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松球鱼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本松球鱼
日本松球鱼

未予评估IUCN 3.1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辐鳍鱼纲 Actinopteri
目: 燧鲷目 Trachichthyiformes
科: 松球鱼科 Monocentridae
属: 松球鱼属 Monocentris
种:
日本松球鱼 M. japonica
二名法
Monocentris japonica
Houttuyn, 1782
异名

Monocentrus japonicus
(Houttuyn, 1782)
Gasterosteus japonicus
(Houttuyn, 1782)
Monocentris carinata
(Bloch & Schneider, 1801)
Monocentris cataphracta
(Thunberg, 1790)
Sciaena japonica cataphracta
(Thunberg, 1790)

日本松球鱼学名Monocentris japonica),又称松球鱼松球鱼、波萝鱼,台湾俗名:凤梨鱼、刺球,是辐鳍鱼纲金眼鲷目松球鱼科的其中一。成鱼体长约 13~17 公分,特征是鳞片特化为盾甲状,并于体侧形成略呈六角形的斑纹,是金眼鲷目中最漂亮的一种观赏鱼类。生活于10~200米的热带海域,白天栖息在礁石凹陷处或洞穴中,夜晚出洞穴觅食。

分布[编辑]

本种于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海域,包括红海南非、南日本台湾澳洲新西兰等海域。

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长崎。[1]

在台湾分布包括南部及兰屿、绿岛海域。

栖息地(活动水层)[编辑]

分布于水深 10~200米以内,且海底底质为岩石礁块的海域。通常单独或成对活动,但有时也会集结成50~100条的大群共同生活,夜行性,白天躲在珊瑚礁中休息,黄昏时分觅食活动。

栖息深度随年龄而异,幼鱼只在3~6米深的浅海区域活动,而成鱼可以深入海下18~213米的高压环境中。

特征[编辑]

日本松球鱼

本鱼体短而高,呈椭圆形,体侧稍扁、眼大,吻突出,口大,全身布满金黄色或淡黄色的大块鳞片,各鳞片有黑缘、头及两颔据黑色条纹,形似松球或是凤梨。成鱼体长可达17公分。

上下颔及腭骨具绒毛状齿,背鳍硬棘5~6枚,各硬棘分离,无鳍膜连接。臀鳍硬棘1~2枚、软条10~11枚。

尾鳍深分叉,胸鳍甚大,腹鳍具一粗大棘,末端可达肛门外,具有活动关节,可收起平卧于腹缘,棘后另具3~4枚退化软条。

鳞片特化为盾甲状,不能自由活动,并于体侧形成略呈六角形的斑纹。身体具有尖凸棱,相连成数条棱脊突

下颌有发光菌共生,在黑暗中能发出弱光。

生态[编辑]

此鱼属于肉食性鱼类,以大型浮游生物为食,吃小鱼、虾、和一些软体动物。

成鱼主要栖息于水深50米以下的深海,幼鱼栖息于20米深的珊瑚礁区。

因其具有发光器且鳞片上有发光细菌寄生,所以夜间会散发出金黄色的暗色光芒,十分怪异,在国外很受到观赏鱼迷的欢迎。

经济利用[编辑]

本鱼因其可在夜间发出黄色光芒,故多作为观赏鱼,另外在日本,当地渔夫用炭火将其烤熟,剥其鱼鳞后食用。

参考资料[编辑]

  1.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松球鱼.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中文(中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