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谷土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雜谷土司
土司
創立1407年
滅亡1752年
原因:改土歸屯
統治中心雜谷土司官寨(今四川省阿壩州理縣雜谷腦鎮
政府
 • 類型安撫司
 • 土司民族嘉絨人
 • 始封者阿漂

雜谷土司藏語རྒྱལ་ཁ།威利轉寫rgyal kha),又稱雜谷腦土司,是明朝清朝時期的一個世襲嘉絨人土司,為嘉絨十八土司之一,位於今四川阿壩州理縣茂縣黑水縣一帶,其治所位於今日理縣雜谷腦鎮

1407年(永樂五年),雜谷頭人阿漂歸附明朝,被明廷授予安撫司,令其撫輯舊維州諸處蠻塞。正統年間,崛起的穆坪土司圖謀占據威州保縣,與扼守要路的雜谷土司發生衝突。當時雜谷土司阿䧣被其小妻毒殺,其子亦遭毒害。穆坪土司欺凌雜谷土司妻寡子弱,想要將其兼併。1449年(正統十四年)穆坪土司趁明軍遠征麓川之機大舉入侵雜谷,掠奪人畜,明朝的守臣不能制。穆坪土司將舊維州等處番寨占據,並派出土兵把守。但舊維州等地都被穆坪土司侵占,朝貢的道路被阻斷。1452年(景泰三年),穆坪土司派人向明朝進貢,景泰帝要求穆坪歸還侵占雜谷的的土地。穆坪土司奉命歸還了部分土地,但拒不歸還舊維州等地。1455年(景泰六年)穆坪土司克羅俄監粲去世後,穆坪土司衰落,雜谷土司崛起。1469年(成化五年),雜谷土司恢復了昔日的疆域,派人向明朝進貢,明朝定下三年一貢的慣例。[1]

清軍入關之後,雜谷土司趁中原大亂之際對外擴張。1657年(順治十四年),雜谷土司桑吉朋和沃日土官巴必太圍攻瓦寺土司曲翊伸的官寨。監軍道僉事程翔闖,調防威保守備關天爵、林柯桂等率兵六百名,大破之,桑吉朋求和。1662年(康熙元年),阿朋、阿姜濟等人驅逐桑吉朋,另立其侄。四川兵備道陳子達派人護送桑吉朋回雜谷,翌年桑吉朋復位。

桑吉朋去世後,其子良爾吉繼位。1678年(康熙十七年),三藩之亂爆發,良爾吉藉機大舉對外擴張。1680年(康熙十九年),河西生羌劫掠百姓,他便假借捍衛朝廷的名義,襲取九子、龍窩(今屬理縣木卡鄉)等寨。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又襲取孟董等寨,滅打喇土司、八棱碉土司,卓克基以西至松崗皆為其所屬,又與小金川土司沃日土司綽斯甲土司聯姻,至此雜谷土司東西延綿一千里、有百姓一萬餘戶,成為嘉絨各土司中最強大的一個。這引起清廷的警覺,決定將其分而治之。1721年(雍正元年),梭磨土舍跟隨岳鍾琪征討郭羅克土司有功,被升格為梭磨土司。1748年(乾隆十三年),卓克基土舍、黨壩土舍參與征討大金川土司,分別被升格為卓克基土司黨壩土司,大大削弱了雜谷土司的勢力。[2]

1752年(乾隆十七年),雜谷土司蒼旺發動叛亂,進攻梭磨、卓克基。四川總督策楞、提督岳鍾琪調兵征討,蒼旺逃往松崗官寨,被擒獲並遭誅殺。隨後清廷對此地改土歸屯,以雜谷土司轄境設立雜谷廳,除了松崗地區之外,其餘以每一條溝設為土屯,即有甘堡屯、雜谷腦屯、上孟屯、下孟屯、九子五屯,各設守備、千、把、外委等土官。清廷於其地設副將、理番同知各1員,駐兵1200名,副將駐紮雜谷腦。[3][4]在松崗官寨設立松崗土司,以繼承雜谷土司世系。

參考資料[編輯]

  1. ^ 《明史·卷三百三十一·列傳第二百十九·西域三》
  2. ^ 杂谷土司考略. 阿壩州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2021-01-21 [2023-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3). 
  3. ^ 大事专述. 2019-04-18. [失效連結]
  4. ^ 改土归流. 阿壩日報. 2018-07-09. [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