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腿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红腿蛙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两栖纲 Amphibia
目: 无尾目 Anura
科: 赤蛙科 Ranidae
属: 蛙属 Rana
种:
红腿蛙 R. aurora
二名法
Rana aurora
Baird and Girard, 1852

红腿蛙学名Rana aurora)是受保护的青蛙,分布在加利福尼亚州北部至英属哥伦比亚的沿岸地区。[2]红腿蛙的皮肤润滑及腰很纤幼。它们会在静止的水面产卵,并会聚集在产卵的地方,很少会出现在较远的地方。

红腿蛙可以长达8厘米。它们的面部呈深色,下颌有一条浅色斑纹。[3]它们的脚长而强壮,很适合跳跃。马克·吐温(Mark Twain)曾将它的近亲加州红腿蛙当作是它们。不过,加州红腿蛙主要分布在加利福尼亚州马林县下加利福尼亚州。红腿蛙与加州红腿蛙其实在基因上是完全不同的物种,在一些分类系统中,会将红腿蛙看为一个亚种,学名Rana aurora aurora

分布[编辑]

红腿蛙分布在加利福尼亚州门多西诺县以北至俄勒冈州的沿岸地区。虽然它们主要分布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山区,但在海拔1200米以上的地区则甚少出现。在喀斯喀特山脉南部很少发现它们。[2]它们在马林县索诺马县加州红腿蛙逐渐合一,最南曾于圣马特奥县出现。

习性[编辑]

池塘或沼地静止的水是红腿蛙繁殖的重要因素。[4]它们很多时会逗留在水中,及喜欢生活在布满植物的岸边。[5]红腿蛙需要环境的保护,因为它们会被不同的鱼类鸟类哺乳动物及甚至一些两栖类所猎杀。当它们感到有威胁时,它们会很快的钻入1米水深或底栖带,以保障安全。

成年红腿蛙会在完成繁殖后离开池塘,并迁徙至1.5公里远处或滨河区附近。位处于北方的红腿蛙会冬眠。幼蛙会于较后的时间离开出生的池塘,但亦会在滨河区寻找保障,并准备于夏天迁徙至约1.5公里远处。

成熟的红腿蛙会捕食陆地上的昆虫,以及细小的蜗牛甲壳类[6]它们亦会吃蠕虫蝌蚪、细小的鱼类及甚至其他细小品种的青蛙。红腿蛙的幼体是完全草食性的。

繁殖[编辑]

雄性红腿蛙及雌蛙会于10月初到达繁殖位点,随着纬度降雨量温度而可能迟至1月才到达。[5]它们一般会在气温5.6-6.7℃以上进行繁殖。雄蛙会保护自己的领土,很多活动都是在夜间进行。在加利福尼亚州,红腿蛙正式的求偶行为会于1月开始,而北方地区则于3月出现。繁殖季节会于7月完结。

雌蛙每季会产200-1100颗卵,并将卵附在水中植物或枯木上。[3]卵簇的直径阔10厘米,在水中会形成不规则形状。在39-45天后卵会孵化,蝌蚪约需80天完成变态[7]

雌蛙会在密林浅水的地方产卵,最深曾在500厘米水深处发现蛙卵。繁殖的地方可以是永久或临时的,并在泛滥前完成变态。[6]

参考[编辑]

  1. ^ Santos-Barrera et al. Rana aurora.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4. [2006-05-05]. 
  2. ^ 2.0 2.1 D.C. Zeiner; et al. California Wildlife, Volume I: Amphibians and Reptiles. California State Department of Fish and Game. May 2, 1988. 
  3. ^ 3.0 3.1 R.C. Stebbins. Amphibians and Reptiles of North America. New York: McGraw Hill. 1954. 
  4. ^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Northern Red-legged Frog profile (2003) (PDF). [2008-10-2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8-21). 
  5. ^ 5.0 5.1 Red-legged Frog observations in the coastal ranges and development impact analysis, Lumina Technologies, Tiburon (1997)
  6. ^ 6.0 6.1 AmphibiaWeb. Information on amphibian biology and conservation. Berkeley, California: AmphibiaWeb. 2008 [2008-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4). 
  7. ^ G.W. Calef. Natural Mortality of Tadpoles in a Population of Rana aurora. Ecology. 1973, 54: 741–758.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