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龐加萊猜想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基礎條目 龐加萊猜想屬於維基百科數學主題的基礎條目擴展。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數學專題 (獲評未評級極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數學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數學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極高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極高重要度

Perelman 的證明還在審核中,並沒有在 2004 年被正式確認。請更正錯誤的消息。

一個用戶加在條目中的評論,移到此處,請達者查證。--louer (talk) 15:56 2005年6月24日 (UTC)

這個條目有替中共做宣傳之嫌[編輯]

中國大陸正在熱炒所謂"給出完整證明"一事,為何Wikipedia也要跟進?這個證明還沒有被認可,做新聞可以,寫在"龐加萊猜想"條目中不妥,會給人以"中共的數學家證明了這個猜想"的暗示。


一名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者指出曹、朱論文中引理7.1.2與克萊納和洛特2003年發表的成果幾乎完全相同。據此,洛特指責曹和朱兩人有剽竊的行為。此後,曹懷東和朱熹平在原刊發表糾錯聲明,確認了此引理是克萊納和洛特的成果,解釋沒有指明出處是由於編輯上的差錯,並為此向兩位原作者致歉。在12月發表的修正論文《龐加萊猜想與幾何化猜想的漢米爾頓-佩雷爾曼證明》(Hamilton-Perelman's Proof of the Poincare Conjecture and the Geometrization Conjecture)中,曹懷東與朱熹平在定理7.1.1的第二步特別說明使用並修改了克萊納和洛特的方法,而這一步其實只是佩雷爾曼第一篇文章定理12.1中一個結果的弱版。

俄國數學家佩雷爾曼破解了世界第一數學難題-龐加勒猜想。 曹懷東抄襲 被迫道歉, 承認只是跟隨漢密爾頓和佩雷爾曼。 曹懷東:"我們只是跟着漢密爾頓和佩雷爾曼的腳步。"


曹懷東英文道歉信。

Looking back, we realize that, ...we had looked at the initial version of Kleiner-Lott’s notes, and the argument ...in our own notes....was based on the argument in their initial notes. (我們現在才想起來我們當時抄了他的。)


數學大師丘成桐認為: 不要說美國, 俄羅斯, 英國, 法國, 德國, 意大利, 荷蘭, 加拿大, 瑞典, 以色列, 日本, 就是連瑞士的數學水平都超過中國。


華人花了2,3倍的時間學好了中小學數學。


1. 中國公元前就遠遠落後了, 還吹噓先進過。

公元前, 阿基米德提出球體,圓柱, 圓錐的計算公式。

SB不要臉說《幾何原本》等等都是西方人偽造的。 那請問有幾個數學物理化學公式是中國搞出來的?? 有那個學科是中國搞出來的, 物理, 化學, 計算機...? 有那個機器是中國發明的? 這些不基本是西方人搞出來的, 難道是中國人吹出來的?


2. 中國進入冶金時代晚半個世界千年以上。


歐洲大陸,高加索, 近東, 南亞公元前3200年進入銅器時代。 中國那時還在使用原始工具。 中國史學界的說法是, 冶金技術是從西往東傳, 所以古中國學會冶金很晚。


3.中國夏代都城二里頭 (3600年前) 還是土路, 土牆。商朝都城殷墟是夯土遺蹟。其他文明早已大量採用石材, 磚塊。

4000年前希臘克諾索斯王宮。 胡夫大金字塔 (4500年前)。 公元前2600年,英國建巨石陣(4600年前)。 羅馬2000年前普及混凝土建築, 中國1900年後才聽說混凝土。 羅馬建設了一大批仍為人們津津樂道的大型混凝土建築, 如1世紀的羅馬角斗場。角斗場前三區的觀眾席用白大理石做成。



同意,未經同行認可不應該寫進來。但是請這位沒有簽名的用戶注意,"中共的數學家證明了這個猜想"有何不妥?難道中共的數學家不能證明嗎?太偏見了吧--百無一用是書生 () 09:26 2006年6月5日 (UTC)

誰說他們的論文沒有同行認可?至少丘成桐就說這篇論文已經驗證了。丘成桐是世界著名的數學家,一向治學嚴謹,不會妄下判詞。另外,數學界一向自成一家,請不要胡扯到政治上去。-137.189.4.1 10:05 2006年6月5日 (UTC)

反對將數學內容泛政治化,但是同意將此新聞內容同龐家萊猜想的條目分開。Yau本身也不是神仙,這個工作是否成立,以及在解決猜想中的地位是否有Yau所說得那麼重要,需要國際同行的肯定才可以。Fishingsnow 23:15 2006年6月5日 (UTC)

數學跟政治沒有關係,不要亂扯,為什麼中國大陸的數學家就不能證明?這是全世界華人的驕傲!不要在自然科學的地方搞政治鬥爭!明顯是「反中國,不是反中共」!Ruojun 12:01 2006年6月13日 (UTC)

錯了,現在共有三批數學家在比賽,各自宣稱已成功。除丘成桐所提的兩位,還有另一個中國數學家田剛。若不清楚內情,請不要亂扣帽子!-Wshun 06:24 2006年8月17日 (UTC)

順便說依據,不要總是稱為「中共數學家」,中國不是中共,中共也不是中國,特別是在科學領域,不要隨意引入政治概念。Fishingsnow 21:21 2006年8月21日 (UTC)

到這個月底ICM大會開完了就會有結論了吧。-Munford 22:04 2006年8月21日 (UTC)

一篇相關文章[編輯]

MANIFOLD DESTINY

by SYLVIA NASAR AND DAVID GRUBER
A legendary problem and the battle over who solved it.

--Isnow 16:09 2006年8月26日 (UTC)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龐加萊猜想中的3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6月30日 (五) 23:15 (UTC)[回覆]

建議更名:「庞加莱定理」→「庞加莱猜想」[編輯]

庞加莱定理」 → 「庞加莱猜想」:1、中文常用。2,主流語言均是用「猜想」字眼,en:Poincaré conjectureja:ポアンカレ予想fr:Conjecture de Poincaré。3、龐加萊定理有歧義。……--Kethyga留言2023年7月28日 (五) 12:07 (UTC)[回覆]

(+)支持移回:scholar:"龐加萊定理"google:"龐加萊定理"的結果似乎顯示「龐加萊定理」較常指龐加萊復現定理辛幾何龐加萊最後幾何定理英語Poincaré–Birkhoff theorem,相反較少用於指龐加萊猜想(&)建議龐加萊定理改為消歧義,見en:Poincaré theorem。——留言2023年7月28日 (五) 13:15 (UTC)[回覆]
(~)補充:另可比較限制2019年或之後google scholar搜尋"龐加萊猜想"限制2019年或之後google scholar搜尋"龐加萊定理"(結果與本條目無關),可見該定理即使在十多年前已獲證明,近年仍以「龐加萊猜想」而非「龐加萊定理」稱呼該定理。——留言2023年7月28日 (五) 14:31 (UTC)[回覆]
(-)反對:已被解決的猜想不能再稱之爲猜想。——WMLO議程表 2023年7月28日 (五) 14:06 (UTC)[回覆]
「龐加萊猜想」在WP:常用名稱NC:防止歧義方面都優於「龐加萊定理」。相反,若要以「猜想」一詞的某種prescriptive用法主張正名,此觀點沒有被WP:命名常規給予任何比重。——留言2023年7月28日 (五) 14:20 (UTC)[回覆]
至少可在條目中加「證明後也稱「龐加萊定理」」。我對於更名並無更多意見,如共識為更改,個人表示尊重。——WMLO議程表 2023年7月28日 (五) 15:01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