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文石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品
澎湖文石書院牌匾

澎湖文石,是產自澎湖群島玄武岩孔隙中具有同心圓狀花紋的石頭,主要成分為多種次生礦物的集合體,並非單一礦物。

歷史[编辑]

「澎湖文石」名詞是在清乾隆元年(1736年)首次出現,當時通判周于仁於《澎湖志略》文石賦提到:「澎湖產文石,在外塹之麓,掘地劈石得之,經磨礱文出,其文與質不一,其色淡而不濃,淺而不艷」[1]。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通判胡建偉又在《澎湖紀略·土產紀》有云:「文石,產於外塹,小池角二處,石外有璞,剖璞始出,石有五色,錯而成文,以黃者為上,土人以有眼者為貴」。[2]建於乾隆三十二年(1766年)的「文石書院」便是以此為名,胡建偉在《文石書院落成記》中寫道:「文石者澎產也,產於澎而重於世,此石所以為貴也…書院之名,因有取焉」[3]

特質[编辑]

前臺大林朝棨教授於〈澎湖群島之地質礦產〉一文中提到:「世界上產文石的地方稀少,除本地外僅見於義大利」[4],澎湖文石具有同心圓狀的花紋、顏色鮮豔與明暗強烈對比。[5][6]澎湖文石的開採始於20世紀初期;1952-1961年為澎湖文石產業的全盛時期,經過政府單位(如臺灣省礦務局)的輔導,業者在開採、切割、研磨、鑲嵌等技術都相當優異[7]。隨著澎湖文石已知的露頭逐漸挖竭,只有在港灣及道路建設等工程開挖時,才有零星含文石的玄武岩料源出現。[5][6]

科學研究[编辑]

有關澎湖文石的科學研究報告,最早可追溯至日治時期,1909年日籍礦物學家岡本要八郎於《地質學雜誌》發表〈澎湖島產之文石乃屬霰石〉,提到「文石見於澎湖島的玄武岩之多孔質部分的孔隙當中,顏色多變,有白、透明、淡黃、黃褐色等,呈放射狀組織及半球狀,黑、赤、白、褐色等夾雜物色素組成同心圓之縞瑪瑙狀。充填於玄武岩孔隙中的礦物之生成順序,最早在母岩的孔壁有細粒的黃鐵礦斑點生成,其後為厚層的霰石沉澱,再來為非晶質的石英沉澱,最後有方解石結晶生成」。[8]

根據多位學者研究結果,澎湖文石的成因主要是海水或雨水滲入多孔質的玄武岩,發生沉澱後形成次生礦物,其礦物種類眾多,包含霰石、方解石玉髓瑪瑙蛋白石石英鐘乳石菱鐵礦褐鐵礦赤鐵礦綠泥石菱錳礦鐵白雲石鐵錳雲石等礦物;顏色豐富,有白、紅、黃、褐、綠、藍、紫、黑色等;岩理呈塊狀、薄片狀、葡萄狀、球狀、同心圓狀或彩雲狀。[7][9][10][11][12][13]

參考資料[编辑]

  1. ^ 許, 俊雅; 吳, 福助. 全臺賦. 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 2006. 
  2. ^ 胡建偉. 土產紀. 澎湖紀略. 
  3. ^ 胡建偉. 文石書院落成記. 廳志. 
  4. ^ 林朝棨. 臺灣外島之地質. 臺灣銀行季刊. 1967, 18 (4): 229-239. 
  5. ^ 5.0 5.1 方, 建能. 獨具慧眼-臺灣文石. 國立臺灣博物館. 2012. 
  6. ^ 6.0 6.1 譚, 立平. 寶石學. 徐氏基金會. 1989. 
  7. ^ 7.0 7.1 臺灣省礦務局. 澎湖文石探勘調查報告. 臺灣鑛業. 1978, 30 (1): 7-84. 
  8. ^ 岡本要八郎. 澎湖島た產する之「文石」は霰石むり. 地質學雜誌. 1909, 16 (188): 200-203. 
  9. ^ 林迺信. 澎湖群島地質礦產調查. 工業研究月刊. 1948, 2 (9-10): 28-41. 
  10. ^ 林朝棨; 邱岳; 呂學俊; 黃敦友. 澎湖群島之地質礦產. 臺灣鑛業. 1957, 9 (3-4): 26-38. 
  11. ^ 呂學俊. 澎湖縣內產之文石. 臺灣鑛業. 1968, 15 (1-2): 3-10. 
  12. ^ 魏, 稽生; 譚, 立平. 臺灣經濟礦物第二卷-臺灣非金屬經濟礦物.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1999. 
  13. ^ 余, 炳盛; 方, 建能. 臺灣的寶石. 遠足文化. 2005: 7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