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寶麗金 (香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PerkinsChao留言 | 贡献2020年7月21日 (二) 11:47 →‎女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香港寶麗金(英語:PolyGram),1970年代成立,為香港培育了第一批粵語歌手,如許冠傑譚詠麟等人。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中是其全盛時期,擁有大量的知名音樂製作人(當時歐丁玉陳永明向雪懷梁榮駿葉廣權黃祖輝合稱六大監製,旗下歌手蔡國權李健達本身亦為唱片監製),并曾培養出如張學友般擁有國際地位的歌手;但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業績開始回落,連番被加入新公司的舊寶麗金歌手炮轟(如1994年解約的唐韋琪指其於寶麗金三年只出版一張專輯;1997年轉到力圖唱片黎瑞恩指寶麗金要求她灌錄不合其音樂理念的歌曲;1998年去加拿大另謀發展的內地歌手王佩更指寶麗金只把精力放在香港歌手,自1993年4月簽約六年以來只在1998年出版一張專輯《與愛共舞》等);及後因資金不足,只能購買TVB音樂錄影帶來做卡啦OK,最終在1999年被環球唱片收購。

2013年,環球唱片特意重開寶麗金廠牌為其唱片公司,首位加盟歌手為陳慧嫻。2016年,達明一派宣佈再加盟寶麗金。

初期

香港寶麗金源於1957年在香港成立的鑽石唱片。鑽石唱片初時業務主要為售賣歐美唱片;本地錄製以英文歌為主。60年代中香港本地樂隊興起,鑽石唱片首先為不少樂隊錄製唱片,當中包括許冠傑的蓮花樂隊,鄭東漢泰迪羅賓關維麟Teddy Robin and the Playboys 等等 。1970年,鑽石唱片售予寶麗多(Polydor),易名為香港寶麗多唱片。最初管理層包括總經理鄭東漢(原鑽石唱片監製) ,馮添枝(1970年加入寶麗多為唱片監製) 等人。1970年代中,寶麗多旗下歌星許冠傑轉唱粵語歌,帶起粵語流行曲在香港興起;寶麗多成為本地主要唱片公司。1979年3月1日,配合寶麗多(Polydor)母公司寶麗金(Polygram)重組計劃,香港寶麗多改稱香港寶麗金

歌手列表(2013-)

  • 陳慧嫻(1986年-1997年,2013年-)1990年留學海外,但仍有保留合約及出唱片,1995年復出,1997年合約轉到新藝寶唱片,2003年轉到環球唱片,2013年環球唱片特意重開寶麗金廠牌為其唱片公司。[1][2]
  • 達明一派(1984年-1990年,2016年-)1990年解約,曾解散,2016年宣佈再加盟寶麗金唱片。[3]

過去歌手列表

組合

  • 草蜢(1988年-1997年)1997年轉到滾石唱片後成績一落千丈,各成員一度傳出有經濟困難,其中蘇志威得曾志偉幫忙轉到TVB工作,蔡一智則得到梅艷芳收留,在其創立的製作公司擔任創作總監,2005年轉到BMA
  • CD Voice(1994年-1997年)台灣由福茂唱片發行,1997年解散
  • 風之Group(1989年)1989年解約
  • Sisters(1997年-1999年)1999年解約
  • T&T(1997年-1999年)1999年解約
  • 温拿樂隊(1973—1978,1981—1993)1978年獨立發展。1981年重組,1993年再度獨立發展。2008年再度重組,惟歷次重組組員不變。
  • 達明一派(1984年-1990年,2016年)1990年解約,曾解散,2016年宣佈再加盟寶麗金唱片(名義上)。[4]但實際上屬環球唱片名下

寶藝星唱片

寶藝星唱片,是一家香港唱片公司,是寶麗金唱片與藝能機構(英語:In-Co Music Publishing Ltd.)合作的同屬公司,於1989年成立,第一個簽約的歌手是劉德華,1993年因藝能機構與寶麗金唱片合作關係結束而結業。其後在1993年藝能機構便成立了另一家唱片公司藝能動音。雖然寶藝星唱片跟當時的新藝寶唱片同屬寶麗金唱片的子公司,但寶藝星唱片跟新藝寶唱片的最大分別是寶藝星唱片在音樂製作和版權方面均獨立自主,它跟其後的藝能動音的歌曲版權均由藝能機構所擁有,而新藝寶唱片卻跟母公司寶麗金唱片以至其後的環球唱片共用製作資源。

歌手列表(1989-1993)

  • 吳婉芳(1990年-1993年)1993年退出歌壇
  • 何詠琳(1992年-1993年)1993年退出歌壇

爭議

1990年代初,寶麗金市場佔有率已近乎壟斷,加上資源緊絀,因此曾訂出旗下歌手唱片銷量如果不及三萬,會檢討歌手是否適合續約的規則,就算歌手的專輯僅僅獲得白金唱片,也未必獲力捧。例如1991年黃翊《Changes》只賣白金[5],但因派台歌《最愛的妳》入圍勁歌金曲季選,故此仍獲得力捧直至1992年;但長期力捧的黃凱芹卻因為張學友黎明的急速崛起而逐漸流失市場,儘管在此競爭之下仍能有每張專輯白金銷量,但卻因為進一步流失發展機會下轉會飛圖唱片。同時內地歌手在香港的市場又不大,當時已晉身四大天王之列的黎明的專輯銷量起碼有數個白金,但同期周影的兩張專輯平均只能賣5萬左右,以唱片公司的準則,是很難准許後者續約;只是平均獲得白金銷量的王菲新藝寶所捧,才力保不失,能繼續留守樂壇,更因《容易受傷的女人》一曲躋身樂壇天后。但隨著經濟不景、歌手不是轉入旗下新藝寶正東唱片,就是轉會其他唱片公司(例如黎明於寶麗金賣盤前一年轉會新力音樂),這個政策在往後環球唱片不復存在,及至2008年因應環球唱片等五家唱片公司加盟香港音像聯盟而退出IFPI,環球旗下歌手已不再獲得IFPI最高銷量唱片。

參考

  1. ^ 陳慧嫻簽環球譚詠麟捧場 將復活寶麗金
  2. ^ 陳慧嫻變A貨八両金
  3. ^ 達明一派申紅館想返內地
  4. ^ 達明一派申紅館想返內地
  5. ^ 2006年1月1日之前,本地流行唱片的白金唱片的要求銷量定為5萬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