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城街道

坐标33°32′12″N 119°08′07″E / 33.53656°N 119.13521°E / 33.53656; 119.13521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高晶留言 | 贡献2019年7月23日 (二) 01:43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淮城街道
街道
坐标:33°32′12″N 119°08′07″E / 33.53656°N 119.13521°E / 33.53656; 119.13521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上级行政区淮安区
村级区划单位数
时区北京时间UTC+8
行政区划代码32 08 03 001
电话区号+86 

淮城街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下辖的一个街道办事处[1]

乡镇概况

淮城街道为淮安区城区,位于该区西部,京杭大运河苏北灌溉总渠交汇处。面积42平方千米,人口200483人(2010年)。京杭大运河苏北灌溉总渠及237、328省道公路过境。

淮城街道作为淮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主体部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总理周恩来的故乡,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历史上曾长期作为苏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时设县至清末的1200多年中,一直是郡、州、路、府的治所,素有“壮丽东南第一州”之美称。

街道内名胜古迹密布,主要有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河下古镇文通塔关天培祠、铜钟、新安旅行团陈列馆、梁红玉祠、韩侯祠、韩侯钓台、吴承恩故居、刘鹗故居、胯下桥、漂母祠等。

历史沿革

文通塔

1945年设淮城市,1948年改区,1957年建镇,镇域面积20平方千米,人口12万人,辖华亭、穿运、公园、河下、新城、环城、路东、城南、运东9个行政村和勺湖、瞻岱、鱼市、楼东、六珠、城南、夹城、河下、城西、巽关、古末口11个居委会。

明初建板闸镇,1949年属淮城区,1965年建城郊公社,1983年改乡,1988年建板闸镇。辖区环绕城区东、北、西三面。1996年,面积15.5平方千米,人口3.6万人,辖闸口、闸北、镇海、下关、螺蛳街、城郊、紫藤树、河北、新路、鱼源、玉兰、板闸、乌纱、福缘、夹河15个行政村和闸口、下关、河北、板闸4个居委会。

2003年,板闸镇整体并入淮城镇后,淮城镇辖环城、新城、城郊、板闸、河下、夹城、勺湖、瞻岱、楼东、鱼市、六珠、城南12个居委会,梅园、文府、漕运3个社区居委会,华亭、闸口、闸北、下关、公园、穿运、运东、城南、路东、河下、镇海、螺蛳街、紫藤树、河北、新路、渔源、玉兰、乌沙、福缘、夹河20个行政村。

2016年1月1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撤销淮城镇,设立淮城街道。以原淮城镇的勺湖、瞻岱、楼东、鱼市、六珠、城南、环城、梅园、府学、漕运、夹城、新城12个居委会和运东、城南、路东、闸口、闸北、下关6个村委会区域为淮城街道行政区域,淮城街道办事处驻东长街68号[2]

行政区划

淮城街道下辖以下村级行政区划单位[3]

新城社区、​夹城社区、​勺湖社区、​梅园社区、​瞻岱社区、​漕运社区、​环城社区、​楼东社区、​府学社区、​鱼市社区、​六珠社区、​城南社区、​下关社区、​闸北社区、​闸口社区、​路东社区、​耳洞社区和运东社区。

交通

参考资料

  1. ^ 2023年淮安区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3-06-30 (中文(中国大陆)). 
  2. ^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淮安市淮安区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苏政复〔2016〕6号)
  3. ^ 2023年淮城街道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3-06-30 (中文(中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