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水径站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上水径

Shangshuijing
月台 (2016年10月)
月台 (2016年10月)
位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
上水径村西北
地理坐标22°37′28.92″N 114°6′0.32″E / 22.6247000°N 114.1000889°E / 22.6247000; 114.1000889
途经线路 深圳地铁5号线
车站构造
站体类型地下车站
出口数目2
车站色系  亮黄色
站台2
历史
启用日期2011年6月22日
营运信息
车站服务时间06:30-23:54(工作日)
06:20-23:54(休息日)
06:20-00:54(节假日)
列车服务时间见相关章节
邻近车站
上一站 深圳地铁 下一站
下水径 5号线 杨美

上水径站深圳地铁5号线一个使用中的车站,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上水径村西北,于2011年6月22日随5号线开通而启用。

历史[编辑]

  • 2006年12月30日,市规划局公开展示了《深圳市地铁5号线站站位初步方案》,该方案初步推荐在布龙路上水径段设置上水径站。[1]
  • 2007年8月9日,因上水径站被取消引附近居民(主要来自中海怡翠山庄丽湖花园茵悦之生花园)的强烈抗议,市规划局于通过《深圳特区报》作出了回应,给出了取消上水径站的三大原因。[1]
  • 2007年12月21日,5号线开始施工建设,同时证实恢复建设上水径站。
  • 2008年1月3日,因上水径站得以恢复,有受惠居民走进市人大、市政府、市规划局、市信访办,对恢复上水径地铁站的建设表示感谢。[2][3]
  • 2009年10月13日,上水径站工地发生一起塌方事故,一名工人被埋,其遗体于21日被找回。同月26日,另一名工人在隧道内实施爆破时发生意外,造成隧道塌方,该名工人不幸身亡。[4]
  • 2010年5月4日,上、下水径站主体竣工验收。[5]
  • 2011年4月4日,几名工人在上水径站附近将一台机器搬出地铁隧道时发生意外。1名工人遭重物击中,送院后伤重不治;4名工人遭重物擦碰受轻伤,无生命危险。[6]
  • 2011年6月22日,本站随着5号线的通车而启用。

车站设计[编辑]

上水径站位于龙岗区吉华路北部上水径村附近一处山坡上,周边有梅子园、上水径村等住宅区,以及上水径综合楼。

该站为地下三层10米岛式月台车站,车站总长(结构外缘)为153.8米,标准段宽度为19.3米,车站总建筑面积14192平方米。站体部分结构暴露在外,是深圳地铁第一个明暗结合的车站,采用高边坡、深基坑相结合的设计。车站设计客流量为8737人次每小时。[5][7]

相对于其他车站,本车站站厅设计采用较为特别的大跨拱形无柱设计,部分墙壁采用类似于港铁马赛克瓷砖。车站内部装潢以亮黄色为色系。

地面(L1) - E出口
- C出口
地下一层(B1) 站厅 站厅、售票机
- 夹层
地下三层(B3) 5号线 往赤湾杨美
岛式月台,左边乘降门将会开启
5号线 往黄贝岭下水径

出口[编辑]

本站设有两个出入口,其中C出口为主要出入口,E出口则通向山坡上的停车场。

出口编号 无障碍设施 可前往目的地
出口C  布吉义乌小商品批发城、巴士月台、上水径村、时代学校、万科麓城
出口E  联络道西侧
注: 设有盲人引导径 | 设有电梯 | 设有轮椅升降台

运营时刻表[编辑]

行驶方向 首班车 末班车 所属线路 高峰间隔 非繁忙间隔
赤湾 06:38(工作日及休息日)
06:41(节假日)
23:21(工作日及休息日)
00:20(节假日)
5号线 5分钟(工作日及节假日)
5分30秒(休息日)
8分钟
黄贝岭 06:40(工作日)
06:30(休息日及节假日)
23:44(工作日及休息日)
00:44(节假日)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深圳规划局:取消轨道5号线上水径站的三大原因
  2. ^ 地铁5号线复建上水径站. [2010-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07). 
  3. ^ 顺应民意改规划民心工程赢民心. [2010-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20). 
  4. ^ 深圳地铁5号线上水径站隧道又塌方 一工人死亡. [2010-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04). 
  5. ^ 5.0 5.1 深圳市政院信息快报第七期(一). [2010-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3). 
  6. ^ 深圳在建地铁发生事故导致1死4伤. [2011-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8). 
  7. ^ 地铁5号线上水径站站位及设计图阅读. [2010-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