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童思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童思立
童思立画像
童思立画像
明朝
籍貫江浙行省台州府寧海縣
族裔汉族
字號伯礼、谨节
出生至正十七年七月初五日(1337年8月1日)
浙江寧海
逝世洪武二十八年八月二十六日(1395年9月10日)
南京高邮卫
墓葬山头葛
配偶石林周氏
親屬童尚孙(父)
罗氏(母)
童思忠(弟)
童思德(弟)
童思恭(弟)
童士斌(子)
童士宝(子)

童思立(1337—1395),字伯礼,号谨节,元末明初江浙行省台州路(此为元时区划,明时改为浙江布政使司台州府宁海县塔山(今属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前童镇)人。

人物简介

[编辑]

童思立(1337—1395),字伯礼,号谨节,塔山童氏第七代世祖。他身长目秀,从小爱好读书,有明识特操、质性敦厚、侠义孝廉气质,立志让童氏子弟耕读传家,继承祖先诗礼名宗品德,弘扬前童优良传统,置六经群书数千卷,在石镜精舍创办了读书书院,曾两次邀请大名鼎鼎的方孝孺先生莅临前童讲学授教。

童思立虽年长方孝孺二十余岁,但他勤于精舍聆听求学,治心修身。这种精神感动了方先生,于是童思立与方孝孺交情深厚,成了知心挚友。童思立十分崇敬方孝孺博学多才、学术醇正、品格严谨的学者风范。方孝孺把思立比作凤凰:“谁知枳棘间,尚有莺凤鸣。”后来,童思立因方国珍兵稍案,遂戍充南京高邮卫,卒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八月廿六日,年仅五十有九。方孝孺特写了《祭童伯礼》的祭文:“云林有庐,其下流水。谓将与子,黄发燕喜。”称邑士伯礼是童氏房族诗礼名宗、耕读传家的楷模。[1]

家族成员

[编辑]

父亲童尚孙(1314—1368),字释卿,处士
母亲罗氏(1314—1391),即童贤母,方孝孺为之作《童贤母传》。

弟弟童思忠(1343—1390),字伯言;童思德(1346—1388),字伯诚;童思恭(1351—1414),字伯谦。
作为方孝孺的十族门生而受到他“灭十族”的牵连,童思恭充军河北卢龙卫。这就是“沾亲案”。[2]
妻子:石林周氏(1334—1406)。
儿子童士斌(1358—1409),字景哲;童士宝(1366—?),字景彝。
与叔父一样受到牵连,士斌原被安排充军河北兴州卫,然而最后是士宝替兄充军。
侄子童士林(1360—1434)、童士穆(1370—1449)、童士懋(1370—1438)、童士弘(1374—1425)、童士毅(生卒年不详)等。
童士林,字景纯,塔山人。方逊志门人。行履端谨,晦迹终身。著有文集。(《光绪宁海县志》[3]
注:景纯,《宁海塔山童氏谱志》作“景淳”。 家族成员信息皆来自《宁海塔山童氏谱志》。[4]

县志记载

[编辑]

光绪年间的《宁海县志》记载童思立事迹如下:
童思立,字伯礼,塔山人。性孝友,悦读书,乐施与。建石镜精舍,聚六经群书数百卷,俾子侄讲习其中,三代不分异。弟伯谦皆与方逊志交游甚契。逊志寓京时,每以书来,欲举为孝廉,伯礼辄以母老为书辞之。后以寿终,逊志为文,往祭哭奠,甚哀。及逊志罹难,伯谦以方党谪戍卢龙万历乙酉,赦其孙归。[5]

遗训

[编辑]

童思立给后人的遗训如下,今被刻于童氏宗祠里的石碑上。

敦一太祖遗训曰:诸子若孙,咸听吾言:自宋季衰乱,先世卜居于此,披荆斩棘,播迁辛苦,以至于吾。吾兄弟幼失怙,吾母延正学先生,诲吾兄弟。吾兄弟至今凛守不敢忘,皆汝曹所亲见者也。夫水必有源,源远故流长;木必有本,本深则叶茂。彼夫前悬石镜,后枕平冈,两峰夹于东西,双溪绕于南北。居孰贻之安邪?桑麻土田,颇无旱涝之虑;山木溪鱼,堪给岁时之羞。业孰贻之厚耶?四书六经,子史百家,圣贤垂训,开卷有益。孰聚之使之积案盈笥,以便弦诵耶?汝曹能念造家之艰,则知守家之不易也。囊者,方先生入禁林,为书征召,吾辞谢再三。岂诚不乐仕进哉?顾念母老,是以坚辞。今详列规条,为后人训:

  • 祖祠祭器,一禀先型,毋得违越。兄弟同居,日久则分,当念祖宗,毋或相侵暴。
  • 读书耕田,奉公完课,毋或作奸慝以自取辱。
  • 塔山以给采樵,毋伤萌蘖。鹿山作镇兹土,毋得削掘,以损来龙。
  • 坟茔生灵所栖,毋得附葬,以蹈不孝。
  • 两溪树木,皆吾手植,寒洪源蔽田宅,毋得剪伐。
  • 婢仆与有勤劳,毋得凌虐。

昔万石君家,子孙皆孝行醇谨,光于汉史,吾常慕之,每念不忘。汝曹当思先世积累之德,子孙绵远之基,勉率吾语。

相关诗文

[编辑]

方孝孺在其《逊志斋集》中留下了多篇与童思立(伯礼)有关的诗文。

与童伯礼书

[编辑]

足下奋不溺于流俗,眇然深思,欲以礼义振其家声。收既析之昆弟,合爨而食,为制成法,以淑后人,此世之所仅有者。仆虽庸陋,固愿观德于左右,以佐末议,相其不及,导扬盛美,为闾里光荣。况足下有意乎振之,其何说之敢辞。然不幸为祖母所弃,虽逾时越月,以岁事之不易,柩犹在堂,未获襄举。方从父兄之后,抒晨夕之哀。徒奉教命,冒以衰服请见,则人谓我何!以吉服请见,则葬尚未举,释哀凌礼,谅亦非足下所以招之之意。是以仰德虽深,而未敢承命者,此也。抑足下见招者,岂以于圣贤君子之道不有闻乎?仆学甚陋,言甚讷,使胸中果有所蓄,造次未能发明,而况真无有邪。终日与人居,未尝一启口,或稍启口,辄触人而共哗之,坐是自惩创,弥不乐言语,纵欲时出片言,料无明其旨者,复断舌中止。足下虽雅好士,将焉取于此乎?虽然,于足下则不敢隐。
盖自古非言之难,能知言者难也。知言固难,而能行之者尤难也。足下所欲则者,金华郑氏。郑氏之师太史公尝为仆言,郑氏初合食甚久,而元之中世有曰某卿者,勇于适义,于人言无不立行,其心所向,万夫莫能回之。以故其所为事,多数百年士大夫家所未能行者,卒能大合其宗,暴其声光,赫然揭于天下,闻于后世。国史之法,王公之贵,苟无足称,皆摈而不录。而郑氏以布衣参名其籍,于今三朝,果何以致此哉?勇于为善,而知轻重之分故耳。其所为法,足下既已得之矣。能师其勇而力于行,虽无待于法,可也。人孰不乐告以善?苟信之未笃,执之未坚,一以为可焉,一以为否焉,则虽仆亦何能为?
然仆观世之人,不肯为善者,诚不达耳。吾乡虽小邑,富且贵者亦间见于时。未涉数十年,人已不知其姓名者多矣。此真贾竖之智,乌足道哉?足下独能知其非是,为子孙垂久远之业,自兹以往,苟能益行所闻,俾义声光于四方,则仆也为足下之里人,亦预有耀矣。当可为之时,愿加勉旃。仆他日获至于终丧,敢不承足下之命,尚当诵其所学,与足下讲之。[6]

祭童伯礼

[编辑]

呜呼!我伤时人,以利胜恩。珍贵锱铢,芥视天伦。孰如吾子,爱友弟昆。同炀合藏,矢死靡分。众皆蚩蚩,适己志物。既充厥家,他人遑恤。孰如吾子,克广仁术。惠于艰茕,掊取则弗。人厚于躬,薄于奉先。贵为公卿,寝荐豆笾。孰如吾子,祠庙是虔。岁时烝尝,其仪秩然。鄙夫蓄财,吝啬自封。三牲私室,宾庖靡供。孰如吾子,待士敬恭。冠盖盈门,曾无怠容。彼氓寡知,谓学无益。骋私角慧,诋慢耆德。吾子惩之,闻善必式。宝爱训言,如金如璧。惟笃孝弟,以弘惠仁。虚心屈体,于贤于宾。观于其庭,长幼振振。嗟我乡闾,畴与为邻?
予昔卧病,杜门避咎。子招我游,欣然为起。云林有庐,其下流水。谓将与子,黄发燕喜。宦学于秦,不见七年。每以书来,慰我忧悁。祝子寿考,以迟我旋。云胡不留,永闭九泉。荒荒我里,士习日陋。谁能易之,力不能救。松柏之萎,荆棘之茂。追尔之亡,我心孔疚。秀目长身,玉雪其颜。梦寝见之,俨乎其存。驰觞往奠,不接笑言。序德告哀,以慰子孙。[7]

寄童伯礼二首

[编辑]

其一
俗薄吾深厌,家肥子孰过。孝慈诸弟共,才俊一门多。处世难同众,居乡本贵和。古来修礼让,盗贼尚投戈。
其二
黍肉屡来馈,存心殊自怜。伤廉增我过,尚德贵君贤。握臂知身瘦,捐书待病痊。每怀徐孺子,衰世道能全。[8]

参考资料

[编辑]
  1. ^ 王兴满.走进前童: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128-129
  2. ^ 虽难犹荣“沾亲案”.宁海新闻网.2014-09-01. [2016-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5). 
  3. ^ 王瑞成.宁海县志(影印本):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02年:1123
  4. ^ [塔山童氏谱志编纂委员会.宁海塔山童氏谱志:塔山童氏谱志编纂委员会,1995年],附加文本。
  5. ^ 王瑞成.宁海县志(影印本):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02年:976-977
  6. ^ 方孝孺.逊志斋集:宁波出版社,2000年:339-340
  7. ^ 方孝孺.逊志斋集:宁波出版社,2000年:667-668
  8. ^ 方孝孺.逊志斋集:宁波出版社,2000年:83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