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托西银矿
外观
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班牙人在南美建立殖民地,1545年在秘鲁的波托西(现在是在玻利维亚)找到了蕴藏量丰富的银矿。[1]当时是世界储量第一的银矿[2]。几乎与此同时,用水银从矿砂中提炼白银的方法得到重大改进,新改良的方法称为汞齐化法。[2]1563年在秘鲁的万卡韦利卡发现水银矿藏,1571年-1700年,水银产量达6830万磅。[2]由此美洲贵金属的产量得到突飞猛进,16世纪中叶后的若干年内,每年由美洲流入欧洲的白银有50万磅,黄金1万。[1]西班牙国王凭借波托西银矿得以在欧洲大陆实行反宗教改革运动。[1]
土著劳力
[编辑]矿主根据征调制,使用土著劳力进行开采和熔炼;当时的征调制沿袭印加帝国和阿兹特克帝国的制度,规定凡18-50岁的土著都有义务应征到矿山劳动,每期征调时间为6个月或12个月。[2]
欧洲技术
[编辑]银矿开采技术引自欧洲;早期以开采露天矿脉和浅层矿为主,深层矿使用自然掘进,由人力用袋子背矿石到地面;16世纪末,开始开凿平硐和水平巷道,进行联合开采,并引进水泵排除矿坑积水,同时开始使用人力或畜力绞盘。[2]
贸易路线
[编辑]1565年初,正当波托西的白银产量突飞猛进之时,西班牙人开辟了一条利润颇高的贸易路线。[1]被称为“马尼拉邮船”的大型船只装载大量来自阿卡普尔科的白银到马尼拉,在那里与来自中国的货物进行交易,包括香料、瓷器、丝绸和象牙之后这些中国的奢侈品被转运至墨西哥和欧洲。[1]这种有价值的贸易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期间大约向亚洲运送了西班牙美洲殖民地全部白银的三分之一。[1]
历史影响
[编辑]秘鲁的矿石,印第安人的劳力,欧洲人的技术为西班牙王国带来了巨额财富,波托西银矿支撑了亚洲——美洲——欧洲贸易体系,并使西班牙能够控制尚处萌芽阶段的中国出口商品的很大部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