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文言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Mingwangx留言 | 贡献2006年6月18日 (日) 16:5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文言文中國的一種書面語言,主要包括以先秦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以及模仿這種書面語而創作的歷代作品。由於文言文並不是一時一地的一種語言,因此不同時代或不同地區的文獻,在語法詞彙上會有不同程度的差異。

特點

文言的特點,是和白話(包括口語和書面語)比較而來的,主要表現在語法與詞彙兩方面。(以下所述各項特點皆為舉例而未窮盡。)

文言文的語法特點主要表現在詞類詞序兩方面。一般而言,文言文有比白話更多的詞類活用現象,例如名詞用作動詞是很常見的一個現象:

  1. 「驢不勝怒,之」(柳宗元三戒》),名詞「蹄」在此做動詞「以蹄踢」。
  2. 「從江東父老憐而我」(《史記》),名詞「王」在此做使動動詞「使...為王」。

文言的特殊詞序也是顯著特點之一。例如,在疑問句中,疑問代詞「誰」、「何」、「悉」等置於動詞之前:

  1. 「臣實不才,又敢怨?」(左傳
  2. 「吾欺?欺天乎!」(論語

參考資料

  • 郭錫良等編著,1991年,《古代漢語(修訂本)》上、下,商務印書館
  • 史存直著,2005年,《文言語法》,中華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