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亞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S M Lee留言 | 贡献2018年7月20日 (五) 13:35 (調整分類)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沈亚之(781年—832年),字下贤,吴兴(今浙江湖州)人。[1]

工诗善文,早年前往长安,投靠韩愈门下,又與李贺结交,[2]又和张祜徐凝等人有往來。元和七年,科舉不中,返回吴江。元和十年(815年)進士及第。[3]泾原节度使李彙聘掌書記,後任秘書省正字[4]长庆初,調補樑陽尉。長慶四年,為福建團練副使,專事福建观察使徐晦。歷官殿中侍御史等职。大和三年(829年),柏耆擔任德州宣慰使之時,聘亚之为判官,柏耆因擅杀叛将李同捷獲罪被免官,亚之亦被貶南康尉,終官郢州掾。[5]有《沈下贤集》。[6]

妻姚氏。妾卢金兰

注釋

  1. ^ 李賀《送沈亞之歌》:“吳興才人怨東風,桃花滿陌千裏紅”。其序云:“文人沈亞之,元和七年以書不中第,返歸於吳江”。另說长安人,《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六: “《沈下贤集》,吴兴沈亚之下贤撰。吴兴,著郡望,其实长安人。”
  2. ^ 唐才子傳》卷4:“初至長安與李賀結交,舉進士不第,為歌以送歸。”
  3. ^ 阙名《沈下贤文集序》;《与李给事荐士书》云:“昔者五年,亚之以进士入贡至京师。……又明年亚之东归。”(《沈下贤文集》卷七)
  4. ^ 马端临文献通考
  5. ^ 舊唐書·柏耆傳》
  6. ^ 新唐書》卷60〈藝文志〉載“沈亞之集九卷”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