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拉斐特大街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拉斐特大街
公共劇場
道路闊度15.24米(50英尺)
道路走向北-南
北端9街
南端Reade街
中央大街
西百老匯街

拉斐特街是紐約市曼哈頓下城的一條主要南北幹道。它起始於里德街和中心街的交匯處,錢珀斯街以北一個街區。該單行道穿越華埠小意大利,諾利塔和諾霍後,在東9街與10街直接與第四大街合併。單車徑在左側行車線外。 Spring Street 以北,拉斐特街僅限北行(上城);Spring Street 以南,拉斐特街僅南行(下城)。

這條街以美國獨立戰爭中的法國英雄拉斐特侯爵命名。

歷史[編輯]

早年(1804-1887)[編輯]

Colonnade Row

科隆納德聯排房屋 (1832)
3街的Schermerhorn大樓(1888)
87號的原消防站現在是下城社區電視台

這條街起源於約翰·雅各布·阿斯特的房地產投機活動,他在 1804 年以 45,000 美元的價格購買了一個大型市場花園,並將該地塊的一部分租給了一位名叫約瑟夫·德拉克洛瓦的法國人,後者建造了一個受歡迎的度假勝地並稱之為「獲素花園」。當租約在 1825 年到期時,阿斯特開闢了一條新街道,一條 100 英尺寬的三個街區的林蔭大道,沒有交叉街道。這條街道從阿斯特廣場開始,到他命名為拉斐特道的大瓊斯街[1][2]結束,用以紀念這位回美受到熱烈歡迎的革命戰爭英雄。新街道兩旁的地塊賣得很好,阿斯特賺的錢是他二十年前買的土地的好幾倍。 最宏偉的是街道西側的大理石面希臘復興式房屋的露台。1833年建成時稱為拉格朗日露台,但紐約人稱其為 "Colonnade Row",因為其正面有兩層樓的科林斯式圓柱。九套住宅每套售價高達 30,000 美元;現存的四間是拉斐特街第一個時尚住宅階段的唯一倖存者,該街在 1900 年代初期城市向南延伸街道時得名。 [3]當時,它的路線是從以前的榆樹街、馬里昂街和拉斐特廣場劃出來的,並在市政大樓與中心街連接。

現狀(1888 年至今)[編輯]

拉斐特街的歷史變化的縮影是1888年建造的舍默霍恩大廈,以取代舍默霍恩大宅,威廉-科爾福德-舍默霍恩夫人將其內部重新裝修成路易十五的凡爾賽宮,據說是為了在1854年為六百名紐約人舉辦法國主題的服裝舞會,在這次舞會上德國的沙龍舞被引入美國。 [4]作為時代變化的標誌,1860年,W.C. Schermerhorns家族搬到了上城區西23街49號。不久之後,Colonnade Row的一半被拆除,為Wanamaker百貨公司的倉庫騰出了地方。Wanamaker公司接管了斯圖爾特(A.T. Stewart)佔據百老匯和拉斐特以及第九和第十街之間的整個街區的豪華乾貨店,並在隔壁第八和第九街之間建造了一個同樣巨大的附屬建築,有一個空中通道連接這兩座建築。主店在1956年被燒毀,但附屬建築和倉庫建築在拉斐特大街上仍然存在。 [5]

地標[編輯]

沿拉斐特街的地標包括: [6]

  • 位於阿斯特廣場的紐約商業圖書館大樓( George E. Harney,1891 年),曾經是阿斯特歌劇院的所在地,現在是公寓
  • 阿拉莫,阿斯特廣場的立方體雕塑
  • 阿斯特圖書館(1854 年),由約翰·雅各布·阿斯特創立,現在是公共劇院的所在地
  • 柱廊街(1833 年),九座希臘復興排屋中的四座; 其一為Astor Place 劇院
  • Schermerhorn 大廈,1888 年為Schermerhorn 建造,由 Henry Janeway Hardenbergh設計,以取代 Schermerhorn 大宅。
  • 拉斐特街 339 號,被稱為「和平五角大樓」的許多左翼組織曾將總部設在那裏,包括反戰聯盟
  • 東休斯頓街的帕克大廈
  • 白街上的紐約市救援計劃(收容所)
  • 31號消防隊大樓位於 87 Lafayette,由Napoleon LeBrun於 1895 年建造,現為市中心社區電視中心(DCTV)
  • 由 George Henry Griebel建造的 Ahrens 大樓和 White Street 南側的市市政法院大樓
  • 富蘭克林街的家庭法庭
  • 倫納德街的衛生、醫院和衛生局
  • 聯邦廣場,包括位於Worth 街的 Jacob Javits 聯邦大樓
  • 珍珠街上的弗利廣場,以坦曼尼音樂廳的「大湯姆」弗利命名
  • SoHo-Cast Iron 歷史街區擴建[7]

夏日街道計劃[編輯]

2008年8月的三個星期六,紐約市交通局將拉斐特街、公園大道和東72街的部分路段關閉,禁止機動車通行,作為 "夏季街道 "計劃,鼓勵非機動車使用。 [8]從那時起,該計劃每年都會更新,並在每年八月的第一個、第二個和第三個星期六舉行。 [9]

公共交通[編輯]

紐約市地鐵Template:NYCS Broadway-Lafayette 線 在 Bleecker Street / Broadway – Lafayette Street的地鐵站大樓相交。 IRT 列克星敦大道線( 4,​5,​6,與<6> 線 ) 在拉斐特下運行,在Canal StreetSpring Street 、 Bleecker Street 和Astor Place停靠, [10]以及前Worth Street(現已廢棄)。南行的M22巴士服務於 Worth Street和Chambers Street之間的一小段路段。

另見[編輯]

帕科大廈前的Puck鍍金像

參考[編輯]

  1. ^ Harris, Luther S.. Around Washington Square: an illustrated history of Greenwich Villag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JHU Press, 2003. ISBN 9780801873416. p.60
  2. ^ Welch, Rebeccah. New York: A Pictorial Celebr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Sterling Publishing, 2007. ISBN 9781402723834 p.120
  3. ^ Presa, Donald G. NoHo Historic District Designation Repor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New York Landmarks Preservation Commission (June 29, 1999) p.17-18
  4. ^ Morris, Lloyd R. Incredible New York: Life and Low Life of Last Hundred Years. London: Hamish Hamilton. 1979: 17–19. 
  5. ^ Schermerhorn genealog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6. ^ New York Songlines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06-10.
  7. ^ Betts, Mary Beth (ed.) (May 11, 2010) "SoHo -Cat Iron Historic District Extension Designation Report"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7-02-04. New York Landmarks Preservation Commission
  8. ^ Neuman, William; Santos, Fernanda. On 3 Days in August, City Will Try No-Car Zone. The New York Times. June 17, 2008 [September 6,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8). 
  9. ^ Summer Streets. [2022-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9). 
  10. ^ Subway Map (PDF). 大都會運輸署. 2021年9月 [2021-09-17]. 

其他閱讀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