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和 (清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金和(1818年—1885年),字弓叔、别字亚匏江宁府上元人。清代后期纪实、讽刺诗人,道光间生员,咸丰同治间文学家。祖籍松江,迁宛平,金和本人则生于全椒县城。

生平[编辑]

金和小时跟着生母吴氏生活。吴氏为吴敬梓从兄吴檠孙女。金和少年时入两江总督陶澍创办的惜阴书院,师从胡培翚、王煜、冯桂芬吴存义等大儒。但他因喜欢凭自己喜好作文,在科举上淹蹇无闻,只是一名增生。与寿昌、蔡琳、孙文川合称“白门四隽”。咸丰中太平天国之乱给金和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创伤,几乎家破人亡。期间,金和曾佯与太平军通好,计划做清军的内应,一度让官军假装商人入城,但没能起到很大作用。后来金和辗转至广州、潮州等地,凭着文笔过活。同治十二年,入唐廷枢上海招商局工作,最终病逝于上海。有《秋蟪吟馆诗钞》存世。[1]

束允泰《金文学小传》云:“(金和)放情诗酒,跌宕自喜,近于狂。”但“不得志,潦倒而亡。”《清史稿·忠义传》张继庚条中有金和附传,称“性兀傲,工诗赋,好声色。纵酒,饮辄数斗。”梁启超《石遗室诗话》说:“亚匏所历危苦,视古之杜少陵,近之郑子尹,盖又过之。其古体,极乎以文为诗之能事,而一种沈痛惨淡阴黑气象,又过乎少陵子尹。”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梁启超将金和与黄遵宪康有为并列,称三人“(诗文)元气淋漓,卓然称大家”云云。[2][3]金和诗如《痛定篇十三首》详细地以诗歌的体裁记录了太平天国攻陷金陵的全过程,故亦有“诗史”之誉。胡适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中说:“(金和的诗)能在这五十年的诗界里占一个很高的地位。”这些评论,基本是对金和的论定。[1]

参考文献[编辑]

  1. ^ 1.0 1.1 胡, 露. 秋蟪吟馆诗钞.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 ISBN 9787532551521. 
  2. ^ 江苏师范学院明清诗文硏究室. 明清诗文硏究丛刊第 1 期. 明清诗文硏究丛刊. 1982, (1): 137. 
  3. ^ 王, 蘧常. 梁启超选集.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418. ISBN 9787020033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