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县大佛

坐标29°27′20″N 104°25′44″E / 29.45556°N 104.42889°E / 29.45556; 104.42889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9月18日 (五) 00:15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大佛岩摩岩造像
四川省第一批歷史及革命文物保護單位
地点四川省內江專區榮縣城郊
時代宋代
編號47
登錄1956年8月16日
大佛摩崖造像
四川省重新確定公布的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地点四川省榮縣
時代宋代
編號54
登錄1980年7月7日
榮縣大佛石窟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地点四川省榮縣
分類石窟寺及石刻
時代唐代
編號856
登錄2006年5月25日

荣县大佛位于四川省荣县老城区东南,1956年8月16日公佈為四川省第一批歷史及革命文物保護單位。大佛一尊[1]。1980年7月7日重新公佈為四川省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2]。2006年5月25日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

荣县大佛建造于唐代,高36.67米,头长8.74米,肩宽12.67米,体宽14.6米,膝高12米,脚宽3.5米,是世界第二大石刻佛像和世界第一大石刻释迦牟尼如来)佛像。大佛依山凿成,头与山巅齐平,气势雄伟,造型庄严圆满,形神俱备。历经千年,至今保存完整,是中国石刻遗存之艺术瑰宝。

大佛所在的庙宇,唐宋时名开化寺,后称大佛禅寺。据志书记载,“唐时架殿十层,高四十七丈,阔十五丈”。“宋时寺门,抵今溪岸。”毁于明末兵火。清嘉庆、道光年间重建。整个庙宇依山就势,以大佛为中心向东西拓展,占地面积74.4公顷,主要由山门殿、大雄宝殿、地藏殿、观音殿、达摩殿、罗汉堂、藏经楼等建筑组成,禅林古刹,错落有致。寺内除大佛外,还有大肚弥勒、达摩渡江石刻、放翁诗亭、白云深处、松荫枕石、荣州碑园、啸台及唐宋摩崖造像群等景观。古以来就有“嘉州大佛雄,荣州大佛美”之誉。

外部链接

参考文献

  1. ^ 『四川省人民委員會關於在工農業生產建設中注意保護文物的通知』,「(56)省二文字第0618號」
  2. ^ 『關於重新公布全省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的通知』,四川省人民政府,一九八〇年七月七日,川府發(1980)154號文件
  3. ^ 『國務院關於核定並公布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國發〔2006〕19號,2006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