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呂復(?—?),元膺浙江鄞縣(今寧波)人,明朝醫學家

生平[編輯]

年幼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從師受經」。一次因為母親重病而去求醫問藥,遇到當時的名醫衢州鄭禮之,就跟隨他學習醫學。

呂復後來得到鄭禮之所傳的很多醫書,涉及很多古代的很多藥方和各種藥物色脈的理論,呂復都自己親自試驗。

呂復搜羅購買了很多醫書,不分晝夜研讀,廢寢忘食,並基於此外出行醫,「取效若神」。

呂復曾被多次舉薦擔任仙居臨海教諭台州府的教授,但都沒有去上任就職。

貢獻[編輯]

呂復對《黃帝內經》、《素問》、《靈樞》、《本草》、《難經》、《傷寒論》、《脈經》、《脈訣》、《病原論》、《太始天元玉冊公誥》、《六微旨》、《五常政》、《玄珠密語》、《中藏經》、《聖濟經》等前代醫書,都有自己的辨析評論。對前代的著名醫學家扁鵲倉公華佗張仲景張子和李東垣等,也都有自己的獨到看法。

著作[編輯]

  • 《內經或問》
  • 《靈樞經脈箋》
  • 《五色診奇眩》
  • 《切脈樞要》
  • 《運氣圖說》
  • 《養生雜言》

呂復著作龐雜。浦江人戴良篩選其中治療效果最顯著的數十個範例,編為一部醫案。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國朝獻徵錄·卷之七十八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明史卷二百九十九》,出自《明史

參考[編輯]

明史》列傳第一百八十七 方伎 呂復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