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忠祠 (北京南苑)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昭忠祠,又名勸忠祠,位於北京市豐臺區南苑鄉南苑村,是豐臺區普查登記文物。

簡介[編輯]

民國十一年(1922年)冬,陸軍檢閱使馮玉祥經請中華民國大總統曹錕批准,發5000銀元,為陣亡官兵興建祠堂,即昭忠祠。[1]

馮玉祥曾兩次駐軍南苑。第一次是清朝光緒三十一年三月至光緒三十三年秋,馮玉祥在陸建章陸軍第六鎮任排長時。第二次是民國十二年(1923年)馮玉祥任陸軍檢閱使時,將司令部設在南苑航空署舊址。南苑原來有兩塊義地。1923年馮玉祥來到南苑後,修整了南面一塊義地,成為當地人俗稱的「馮玉祥義地」。該義地位於南苑鎮西南角,佔地面積約百畝,周圍有土牆,牆外有1.5米深的水溝。大門開在東南,門前有石牌坊以及兩個鐵獅子,鐵獅子下有石座。石牌坊很早便被毀,兩個鐵獅子在1958年大煉鋼鐵時被毀。義地內有個大平台,用黃土填心,周圍砌有青磚,台上有一通石碑,為民國十三年(1924年)馮玉祥所立,立碑花費5000銀元,碑文由馮玉祥親筆撰寫,該碑已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毀,碑文未流傳下來。[2]

「馮玉祥義地」修整完後,馮玉祥派專人看守義地,夜晚有燈火照明。義地內加蓋了兩間房屋,供看守人員居住。此外有人定期打掃義地。每到清明,馮玉祥到義地掃墓。民國十二年(1923年)四月五日,馮玉祥在日記中寫道:「下午二點半往義地添墳。途經修械司,查看工作。三點半,又到義地添墳。……今日吾同差遣等為陣亡官兵添墳,見十五座墳無碑誌,當令馬參謀長記其名,以便有關係者為之立碑,亦區區安慰死者之意也。」[2]

為紀念陣亡官兵,馮玉祥在民國十三年(1924年)九月十日又建成昭忠祠(又名「勸忠祠」)。昭忠祠位於如今的豐臺區南苑鄉南苑村,佔地面積大約10公頃,是一個院落,有上房五間,廂房六間,院落正中有一座草亭,正對大門,院落後面是一大片義地,即上述「馮玉祥義地」,安葬歷次戰鬥中陣亡官兵的遺骨。昭忠祠的門額上有馮玉祥題寫的「氣壯山河」四個大字。昭忠祠還有馮玉祥題寫的匾額「為國捐軀」、「成仁取義」,以及對聯:「從轉戰川湘陝豫而來身作國殤先吾輩誕登天路,試回思患難辛苦之侶睹茲廟貌是男兒絕好下場。」六月廿三日,馮玉祥為昭忠祠題二絕句:「一死能報國自強,忠心耿耿日爭光。問誰灑得同情淚,鵑血飛紅染夕陽。」「捐軀報國名稱雄,正氣凝成五色虹。俠骨英靈何處認,岷江風雨鄭城東。」[1][2]

民國十三年九月十日,即昭忠祠落成當天,馮玉祥在昭忠祠的草亭中與孫岳密議推倒曹錕吳佩孚事宜,會談後合影。此次秘會為北京政變奠定了基礎。[2]

到20世紀末,馮玉祥義地以及昭忠祠早已全部被毀。墳頭被夷平改為耕地,義地西部蓋成多間平房,為南苑大隊的骨灰堂。義地南部為豬場,據說義地的墓碑大部分被作為建材用於興建豬場圈舍。小路北側原義地的一部分變成了倉庫。義地北部是南苑村辦企業的副業加工廠。[2]

1995年,當地重建了昭忠祠。新建的昭忠祠坐北朝南,佔地半畝,門上有匾額「勸忠祠」。院內立有碑亭一座,其內的碑為《南苑勸忠祠碑記》;院內還有其他三塊石碑:《行考履冰府君之墓碑》、《韓復榘敬勒碑》、《馮玉祥敬立碑》。[1]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