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妃 (明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次妃是明朝皇太子皇子妾室的封號

明初,皇太子皇子(封親王者)有二妃,即正妃、次妃[1]永樂以後,僅見親王次妃。

皇太子次妃[編輯]

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四月,開國功臣常遇春之女常氏受封皇太子妃,成為皇太子朱標的正室。最早關於皇太子次妃的記載見於俞本着、李新峰箋證《紀事錄箋證》。洪武五年(1372年),「朵只巴遣參政阿失寧朝京,以其女獻為東宮次妃。上允,敕女官於蘭州迎娶,遣禮部官設御宴於蘭州待之。朵只巴在紅樓子駐營,終不肯赴宴,尋領眾遁於西寧」。[2]明太祖實錄》對阿失寧來朝的記錄簡略,未提及此次不成功的聯姻[3]

朱標繼室呂氏原為次妃,後成為皇太子妃,亦是是第一位有記錄的皇太子次妃。明仁宗朱高熾為太子時,有妾室郭氏。《明太宗實錄永樂九年的記錄中,稱郭氏為皇太子庶妃,其妹為漢王庶妃[4],此處庶妃是否指皇太子次妃、親王次妃,不詳。

皇子次妃[編輯]

明朝皇子成年後,封親王。他們所納親王妃,依其封號稱某王妃。次妃類似,稱某王次妃。親王成婚納妃的禮節,「並如皇太子」。除下冊封外,有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醮戒親迎合卺、朝見、盥饋程序。親王納次妃時,婚禮程序有所減少。「不傳制,不發冊,不親迎。正副使行納徵禮,冠服擬唐、宋二品之制儀仗視正妃稍減。」成婚當日,親王皮弁服,引導妃謁奉先殿。親王在東稍前,次妃在西稍後。禮畢入宮,親王與正妃正坐,次妃詣親王前四拜,「復詣正妃前四拜。次妃東坐,宴飲成禮。次日朝見,拜位如謁殿。謁中宮,不用棗栗腶修,餘並同[1]。」

洪武八年十一月,開國功臣鄧愈之女鄧氏為秦王朱樉次妃[1]。當代研究者指出,此類親王次妃,可稱為「納妃「。其後,冊立的親王次妃,多是親王已生育子女的妾室,身份為親王的宮女女官等。由親王向朝廷奏請後,冊封為親王次妃,即是「冊妃」[5]:185—186

註釋[編輯]

  1. ^ 1.0 1.1 1.2 明史·卷五十五·志第三十一·禮九》親王婚禮 唐制,皇子納妃,命親王主婚。宋皆皇帝臨軒醮戒,略與皇太子同。明因之。其宣制曰:「冊某氏為某王妃。」納采,致詞曰[……]問名詞曰[……]納吉詞曰[……]納徵詞曰[……]請期詞曰[……]醮戒命曰[……]其親迎、合卺、朝見、盥饋,並如皇太子。盥饋畢,王皮弁服,妃翟衣,詣東宮前,行四拜禮。東宮坐受,東宮妃立受二拜,答二拜[……]太祖之世,皇太子、皇子有二妃。洪武八年十一月,征衛國公鄧愈女為秦王次妃,不傳制,不發冊,不親迎。正副使行納徵禮,冠服擬唐、宋二品之制,儀仗視正妃稍減。婚之日,王皮弁服,導妃謁奉先殿。王在東稍前,妃西稍後。禮畢入宮,王與正妃正坐,次妃詣王前四拜,復詣正妃前四拜。次妃東坐,宴飲成禮。次日朝見,拜位如謁殿。謁中宮,不用棗栗腶修,餘並同。[……]
  2. ^ 周松. 军卫建置与明洪武朝的西北经略. 中國社會科學網,來源:《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18年第2期. 2019-11-25 [2018-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1) (簡體中文). (二)岐寧衛 洪武五年(1372),「朵只巴遣參政阿失寧朝京,以其女獻為東宮次妃。上允,敕女官於蘭州迎娶,遣禮部官設御宴於蘭州待之。朵只巴在紅樓子駐營,終不肯赴宴,尋領眾遁於西寧」。(42)《明實錄》亦載此事。(43)明軍西征時,傅友德曾在忽剌罕口擊敗太尉朵兒只班,獲得輜重;馮勝也曾趕跑岐王朵兒只班[……](42)(明)俞本着、李新峰箋證:《紀事錄箋證》,第356-357頁。(43)參見《明太祖實錄》卷74,洪武五年四月庚寅。 
  3. ^ 明實錄·明太祖實錄·卷七十四》:「洪武五年三月[……]〇夏四月戊寅朔[……]〇庚寅故元參政阿失寧自西蕃來降貢馬以灌頂國師玉印來上詔賜織金文綺〇丁酉河州衛[……]」
  4. ^ 明實錄·明太宗實錄·卷一百十四》永樂九年三月辛酉朔 上御奉天殿試禮部……○庚午安定王尚炌來朝[……]府軍衛千戶郭琮為旗手衛指揮僉事.舍人郭玹為錦衣衛指揮僉事.琮玹皆故武定侯郭瑛孫.時瑛二女孫.長為皇太子庶妃.次女漢王庶妃.琮玹以親俱食祿不任事.建州衛千戶古那等及[……]
  5. ^ 彭勇. 明代皇室婚礼仪制述论. 《故宫学刊》总第五辑. 北京: 紫禁城出版社·故宮博物院. 2009 [2022-09-19]. ISBN 978780047945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0) (簡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