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河階群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Ryokie38留言 | 贡献2017年6月19日 (一) 06:46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新社河階群臺灣中部的河階地形,位於大甲溪中游西南側,行政區域跨越臺中市新社區石岡區豐原區東端一小部分,長約10㎞,寬約6㎞,總面積約60平方公里[1]。新社河階群由水井子台地、大南河階、水底寮河階、下水底寮河階、永居湖河階、南眉河階、仙塘坪河階、十分河階、七分河階、上金星面河階、下金星面河階、公老坪河階及土牛河階等十三個河階組成,地質地形及生態環境頗具多樣性[1]

大甲溪上游原本是由東向西流,但到天冷附近,突然以90度大轉彎向北流,到達東勢又以90度大轉彎向西流,此與蓬萊造山運動有關[1]。由於大甲溪侵蝕、沖積與搬運作用極為強盛,形成今日的「新社河階群」[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