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力力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貓神八百萬留言 | 贡献2020年9月16日 (三) 12:22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力力社荷蘭語:Netne)已漢化之台灣平埔族古聚落,為已消失的鳳山八社之一。今日屏東縣萬巒鄉加匏朗部落可能為其後裔[1]

歷史

文獻首度出現力力社相關資料為17世紀左右《荷蘭時期臺灣番社戶口表》之「南部集會區Verrovorongh」記載。該文獻顯示該社荷蘭語為Netne,清治時期將其荷語漢譯為「力力」。

台灣荷蘭統治時期有頭目大腳仙屏東縣潮州鎮大腳仙林以其命名[2]。清治時期會參加北院廟的祭祀[3]


分佈演進

力力社範圍本來約為今台灣屏東縣崁頂鄉潮州鎮萬巒鄉一帶,隸屬平埔族中的馬卡道族,18世紀初中期該社移居今屏東恆春萬巒鄉赤山萬金一帶,並在漢化過程中留下跳戲阿姆姆矸仔佛等平埔族的習俗。至今,恒春一帶乩花起童仍必須念「赤山萬金庄,放索開基祖」等咒語,來紀念東移至赤山萬金的力力社先民。

風俗

力力社同茄藤社放索社有穿耳習俗。另外,力力社民就像其他馬卡道族一樣種稻,且收穫極豐。

參考

  1. ^ 伊能嘉矩,《臺灣踏查日記》
  2. ^ 劉澤民. 〈屏東潮州「大腳仙林」地名考--傳說與文獻的對話〉. 《臺灣文獻別冊》 (台灣: 遠東科技大學). 2008-12, (第27冊) (中文(臺灣)). 
  3. ^ 胡秀妁. 力社北院廟大有來頭. 《聯合報》. 1999-02-23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