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黃喉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高晶留言 | 贡献2020年9月2日 (三) 08:21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黃喉貂
化石时期:上新世至今[1]
中南半島亞種,攝於泰國崗卡章國家公園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食肉目 Carnivora
科: 鼬科 Mustelidae
属: 貂属 Martes
种:
黃喉貂 M. flavigula
二名法
Martes flavigula
Boddaert, 1785
亞種
  • 北方亞種 M. f. borealis
  • 臺灣亞種 M. f. chrysospila
  • 指名亞種 M. f. flavigula
  • 海南亞種 M. f. hainana
  • 蘇門答臘亞種 M. f. henrici
  • 中南半島亞種 M. f. indochinensis
  • 馬來亞種 M. f. peninsularis
  • 爪哇亞種 M. f. robinsoni
  • 婆羅洲亞種 M. f. saba
黃喉貂的分布範圍

黃喉貂(學名:Martes flavigula),又名喜瑪拉雅貂青鼬,主要分佈于东亚東南亞俄羅斯外東北地區。牠在IUCN中被列為無危,其分布廣泛,族群眾多,缺乏龐大的威脅。[2]

亞種

  • 爪哇亞種(M. f. robinsoni),分佈在印尼爪哇,現已列入瀕危物種。

台灣的特有亞種,臺灣話稱為羌仔虎(臺羅拼音:kiunn-á-hóo)或稱黃葉貓(臺羅拼音:n̂g-hio̍h-niau),牠們會以小群體合作獵捕體型較大的山羌

參見

參考資料

  1. ^ Hoshoda, T.; Suzuki, H.; Tsuchiya, K.; Lan, H.; Shi, L.; Kryukov, A. P.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within Martes based on nuclear ribosomal DNA and mitochondrial DNA. Proulx, G.; Bryant, H. N.; Woodard, P. M. (编). Martes: Taxonomy, Ecology, Techniques and Management. Provincial Museum of Alberta. 1997: 3—14. ISBN 0-7732-5372-6. 
  2. ^ 2.0 2.1 Martes flavigula.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6. [3 March 2015].  資料庫資料包含說明此物種被編入無危級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