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刀克維吾爾語دوغاپ‎)又被譯為多合,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疆地區等地盛行的夏季消暑飲品。常見於喀什地區阿克蘇地區和田地區等地[刊 1]。刀克由碎冰或冰塊、清水和酸奶製成,有時會加入糖稀,味道酸甜並有奶香,口感冰涼[書 1]

製作刀克所需的冰塊、糖稀和酸奶

歷史[編輯]

有一種說法認為刀克在喀什地區至少有200年的歷史,有的人家已經傳承至少四代製作刀克[刊 2][刊 3]。另外一種說法認為刀克出現在20世紀40年代末,相傳最初提出刀克做法的人是一位食客,在他喝冰水時和賣冰水老闆建議加入碎冰、糖。後經老闆嘗試發現口味不錯,刀克也因此傳播開[刊 1]

製作[編輯]

刀克的原材料包括冰塊、清水和酸奶。製作刀克所使用的冰,是從當地的水庫、澇壩等水域採集得來。每年冬季的1到2月份,維吾爾族居民在過去會使用斧頭、鋼釺將水面的冰或切或鑿成數塊邊長一米左右的冰塊,現在則會使用切割設備。然後給冰塊裹上麥草,過去通過驢車,現在多用拖拉機和裝載機運送回冰窖中。為保證冰窖恆溫,冰窖的冰塊需錯落擺放,其間縫隙需要使用碎冰填實。等到夏天,冰塊會批發給各地的巴扎、飯店和飲料店。刀克攤一般會在夏天搭起涼棚,製作刀克前會用清水清洗冰的表面。製作刀克先將冰塊鑿下半碗大小不一的碎冰,大的冰塊如核桃般大小,中等大小的如葡萄,小的則和冰沙類似。之後再往碗中加入幾勺酸奶並用木勺攪拌,酸奶是由馬奶、牛奶或者羊奶製成,奶經過發酵後呈現淡黃色。老闆或老闆的孩子在攪拌時會將碗中的碎冰酸奶高高拋起再接住,如此數次既讓冰和酸奶更好的融合也能夠吸引顧客。酸奶、冰塊經過抖、攪的過程後充分融合在一起,成為刀克[書 2][刊 1][刊 2][刊 4][網 1]

沙朗刀克[編輯]

沙朗刀克(ساراڭ دوغاپ‎)是在刀克的基礎上添加上糖稀做成的。早期因為砂糖的供給定量,價格也不便宜,製作刀克的老闆們選擇使用發酵過的葡萄汁加入砂糖煮沸至粘稠狀,再用於沙朗刀克的製作上。而現在,主要將麥芽糖熬製成糖稀即可[刊 1][刊 2][刊 4]。在阿圖什市等地的沙朗刀克也會選擇蜂蜜代替糖稀[網 1]。「沙朗」在維吾爾語中是「傻瓜」之意,得名的原因有在吃沙朗刀克時,其風味一會甜一會酸,加上碎冰冰涼的口感,讓人有傻掉了的感覺的說法[刊 1]。也有因為和其他刀克製作方法不一樣,是違反常規的「傻瓜」製作方法的說法[書 2]。還有因為沙朗刀克美味,以前只吃碎冰和酸奶的人是傻瓜,故稱其為沙朗刀克的說法[刊 4]

參考文獻[編輯]

書目
  1. ^ 樓望皓. 新疆美食. 烏魯木齊: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6: 128. ISBN 7-228-09976-1. 
  2. ^ 2.0 2.1 樓望皓. 新疆穆斯林饮食文化. 烏魯木齊: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012: 59–60. ISBN 978-7-5515-2037-9. 
雜誌
  1. ^ 1.0 1.1 1.2 1.3 1.4 徐純. 维吾尔冷饮:刀克. 新疆畫報. 2009, (07): 66–71. 
  2. ^ 2.0 2.1 2.2 潘黎明. 维吾尔人的沙郎刀克. 新西部. 2005, (05): 38–39. 
  3. ^ 潘黎明. 南疆维吾尔三绝. 中國西部. 2004, (05): 64–69. 
  4. ^ 4.0 4.1 4.2 葉金. 用冬天的寒冷拥抱夏天的酷热 “沙朗刀克”一块冰的前世今生. 新疆人文地理. 2017, (02): 46–51. 
網站
  1. ^ 1.0 1.1 夏吃沙朗刀克. 克拉瑪依網. [2021-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