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主题:立陶宛/精選傳記/4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Portal:立陶宛/精選傳記/4当前版本,由燈火闌珊處留言 | 贡献编辑于2021年9月10日 (五) 08:40 (// Edit via Wikiplus)。这个网址是本页该版本的固定链接。

(差异) ←上一修订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修订→ (差异)

維陶塔斯·阿蘭塔斯立陶宛語Vytautas Alantas,1902年6月18日—1990年4月24日),出生時名為維陶塔斯·班傑米納斯·雅克塞維丘斯立陶宛語Vytautas Benjaminas Jakševičius),是立陶宛作家、記者及政治思想家。阿蘭塔斯曾在法國接受高等教育,回國後歷任立陶宛通訊社記者、官方報紙《立陶宛迴聲報英语Lietuvos aidas》總編輯等職務。他是「民族主義者」(立陶宛語Tautininkai)組織的創辦人之一;該組織由立陶宛民族主義聯盟英语Lithuanian Nationalist Union的激進青年於1930年代晚期成立,由於該組織介入《掌舵報英语Vairas》的編輯權,因此這群激進青年的政治運動也以「掌舵者」(立陶宛語Vairininkai)留名於世。阿蘭塔斯同情國家社會主義,被認為是戰間期立陶宛共和國主要的極權民族主義思想家。納粹德國占領立陶宛英语German occupation of Lithuania during World War II期間,他曾參與立陶宛行動前線英语Lithuanian Activist Front組織,戰後則移民美國,致力於文學創作。他是個多產作家,出版了7本短篇小說集、6本小說、15部劇本、4本非虛構作品和1本詩集,內容則大多與愛國情懷相關主題有關。

1940年6月,蘇聯佔領立陶宛後,阿蘭塔斯逃往德國;妻子和兒子則留在立陶宛,並於1941年6月被蘇聯遣送西伯利亞。在德國,阿蘭塔斯受邀領導立陶宛行動前線英语Lithuanian Activist Front的文化委員會,這是立陶宛流亡者的政治運動,期待在納粹德國協助下解放立陶宛。阿蘭塔斯是該組織的激進右翼成員,並支持籌組立陶宛國家社會主義黨立陶宛语Lietuvių nacionalistų partija普拉納斯·格納塔斯立陶宛语Pranas Germantas曾提議讓阿蘭塔斯擔任立陶宛臨時政府教育部文化委員會主任委員,但被立陶宛民族主義黨阻止。阿蘭塔斯後來受任為維爾紐斯劇院院長,他在三年任期中創作了3部劇本,其中2部得以上演。1944年,阿蘭塔斯在蘇聯軍隊逼近時再次逃到德國,二戰結束後仍繼續流亡。1949年,阿蘭塔斯移民至美國底特律,在福特汽車公司車廠當低薪工人,做到1968年退休為止。他懂法語和德語,卻苦於英語。阿蘭塔斯的餘生都致力於文學創作,出版了幾部小說、短篇小說和1本詩集。1967年至1971年間,阿蘭塔斯擔任立陶宛記者協會立陶宛语Lietuvių žurnalistų sąjunga理事長,該組織由海外的立陶宛媒體工作者組成。他曾有機會擔任立陶宛期刊編輯職務,但他婉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