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富兰克林县 (俄亥俄州)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俄亥俄州富蘭克林郡
富蘭克林縣
Franklin County
富蘭克林縣行政中心
富蘭克林縣行政中心
富蘭克林縣旗幟
旗幟
富蘭克林縣官方圖章
圖章
Map of Ohio highlighting Franklin County
富蘭克林縣于俄亥俄州中的位置
Map of the United States highlighting Ohio
俄亥俄州于美国的位置
坐标:39°58′N 83°01′W / 39.97°N 83.01°W / 39.97; -83.01
国家 美国
 俄亥俄州
设立日期1803年4月30日[1]
語源本傑明·富蘭克林
县治哥伦布
面积
 • 总计544 平方英里(1,000 平方公里)
 • 陸地532 平方英里(1,000 平方公里)
 • 水域11 平方英里(30 平方公里)
人口2020年
 • 總計1,323,807人
 • 估计(2022年)1,321,820
 • 密度2,400人/平方英里(900人/平方公里)
电话区号614
包含的国会选区第3選區、​第15選區
網站www.franklincountyohio.gov

富蘭克林縣(英語:Franklin County)是位於美国俄亥俄州中部的一個,面積1,407平方公里。根據2020年美國人口普查,共有人口132萬3,807人。縣治哥倫布。該縣成立於1803年4月30日,縣名紀念美国开国元勋本傑明·富蘭克林。富兰克林县是俄亥俄州哥伦布大都会统计区的中心县。

富兰克林县,特别是哥伦布,一直是总统和国会政治的中心,最著名的是2000年总统选举、2004年总统选举和2006年中期选举。富兰克林县是美国最大的大学之一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所在地,该大学哥伦布主校区拥有约60,000名学生。[2]

它与法兰克福所在的肯塔基州富兰克林县同名。这使其成为同名县的两对首府城市之一,另外两个是印第安纳州俄勒冈州的马里恩县。

历史[编辑]

1803年3月30日,俄亥俄州政府授权创建富兰克林县。该县最初是罗斯县的一部分。居民以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名字命名该县。1816年,富兰克林县的哥伦布成为俄亥俄州首府。测量师于1812年对这座城市进行了规划,官员们于1816年将其合并。哥伦布不是俄亥俄州最初的首府,但州立法机关选择将州政府迁至那里,因为州政府曾短暂地位于奇利科西和曾斯维尔。哥伦布被选为新首都的所在地,因为它位于该州的中心位置,并且可以通过当时的主要交通路线(主要是河流)到达。立法机关选择它作为俄亥俄州的首府,而不是包括富兰克林顿、都柏林、沃辛顿和特拉华在内的其他一些竞争对手。

1802年5月5日,一群未来的定居者在康涅狄格州格兰比的埃伯·B ·克拉克牧师的家中创立了 Scioto 公司,目的是在俄亥俄州马斯金格姆河和大迈阿密河之间建立定居点。

1802年10月5日,赛欧托公司在格兰比再次召开会议,决定不购买皮克威平原赛欧托河沿岸的土地,而是购买距乔纳斯·斯坦伯里 (Jonas Stantbery) 及其合伙人以北30英里(48 公里)处的土地。美国独立战争将军乔纳森·代顿。以每英亩1.50美元的价格在磨石河(现称为奥伦唐吉河)沿岸购买16,000英亩(65 平方公里; 6,500公顷)。这片土地是以色列勒德洛于1797年勘测的美国军区的一部分,并划分为5英里(8.0公里)见方的乡镇。[3]

在1812年州议会做出决定之前,哥伦布并不存在。这座城市最初被设计为该州的新首府,为在俄亥俄州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做好准备。从第一次破土动工到1816年迁都之间的这几年里,哥伦布和富兰克林县发展迅速。到1813年,工人们建造了一座监狱,第二年,居民在哥伦布建立了第一座教堂、学校和报纸。1861年,工人们完成了俄亥俄州议会大厦的建设。哥伦布和富兰克林县人口迅速增长,到1815年该市人口已达700人。1824年哥伦布正式成为县城。到1834年,哥伦布人口达到4,000人,正式提升为“城市”地位。

政治[编辑]

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富兰克林县都是共和党的堡垒,俄亥俄州中部大部分地区长期以来也是如此。从1896年到1992年,除了五次之外,它几乎全部都是共和党。然而,自1996年以来的每次选举中,它都是民主党的,反映了全国大多数其他城市县的民主党化趋势。哥伦布及其北部和西部郊区的大部分地区倾向于民主党,而该县南部蓝领地区则倾向于共和党。从1996年到2004年,该县的民主党提名人以个位数的优势获胜,但2008年,该县的支持率大幅转向支持巴拉克·奥巴马 (Barack Obama)。在随后的每一次总统选举中,该县都向民主党倾斜,每位候选人都打破了该县之前的民主党得票率最高记录和该县历史上最大的民主党获胜优势记录。最近,民主党候选人乔·拜登以64.7%的选票和31.4%的优势赢得了该县。[4]

在国会,它分为两个选区。哥伦布本身的大部分地区都位于第三选区,由民主党人乔伊斯·贝蒂代表。西南部分位于第15选区,由共和党人迈克·凯里代表。[5]

地理[编辑]

根据美国普查局的数据,该县总面积为544平方英里(1,410平方公里),其中532平方英里(1,380平方公里)为土地,11平方英里(28 平方公里)(2.1%)为土地。水。[6]该县位于蒂尔平原和阿巴拉契亚高原陆地地区。

该县的水源为奥伦唐吉河和赛奥托河。该县的主要小溪包括大达比溪 (Big Darby Creek)、大核桃溪 (Big Walnut Creek) 和明矾溪 (Alum Creek)。县内有两个大型水库,胡佛水库和格里格斯水库。[7]

邻近县份[编辑]

人口[编辑]

歷史人口數
調查年 人口
1810年英语1810 United States census3,486
1820年英语1820 United States census10,292195.2%
1830年英语1830 United States census14,74143.2%
1840年英语1840 United States census25,04969.9%
1850年英语1850 United States census42,90971.3%
1860年英语1860 United States census50,36117.4%
1870年英语1870 United States census63,01925.1%
1880年86,79737.7%
1890年124,08743.0%
1900年164,46032.5%
1910年221,56734.7%
1920年283,95128.2%
1930年361,05527.2%
1940年388,7127.7%
1950年503,41029.5%
1960年682,96235.7%
1970年833,24922.0%
1980年869,1324.3%
1990年961,43710.6%
2000年1,068,97811.2%
2010年1,163,4148.8%
2020年1,323,80713.8%
2022年估計1,321,820[8]13.6%
U.S. Decennial Census[9]
1790-1960[10] 1900-1990[11]
1990-2000[12] 2010-2020[13]

2010年人口普查[编辑]

截至2010年人口普查,全县有人口1,163,414人、477,235户、278,030个家庭。[1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英里2,186.1人(844.1人/平方千米)。共有527,186套住房,平均密度为每平方英里990.6套(382.5套/平方公里)。[15]该县的种族构成为:69.2% 为白人,21.2% 为黑人或非裔美国人,3.9% 为亚裔,0.2% 为美洲印第安人,0.1% 为太平洋岛民,2.3% 为其他种族,3.0% 为两个或以上种族。西班牙裔拉丁裔血统占总人口的 4.8%。[14]就血统而言,24.2%是德国人,14.4%是爱尔兰人,9.1%是英国人,5.5% 是意大利人,5.0% 是美国本土血统。[16]

參考文獻[编辑]

  1. ^ Ohio County Profiles: Franklin County (PDF). Ohio Department of Development. [April 28, 200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June 21, 2007). 
  2. ^ Statistical Summary. osu.edu. [February 21,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1-24). 
  3. ^ A Century of Lawmaking for a New Nation: U.S. Congressional Documents and Debates, 1774 - 1875. memory.loc.gov. [April 19,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2). 
  4. ^ Election Archive Franklin County Board of Elections. vote.franklincountyohio.gov. [2023-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21). 
  5. ^ Franklin County Board of Elections. vote.franklincountyohio.gov. [2023-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21). 
  6. ^ 2010 Census Gazetteer Files.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August 22, 2012 [February 7,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May 4, 2014). 
  7. ^ Query of Geographic Names Information Syste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8. ^ Annual Estimates of the Resident Population for Counties: April 1, 2020 to July 1, 2022.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June 26, 2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1). 
  9. ^ U.S. Decennial Census.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February 7,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1). 
  10. ^ Historical Census Browser. University of Virginia Library. [February 7,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11). 
  11. ^ Forstall, Richard L. (编). Population of Counties by Decennial Census: 1900 to 1990.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March 27, 1995 [February 7,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4). 
  12. ^ Census 2000 PHC-T-4. Ranking Tables for Counties: 1990 and 2000 (PDF).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April 2, 2001 [February 7, 20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0-03-27). 
  13.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QF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14. ^ 14.0 14.1 DP-1 Profile of General Population and Housing Characteristics: 2010 Demographic Profile Data.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December 27,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February 13, 2020). 
  15. ^ Population, Housing Units, Area, and Density: 2010 - County.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December 27,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February 13, 2020). 
  16. ^ DP02 SELECTED SOCI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UNITED STATES – 2006-2010 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 5-Year Estimates.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2015-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