5. 薪酬和福利管理
    制定有效薪酬和福利制度,以吸引和保留人才,并激勵員工努力工作。

人力资源部的组织设置

有以下三种方式:

  1. 职能型组织设置
    1. 人力规划
    2. 社会事业
  2. 对象型组织设置
    1. 技术类员工
    2. 管理类员工
    3. 领导层
    4. 受培训者
  3. 混合模式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