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北條氏綱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WanJiaQi留言 | 贡献2020年3月4日 (三) 12:51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北条 氏綱
假名ほうじょう うじつな
平文式罗马字Hōjō Ujitsuna
日語舊字體北條 氏綱

北條氏綱(1487年—1541年8月10日)是日本戰國時代的大名,北條家第二代家督。北條早雲的長男,幼名為伊豆千代丸。膝下三子為氏康為昌氏尧以及養子綱成

經歷

1516年,氏綱從早雲繼承了家督,但有說早雲年事已高,以前即已從政。早雲死後,他將主城遷入並且增建了小田原城,從此具備大居城的基礎。

1522年,女兒芳春院嫁與足利晴氏,達成與古河公方的聯合、否定了弱化的足利幕府後,開始攻擊擔任關東管領的山內上杉氏。

1523年,由伊勢改姓為北條,原因是的氏綱正室養珠院殿是鎌倉幕府執權北條氏的後裔。其後開始入侵武藏國。1524年,攻略太田資高的江戶城。其後繼續向東前進,佔領了上總、安房一部份,以及半個武藏國。當中包括了第一次國府台合戰,擊退了里見、小弓公方的聯合軍。

外交方面,在今川氏輝死前,仍然與今川氏保有同盟關係,直至氏輝於1536年死亡,由今川義元繼承,後北條氏與今川氏斷交,改由與甲斐武田氏的武田信虎合作。這個情況維持了十多年,直至太原雪齋提議同盟成立。

生前,他負責將曾經在戰亂中被燒毀的鶴岡八幡宮重建,工程維持到氏康執政的年代。1541年,氏綱病死,終年55歲,法號為春松院快翁活公。長子氏康繼承家督,開創了後北條氏的盛世。

1915年(大正4年)11月10日贈從三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