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茨·伦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佛祖西来留言 | 贡献2019年5月19日 (日) 06:22 →‎外部链接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弗里茨·伦敦
Fritz London
Fritz London (1928)
出生Fritz Wolfgang London
(1900-03-07)1900年3月7日
弗罗茨瓦夫西里西亚省德国
逝世1954年3月30日(1954歲—03—30)(54歲)
达勒姆 (北卡罗来纳州)
居住地德国英国美国
国籍 德国
公民权 德国-> 美国
知名于伦敦方程[1]
量子理论
伦敦矩
伦敦色散力
奖项洛伦兹奖章 (1953)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理论物理学
机构杜克大学
柏林大学
牛津大学
法兰西公学院
学术指导者马克斯·冯·劳厄

弗里茨·沃尔夫冈·伦敦(英語:Fritz Wolfgang London,1900年3月7日—1954年3月30日),犹太裔德国物理学家,杜克大学教授。 他对化学键理论和对分子间作用力(伦敦色散力)的基础性的贡献如今已经写入了物理化学的标准教材。他和兄弟海因茨·伦敦对理解超导体的电磁性质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出了伦敦方程。他曾五次被提名诺贝尔化学奖

生平

伦敦出生于德国的布雷斯劳(现在的波兰弗罗茨瓦夫),是弗朗茨·伦敦(1863-1917)的儿子。在希特勒纳粹党通过了1933年种族歧视法案后,伦敦因其犹太血统失去了在柏林大学的工作。他在英格兰和法国担任访问学者,并于1939年移民到了美国,1945年成为入籍公民。后来,伦敦在杜克大学担任教授。

1953年,他被授予洛伦兹奖章

1954年,他因心脏疾病在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逝世。[來源請求]

学术成就

弗里茨·伦敦在本生大会,慕尼黑,1928

弗里茨·伦敦的纪念讲座和奖

参考资料

  1. ^ London, F.; London, H. The Electromagnetic Equations of the Supraconductor.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A: Mathematical, Physical and Engineering Sciences. 1935, 149 (866): 71. Bibcode:1935RSPSA.149...71L. doi:10.1098/rspa.1935.0048. 

外部链接

  • Gavroglu, Kostas Fritz London: A Scientific Biography (Cambridge, 2005)
  • Fritz London: A Scientific Biography , by Kostas Gavroglu,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ISBN 0-521-43273-1.
  • Article about Fritz London
  • Article from Duke Physics Dept.
  • Key Participants: Fritz London - Linus Pauling and the Nature of the Chemical Bond: A Documentary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