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必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必才,俗稱必才和尚必才法師,中國元朝時期天台宗高僧。俗姓,字大用,祖籍寧海(今浙江寧海縣)[1],另說臨海人[2]

生平[編輯]

父親屈哲,是南宋末年寧海縣儒生[3]。母親趙氏虔誠向佛。必才誕生前母親趙氏有異夢。必才兒時有異才,剛學會說話就能背誦《孝經》。七歲能作文作詩,而且行文流暢,韻律和諧,在寧海被視為神通[1]

早年從學於天台宗的瞿法師,在浙江報恩寺剃度出家。十六歲出行,雲遊四方。先後從學於湛堂法師、玉岡潤法師[3]

泰定元年(1324年),必才繼玉岡潤法師之後住持德藏寺。元順帝至正二年(1342年),必才赴杭州住持興福寺。元泰定二年(1325年),住持演福寺。元朝大臣多信佛教,向他討教佛理[1]

必才坐化時享年六十八歲,入佛門已有五十六年。火化時舌與牙不壞[3]元順帝特賜「佛鑒圓照」稱號[1]

佛學著作[編輯]

  • 《妙玄文句止觀》
  • 《增治助文》
  • 《法華涅槃講義》
  • 《章安荊溪法治禮文詩偈》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1.3 鳳凰網. 肉身化红莲的比才和尚. 中國佛教網. 2014-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4日). 
  2. ^ 呂富枝. 必才法師. 法音. [2015-1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3. ^ 3.0 3.1 3.2 佛家故事:高僧必才. 明慧學校. [2015-1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