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库姆

坐标34°39′N 50°53′E / 34.650°N 50.883°E / 34.650; 50.883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10月9日 (五) 11:29 (补救8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库姆
قم
库姆法蒂玛·马苏玛圣陵
库姆在伊朗的位置
库姆
库姆
坐标:34°38′24″N 50°52′35″E / 34.64°N 50.8764°E / 34.64; 50.8764
国家 伊朗
库姆省
人口(2005)
 • 總計1,042,309人
 估算
时区IRSTUTC+3:30

库姆波斯文قم‎)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库姆省省会,距首都德黑兰西南156公里(97英里)。自伊斯兰教什叶派十二伊玛目派第八伊玛目阿里·里达将其妹法蒂玛·马苏玛埋葬在这里开始,库姆就成为十二伊玛目派圣地之一,是伊朗国内仅次于里达陵墓所在的马什哈德的十二伊玛目派第二大圣城。

库姆亦是相傳伊朗核設施收藏的所在地。

地理

庫姆省首府庫姆市位於德黑蘭以南125公里處的低平原上。阿里·里達(Imam Reza)的妹妹法蒂瑪·馬蘇瑪 (Fātimah bint Mūsā, 或 Fatimeh Masumeh) 的陵墓法蒂瑪聖陵位於這座城市,什葉派穆斯林認為這是聖城。該城市位於伊朗中部卡維爾鹽漠(Kavir-e Markazi)的邊界。在2011年的人口普查中,其人口為1,074,036,[1],其中包括545,704名男性和528,332名女性。

庫姆是什葉派的中心。[2][3]自從伊朗伊斯蘭革命以來,神職人員的數量從大約25,000增加到超過45,000,非神職人員的人口數量增加了超過兩倍多,達到大約700,000。大量的金錢以善款和伊斯蘭稅的形式流入庫姆,提供給居住在那裡的的十個瑪雅·塔克利德 (Marja'-e taqlid) 或 “最高神學領導”。[4]現在,庫姆的神學院數量已超過五十所,研究機構和圖書館的數量也接近兩百五十所。[4] 它的神學中心和法蒂瑪聖陵是庫姆的顯著的特徵。[5][6]另一個非常受歡迎的朝聖宗教場所,以前在庫姆市(Qom)城外,但現在是在庫姆城近郊住宅區,被稱為 Jamkaran 的地方。庫姆(Qom)靠近德黑蘭,使神職機構可以輕鬆地監視國家事務和國家決策。許多大阿亞圖拉 (Grand Ayatollah) 在德黑蘭和庫姆都設有辦公室。許多人就在兩個城市之間通勤,因為它們相距僅156公里或97英里。庫姆東南部是卡尚 古城。位於庫姆南部的城鎮有Delijan,Mahallat,Naraq,Pardisan City,Kahak 和 Jasb。庫姆以東的周邊地區有城鎮 Tafresh,Saveh,Ashtian 和 Jafarieh。

氣候

庫姆的氣候是炎熱沙漠氣候(柯本氣候分類法中的 BWh 類型),由於遠離海洋,因此每年的降雨量很少,並且位於高空亞熱帶反氣旋附近。夏天的天氣非常炎熱,幾乎沒有雨,而冬天的天氣則從溫暖到寒冷。寒冷的冬天,西伯利亞的冷空氣團因厄爾布爾士山脈阻擋無法抵達歐洲而被驅趕向南穿越而來。後一種情況的一個例子是在2008年1月,最低溫度在15日降至-23°C或-9.4°F,而較早的類似情況發生在1964年1月,其次是在1950年1月,1972年1月和1972年12月也發生過,但溫度比較沒有那麼酷寒。

歷史

位在伊朗中部的現在的庫姆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它在伊斯蘭前歷史有部分記錄,但更早的時期記載不詳。 在 Tepe Sialk 的發掘顯示該地區自古以來就有人類定居(在 Ghirshman 和Vanden Berghe 兩處),最近的調查顯示,在庫姆以南的大型居民區可追溯到公元前4至1世紀。雖然從埃蘭王朝(Elamite),米底王國 (Medes) 和阿契美尼德王朝 (Achaemenid) 時代起對該地區一無所知,但塞琉古王朝(Seleucid) 和安息帝國(Parthian)時代仍存有大量考古遺跡,其中 Khurha (庫姆西南約70公里或43英里) 是最為著名和重要的遺址。它們的年代和功能引起了長期的辯論和解讀,因為它們被解釋為薩珊王朝的神廟(Sasanian temple),塞琉古王朝的戴歐尼修斯神廟 (Seleucid Dionysian temple) 或安息帝國的建築群。它的真正功能仍然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但是沃爾夫拉姆·克萊斯(Wolfram Kleiss)的看法說它一座安息帝國宮殿,該宮殿的功能是為附近的道路上充當驛站,一直使用到直到薩珊王朝時代。[7]

然而,伊朗考古學家在1955年進行的發掘工作,最近發表的結果讓這個地點是塞琉古王朝(Seleucid)宗教建築的古老論點得以再度興起。[8] Khurha 在公元9世紀被稱為在庫米(Qomi)的庫爾·阿巴德(Khor Abad)之外,該地區還發現了這一時期的其他一些遺跡,包括庫姆附近發現的四個帕提亞王朝時代的人頭像,這些頭像現在保存在德黑蘭的伊朗國家博物館內。 [9]根據Encyclopedia Iranica中 QOM i. History to the Safavid Period 稱安息帝國是庫姆地區村莊的奠基人。 [10] [需要全文引用]在兩個古老的地理著作中普丁則地圖英语Tabula Peutingeriana克勞狄烏斯·托勒密的地理表 (Ptolemy's geographical tables))以希臘名字的形式提到庫姆的可能性仍然令人懷疑。

薩珊王朝時代提供了許多考古發現和遺跡,除了許多消息來源都提到庫姆。從考古學角度來看,最有趣的建築是位在庫姆的克萊 達克塔英语Qal'eh Dokhtar (Qalʿa-ye Doḵtar),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具有宗教目的,而最近的研究則指向行政用途。 [11]庫姆四周更廣闊的環境還包含許多來自宮殿,宗教,軍事和行政建築的痕跡。 [12] [需要充分引用] QOM i. History to the Safavid Period 提到了其中一些,它還指出了在當前庫姆市區的許多火神廟,但是沒有留下考古遺跡,儘管其中一座火廟在這個城市的地位可能等同於今天在伊斯法罕伊瑪目清真寺 (Masjed-e Emām)。[13] 根據 QOM i. History to the Safavid Period,該地區最重要的火神廟位於附近名為 Dizijan 的村莊 。 [14]

Tārisources-e Qom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History of Qom)和其他一些消息來源也談到了與庫姆及其地區有關的薩珊王朝時代的真實歷史人物。他們為薩珊王朝第一任國王阿爾達希爾一世(Ardashir I) 取得政權的時間提供了新的見解,他在庫姆附近進行了決定性的一次戰役, [15]以及薩珊王朝的覆亡,埃本·阿南·庫菲 (Ebn Aʿṯam Kufi) 和尼哈亞特 (Nehāyat al-Erab) 都有的廣泛的報導,更提起一位名為 Šērzād 為該地區的總督。 [16]薩珊王朝時代的城市定居點的存在還得到了中波斯文的資料 (文學資料,銘文和印章) 的證實,這些資料在沙普爾一世 (Shapur I) 和 卡瓦德一世 的時代曾提到 Godmān/Gomān 和 Ērān Win(n)ārd Kawād ,兩者都可以識別為庫姆 (Qom)。 [17] 可以一概而論地認為,在整個薩珊王朝時代,庫姆一直是一個小型行政單位。薩珊王朝時期庫姆人定居點的城市結構可能可以與泰西封 (Ctesiphon,或 Madāʾen)這個城市的類型進行比較,它由幾個村莊和小城鎮組成,其中 Abaraštejān,Mamajjān 和 Jamkarān是較大的定居點,透過防禦設施鬆散地聯繫在一起。 [18]

從現存的阿拉伯語資料很難解釋阿拉伯人征服庫姆的實際過程。根據 Balāḏori 的說法,經過幾天的戰鬥,阿布·穆薩·阿夏里英语Abu Musa Ashaari 於回曆23年/公元644年對庫姆進行了第一次初步征服 (儘管 Balāḏori 的敘述,阿布·穆薩·阿夏里英语Abu Musa Ashaari 穿越西波斯的路線似乎有些混亂)。目前尚不清楚庫姆的捍衛者是誰。抵抗的核心可能是流亡的薩珊王朝貴族的和從與阿拉伯人幾次大戰後返回的當地士兵所組成。最初征服後的60年,該地區基本上未受影響,可能經由伊斯法罕 (Isfahan) 這個城市來管理。[19]

阿拉伯定居者在庫姆地區的第一個永久定居發生在 Mukhtar al-Thaqafi 和穆阿雷夫 (Moṭarref b. Moḡira b. Šaʿba) 的叛亂期間 (分別在回曆66-77年/西元685–696年間),一小群難民搬到那裡,庫姆本身受到倭馬亞王朝 (Umayyad,唐朝稱白衣大食))政權與叛軍之間的戰鬥的波及。[20]

當一群 Ashaari 阿拉伯人來到該地區時,決定了庫姆後來城市發展的決定性步驟。這些 Ashaaries 起源於葉門,其中第一個重要人物是庫姆地區的第一個征服者,即上述 Abu Musa Ashaari。 ʿAbd-Allāh b. Saʿd 和 Aḥwaṣ b. Saʿd 是 Abu Musa Ashaari(Abi Musa)侄子的孫子,領導著一群Ashaari 阿拉伯人從庫法(Kufa)遷移到庫姆(Qom)地區。目前尚不清楚他們為什麼遷移,但它也可能是對倭馬亞王朝的普遍反對。一個中心因素是與當地主要的瑣羅亞斯德教的波斯貴族 Yazdanfadar的早期接觸。[21]

由於阿拉伯人需要大片草地來放牧他們蓄養的大群牛隻,而且他們比當地的波斯人要富有得多,所以他們慢慢開始購買土地並佔領更多的村莊。控制該地區的決定性步驟是 Yazdanfadar 在公元733年去世後,當地的波斯貴族階級被撤除了。[22]移民以及隨後的定居和建築活動導致庫姆地區最初的六個村莊融合為一個城市集團,這可能是在阿拉伯人首次移入後的兩代之內發生的。[來源請求]

在庫姆的法蒂瑪聖陵

儘管從當地行政獨立後就有一些總督的姓名和他們的稅收評估被提及,但事實證明,什葉派阿里·里達 (Shias Ali al-Ridha)是 第八任伊瑪目,他的妹妹 Fātimah bint Mūsā 在回曆201年 /公元 816-17年間的去世對於庫姆的後來歷史非常重要。Fātimah bint Mūsā 在跟隨她的兄長去伊朗北部的大呼羅珊 (Khorasan) 時去世。她的陵墓從公元869-70年由一棟建築物,隨著時間的流逝,發展變成如今宏偉且具有重要經濟意義的聖陵。 [23]

在公元825-26年,庫姆爆發了對哈里發稅法規不滿引起的重大叛亂。這是由於哈里發馬蒙 (Al-Ma'mun) 拒絕像他在雷伊 (Ray) 當地所做的那樣降低年度稅收評估。叛亂是由名叫 Yahya ibn Emran 的 Ashaari 阿拉伯人領導的,他們堅持認為不應向非法統治者支付稅款。 Yahya 被哈里發派出的軍隊殺害,當地居民受到嚴厲懲罰;稅收從200萬迪拉姆 (dirhams) 提高到700萬迪拉姆。兩年後,Ashaari 阿拉伯人總督阿里·本·伊薩 (Ali ibn Isa))再次稅收增加了70萬迪拉姆,他隨後被罷黜,因為他遭到庫姆(Qom)居民的強烈拒絕。但是在公元833年,阿里(Ali)返回擔任總督(wali)並強行收取哈里發給他的應收稅款配額。他摧毀了庫姆 (Qom) 的部分地區,並將通緝的叛軍移交給 Al-Moʿtasem 領導的哈里發當局。在公元839-42年之間,在動蕩的情況下執行了兩次相互矛盾的稅收評估,總計達500萬迪拉姆,參與執行的有關人員的名字都留有記錄,保存了下來。[24]

聖訓學的傳述者 (Hadith transmitter) 由庫法(Kufa)遷移到庫姆的過程大概發生在公元9世紀中葉,這表明庫姆作為什葉派學習中心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大約在同一時間,在回曆254年/公元868年發生了另一次對這座城市的軍事攻擊,當時哈里發穆斯塔因 (Al-Mostaʿin) 的土耳其裔將領 Mofleḥ 因該市拒絕交稅而處決了一些居民。 Mofleḥ 後來成為 庫姆 的總督,並至少擔任了五年。在 Mofleḥ 執政期間,重要的 Alids 家族移居庫姆,並提到第11什葉派伊瑪目哈桑·阿斯卡里(Hassan al-Askari)在庫姆的代表,Aḥmad b. Esḥāq 與其他庫姆人之間的密切聯繫。Aḥmad b. Esḥāq 同時是法蒂瑪聖陵區的管理者和負責 Alids 家族 (Alids)養老俸祿的代理人(wakil)。 [25]

儘管有關於可能在早些時候建造的星期五清真寺的報導令人困惑,庫姆的第一座星期五清真寺是在公元878-79年建於一座火神廟遺址之上。[26]在公元881-82年,庫姆被土耳其裔軍事將領埃德古·特金(Edgu Tegin,阿拉伯語:Yadkutakin b. Asātakin 或 Aḏkutakin) 佔領,他們試圖收取拖欠七年的稅款,這些稅的擔保人有部分的因此破產 (其中一些人是當地有名望的人) 。大約在同一時間,早期的正統什葉派在這座城市取得了勝利。最晚在公元893-94年,所有極端分子 (ḡolāt) [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被庫姆(Qom)的什葉派教長 (Aḥmad b. Moḥammed b. Isa Ashaari) 驅離。。大概一年後,著名的伊斯蘭神秘主義者 Ḥosayn b. Manṣur Ḥallaj 停留在庫姆,並在那裡被捕。[27]

從公元895-96年開始,庫姆的歷史與哈里發·穆塔茲德(Al-Moʿtazed)屬下的土耳其裔軍事將領家族聯繫在一起,也包括總督貝倫 Berun(Birun)。同年,貝倫(Berun)摧毀了一座在這個演變中城市裡面規模龐大的火神廟,這座火神廟可能在當時仍有活躍的信徒膜拜,火神廟的地點可能就在現在法蒂瑪聖陵對面。在這些動蕩的政治時期,哈里發 Al-Moʿtazed 的維齊爾 (vizier) Obayd-Allah ibn Solayman 拜訪了庫姆,並做了兩次稅收評估。 [28]庫姆在行政上的特殊性在大約此同一時間結束,譬如通過庫姆阿拉伯居民獨立任命法官,直到穆克塔菲一世 (al-Moktafi) 時代停止,再加上派出一個阿拉伯人-波斯人聯合代表團去覲見維齊爾 (vizier) ziamid ibn Abbas ,顯示阿拉伯人在庫姆高人一等的地位的終結。總督 Abbas ibn Amr Ganawi(回曆292-96年 / 公元904-09年)的統治時期非常引人注目,原因是非十二伊瑪目派的什葉派人士遷入庫姆 , 並建立了Jaahbaḏ (財務官員) 辦公室,擔任該市的稅務中介,這促進了當地的地方自決。[29]

公元909年,Hosayn ibn Hamdan ibn Hamdun 被哈里發 穆克塔迪爾一世(Al-Moqtader)任命為庫姆和卡沙恩 (Kāšān) 兩地的總督,並不得不協助哈里發的軍隊對抗在法爾斯 ( Fars) 的 薩法爾王朝 (Saffarids)。在只執政兩年後,他必須返回巴格達。 [30]在回曆301年 / 公元913–14至315/927年期間,庫姆人民除了被執行了另一項稅收評估 (同時是第八次稅收評估) 之外,由哈里發的干預,最終任命了一位總督,以抓穩該地區的行政權。這一舉動造成了更多的動亂,並影響了那個時代在庫姆兩股爭議的勢力 (Daylamites,Samanids) 之間的平衡。始於回曆316年/公元元928年,庫姆落入Daylamites 軍閥的影響力範圍,並從哈里發的直接統治中解脫出來,儘管這地區在公元928年至943年之間幾度易手,Daylamites 通過嚴厲的稅收對這座城市橫徵暴斂。自從回曆340年/公元 951-52年以來白益王朝牢固確立了這城市的控制權後,儘管經濟形勢惡化了,但是政治形勢比以前少了紛亂。 [31]

直到公元988-89年為止,在相對穩定的政治時期內沒有任何重大事件的報導,但由於什葉派的教義影響,庫姆似乎孤立在波斯的其他地區之外。同時,法蒂瑪聖陵區域被擴大,居住在庫姆的賽義德 (sayyeds) 數量達到了相當大的數量。庫姆及其周圍地區在回曆373年/公元984年受到庫爾德人 (Kurdish) 穆罕默德·巴爾齊卡尼(Moḥammad Barzikāni)對白益王朝的 Fakr-Al-Dawla 叛亂的波及。[32]

當時人口最多為50,000,包括波斯人和阿拉伯人,阿拉伯人採用了當時的波斯語 [33]作為他們的語言,並從波斯人那裡取得了許多社會習俗,當時波斯人的比例可能小於阿拉伯人。庫爾德人住在西部的鄉村。十二伊瑪目派什葉派教徒佔人口的絕大部分,當時的許多什葉派學者都來自庫姆或住在這裡。在公元988-89年間,有331名男性阿里茲家族生活在庫姆,他們培養了很多社區領袖,除了法蒂瑪·賓特·穆薩(Fātimah bint Mūsā)之外,還提到了一位傑出的女性阿里茲(Alid)。這些阿里茲 (Alids) 是第一代伊瑪目阿里的後裔,並有養老俸祿來供養。

除了什葉派主流之外,該市還存在其他什葉派,人們還可以假設遜尼派的存在。 非回教的其他宗教信仰者 (Ḏemmis)或其他已揭露宗教的信徒 (猶太人,基督教徒和瑣羅亞斯德教徒) 也住在這座城市,正如人頭稅 (jezya) 的支付所顯示的,儘管到了公元9世紀末他們的人數只能很粗略地估計為數千,在10世紀這些人的數目一定已經大大縮小了。這些非穆斯林中的大多數是瑣羅亞斯德教徒,他們大多數以務農為生。猶太人一定也生活在庫姆,但是關於他們的信息很少。令人驚訝的是,到10世紀末,以前具有統治地位的 Ashaari 阿拉伯人失去了領導地位。這表明了一種新的社會形勢,允許被同化為波斯人的外族人口融入當地社會。 [34]

公元10世紀時該城市的地形仍然反映了原始六個村莊的演變融合。它們之間仍然被空地隔開。市中心位於 Mamajjān 村,該村通過四座橋與河另一側的城市其他部分相連。城市中大約有八個功能不明確的廣場和三個清真寺。幾乎沒有關於伊斯蘭學校 (madrasas) 信息。法蒂瑪聖陵的規模應該仍然很小,因為資料只提到有兩個穹頂(Cupola)。集市和澡堂以及某些行政建築(監獄,造幣廠)也應該存在。有5條較大的道路和8條較小的道路表明交通聯結狀況良好,至少有3個,甚至9個城門。[35]

庫姆當時處於艱難的經濟和社會地位。城市內的許多房屋以及橋樑和磨坊被毀,道路和農業遭受不安全局勢的困擾。這必須歸因於困難的社會環境和過多的稅收。[36]供水似乎令人滿意,Ashaaries阿拉伯人似乎在公元733年至900年之間的灌溉渠上進行了持續的翻修工程。Ashaaries阿拉伯人也是水權的所有者,水權得到了水權部門 (divān-eāb) 的保護,水權部門規定了用水的分配。該系統使Ashaaries阿拉伯人成為庫姆最富有的居民,並一直維持到回曆347年 /公元 958–59年,當時水權被白益王朝沒收,從而導致整個灌溉系統的衰落。儘管曾在回曆371年 / 元公981-82年進行過修復的嘗試,但最初的21條通道中只有3條有通水,這意味著可以為人口提供足夠的飲用水,但是數量不足以用於農業灌溉目的。[37]

雖然稅收評估中間接提到了僅有三十種不同的農作物和植物,但庫姆的總種植狀況似乎與波斯其他地區相似。據報導,土壤質量好,可生產大量食物,對於該地區的牲畜蓄養資料則甚少,但存在的51家磨坊是個不小的數字,其中五分之一是荒廢狀態的。傳說中提到礦藏和銀,鐵,金和鉛礦,而庫爾德人似乎是從附近的一個湖中產生鹽的 (參見納馬克鹽湖)。椅子,紡織品和鞍具的生產表明手工藝的存在。[38]

該座城市當時的稅收必須區別於阿巴斯王朝 (Abbasid) 比較適當稅收官僚制的的規定,和白益王朝( Deylamid)軍閥時期任意支配的規定。眾所周知,稅收種類繁多 (通常意在服務於貪婪的阿巴斯王朝官僚機構以及白益王朝(Deylamid/Buyid)的軍閥機構,庫姆至少自薩珊王朝時代之後開始,由許多不同的成分總和組成的Karaj (土地稅) 是該地現存的最重要的單一稅種。在已知的160年間的18個稅收數字中,存在很大差異,稅收數字從800萬迪拉姆 (dirhams) 到200萬迪拉姆不等,平均值約為300萬迪拉姆。從薩珊王朝 伊嗣俟三世(Yazdegerd III )逝世開始,庫姆在稅收方面始終遵循波斯曆(solar calender),加上一些當地的變化來執行。存在著高度差異化的稅收管理機構,並且有相當詳盡的記錄可查。從回曆189年 /公元 804–05年到回曆371年 / 公元981–82年列出了24個收稅員 (ʿommāl),加上兩名jaahabaḏa (財務官員),這兩位在試圖強制執行納稅人的集體責任失敗後擔任調解員。 在 Tārie-e Qom [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History of Qom) 中記載有關稅收的信息還提到該地區有21個稅區(rasātiq),由900個村莊組成。[39]

我們對那個時候的所知之甚少,直到塞爾柱王朝統治時期才有資料。在回曆387年/公元997年,庫姆 (Qom) 涉及白益王朝內部的傾軋,隨後被圍困而未陷落。在回曆418年 /公元 1027–28年,庫姆被卡庫耶德王朝(Kakuyid) 的Šahryuš 所統治,幾年後(公元1030–40年) 成為加茲納維德王朝 (Ghaznavid) 領土的一部分。 塞爾柱王朝人並沒有立即佔領庫姆,而是讓這座城市和傑巴爾(Jebāl) 留在卡庫耶德王朝(Kakuyid)人手中達十年之久。從回曆442年 /公元 1050-51年開始,這座城市被塞爾柱王朝人統治,直到回曆487年/公元1094年為止,這中間的幾十年間我們對其命運一無所知。此後,塞爾柱王朝日益不穩定,庫姆涉入了在傑巴爾 (Jebāl) 塞爾柱王朝各派之間的權力鬥爭,這座城市多次易手。最穩定的時期似乎是庫姆落在桑賈爾蘇丹 (Sanjar ) 勢力範圍內的14年之間,這座城市並見證了第二座星期五清真寺的建造(回曆513年–27 /公元 1119–33年)。 [40]

令人驚訝的是,在塞爾柱王朝時期,庫姆的經濟相對繁榮。嚴格的遜尼派塞爾柱人似乎實行了務實的政策,而這一時期的主要消息來源者之一(ʿAbd-al-Jalil Qazvini,[4]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一方面談到了著名的維齊爾 尼札姆·穆勒克(vizier Nizam al-Mulk) 及塞爾柱王朝的蘇丹,另一方是當地貴族兩方之間,兩者的良好關係。據報導,蘇丹訪問了聖陵 (儘管沒有提到具體的蘇丹的名字),而且一般來說,沒有針對庫姆有宗教性的懲罰行動。在塞爾柱王朝統治下,建立了許多宗教建築。至少有十個伊斯蘭學校(madrasas)的名字被提到。塞爾柱王朝時代似乎存在有兩個星期五清真寺:舊的清真寺被翻修,新清真寺位於城鎮區域外,是根據蘇丹Sultan Togrel II(波斯語: سلطان طغرل دوم)的命令於回曆528年 /公元 1133–34年建造的 。在此期間,庫姆應該在此時有所擴展,但尚不清楚其繁榮的確切原因。 Alids 家族 (Alids)家庭很有影響力,並產生許多社區領導人。另一個重要的什葉派家庭是達維代爾 (Daʿwidār,波斯語:دعوی‌دار) 的家庭,其成員是鎮上的法官(阿拉伯語:قاضی),這表明庫姆已從遜尼派統治的城鎮轉變為完全由什葉派統治的地區。[41]

隨後的埃爾迪古茲王朝 (Eldiguzids) 和花剌子模王朝 (Khawrazmshahs) 時代持續了將近30年,其間迅速的換了幾個不同的統治體系。這段時期的兩個值得注意的事件是蘇丹 Tekesh 在回曆592年/公元1196年年處決了什葉派名為 Ezz-al-DinYaḥyā 的納吉布(Naqib),以及在聖陵鋪設地磚的工作 (大約是回曆605-13年 / 公元1208-17年) ),表明在當時不穩定的政治條件下,還有一定的經濟繁榮。從回曆614年 / 公元1217–18年直到蒙古人入侵,庫姆一直隸屬於花剌子模王朝 (Khwarezm) 的阿拉烏丁·摩訶末(Muhammad II) 的統治。[42]

蒙古人在回曆621年/公元元1224年入侵,蒙古將領傑貝 (Jebe) 和蘇貝代 (Sübedei) 的軍隊徹底摧毀了庫姆,當消息來源阿塔 馬利克 朱瓦尼 (Ata-Malik Juvayni) 講起當地的徵稅時,說這座城市至少淪為廢墟了二十年 。二十年後,可能是由一些富裕居民贊助,對於該市什葉派聖人的陵墓上的重建和維修工作,這與哈馬達拉·穆斯陶菲·加茲維尼(thoseamd-Allāh Mostawfi) 等來源記載相矛盾,後者稱庫姆在整個伊兒汗國(Ilkhanid)時期為一座廢墟和人口稀少的城市。此外,伊兒汗國(Ilkhanid)的維齊爾薩姆斯·阿爾丁 朱瓦尼(Šams-al-Din Jovayni)在回曆 683年/公元1284年) 在法蒂瑪聖陵避難的事實表明,這座城市至少應該經歷了一次溫和的復甦。城牆可能已被重建,此外,已知在回曆720年/公元1301年和1365年之間建造了四個聖人的陵墓。此外,一些屬於此期間精美的瓷磚頗有名氣。我們對關於該座城市的灌溉系統一無所知,但在伊兒汗國(Ilkhanid)時期,附近修建了水壩,有當時法官的名字出現,顯示當地政府機構應該再次發揮作用。農業形勢被描述為繁盛,有各種栽培植物和良好的水供應,傳說也表明礦藏資源的利用。存在有關後蒙古時期稅收的信息,庫姆繳納了40,000第納爾(dinars),但更引人注目的是,周圍的一些農村地區支付的稅賦和庫姆相似,甚至比庫姆繳納的更多,這表明整個行政區域結構也發生了變化。[43]

在14世紀末期,這座城市被帖木兒 (Tamerlane) 掠奪,居民遭到屠殺。庫姆因其在薩非王朝 (Saffavid)期間因為它的宗教聖陵而受到特別關注並逐漸發展。到1503年,庫姆成為與什葉派伊斯蘭教有關的重要神學中心之一,並成為重要的宗教朝聖地和樞紐。[來源請求]

在阿富汗人入侵期間,這座城市再次遭受了嚴重破壞,從而造成了嚴重的經濟困難。庫姆在納迪爾沙(Nader Shah)統治期間再次因為贊迪赫(Zandieh)和卡賈里耶(Qajariyeh)兩個家族之間為了爭奪控制伊朗的權力,他們之間的衝突期間進一步讓庫姆遭受了破壞,。最終在1793年,庫姆落入了阿迦·穆罕默德汗(Agha Muhammad Khan Qajar,卡扎爾王朝第一任蘇丹)的控制之下。由於戰勝了敵人,卡扎爾王朝第二任蘇丹法特赫-阿里沙·卡扎爾(Qajar Sultan Fath Ali Shah)曾經誓言,並負責對哈茲拉特·瑪特 (Hæzræt Mæ'sume) 的陵墓和聖殿進行修復。[來源請求]

庫姆市在卡扎爾王朝時代開始了另一個繁榮時代。 1915年俄羅斯軍隊進入卡拉季(Karaj)後,由於,許多德黑蘭居民因為與庫姆鄰近的原因而移居到庫姆這座城市,甚至討論了將首都從德黑蘭轉移到庫姆的問題。但是,英國人和俄羅斯給予艾哈邁德沙·卡扎爾 (Ahmad Shah Qajar,卡扎爾王朝最後一任蘇丹) 政治壓力,挫敗了該計劃的實施。與此同時,在德黑蘭成立了一個 “國防委員會”,庫姆變成了對抗俄羅斯和英國殖民大國的政治和軍事最高指揮部。

作為宗教學習的中心,庫姆(Kom)從1820年到1920年衰落了大約一個世紀,但是當謝赫·阿卜杜勒·卡里姆·哈埃里·亞茲迪(Shaykh Abdul Karim Haeri Yazdi)接受邀請從他曾任教的蘇丹阿巴德 (Sultanabad,現稱伊朗的阿拉克,Arak, Iran) 遷居來庫姆時,這座城市又復興起來了。[44]

1964–65年,大阿亞圖拉霍梅尼 (Ayatollah Khomeini) 在從伊朗流放之前,曾帶領他的反對派從庫姆反對巴列維王朝 (Pahlavi dynasty)。 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後,霍梅尼在移居德黑蘭之前和之後都在這座城市度過了一段時間。

參考資料

  1. ^ Census of the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 1385 (2006). 伊朗. (原始内容 (Excel)存档于2011-11-11). 
  2. ^ The holy city of Qom is the pole of Shia worl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rna.ir Retrieved 10 Oct 2018
  3. ^ Qom should be the capital of Shia worl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ghigh.ir Retrieved 10 Oct 2018
  4. ^ 4.0 4.1 Christopher de Bellaigue, The Struggle for Iran,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2007, p. 24
  5. ^ When does the history of the holy shrine of Lady Ma’sumah start fro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slamquest.net Retrieved 10 Oct 2018
  6. ^ The role of Qom and Hazrat Ma'sumah's court in the appearance of Islamic republic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qna.ir Retrieved 10 Oct 2018
  7. ^ Kleiss, 1973, p. 181; idem, 1981, pp. 66–67; idem, 1985, pp. 173–79
  8. ^ Hakemi, pp. 16, 22, 26, 28, 35, 39
  9. ^ Ghirshman, 1962, pl. 52; Hakemi, pp. 13–14 and pl. 3
  10. ^ Qomi, pp. 65, 82, 84–86
  11. ^ Schippmann, pp. 416–21
  12. ^ for a summary, see Drechsler, pp. 44–46
  13. ^ Qomi, pp. 22–23, 32, 37, 61, 62, 69–71, 74, 77, 82, 90, 137–38
  14. ^ Qomi, pp. 88–89
  15. ^ Qomi, pp. 70–71; Nehāyat al-erab, p. 179; Widengren, pp. 271, 743–45
  16. ^ Ebn Aʿṯam, I, p. 201, II, pp. 31, 33, 58/59; Nehāyat al-Erab, pp. 383, 388
  17. ^ Frye, 1956, p. 320; idem, 1975, p. 11; Gyselen, pp. 28, 73–74
  18. ^ Drechsler, pp. 57–60
  19. ^ Balāḏori, pp. 312–14; Drechsler, pp. 69–74
  20. ^ Qomi, p. 38; Ṭabari, II, p. 992
  21. ^ Qomi, pp. 242–50, 258–65, 284–91; Drechsler, pp. 78–91
  22. ^ Qomi, pp. 48–49, 242, 244, 250, 253–57, 260, 262–63
  23. ^ Qomi, pp. 31, 101–02, 164, 213–14; Ebn Bābuya, II, p. 271; Modarresi Ṭabāṭabāʾi 1976, I, p. 18; Drechsler, pp. 124–31
  24. ^ Qomi, pp. 35, 102–04, 156–57, 163–64; Ṭabari, III, pp. 1092–93, 1102, 1106, 1111; Modarresi Ṭabāṭabāʾi, 1983, p. 166; Drechsler, pp. 132–39
  25. ^ Najāši, p. 12, 262; Qomi, pp. 35, 156–57, 163–64, 211–12, 215; Ṭabari, III, p. 1697; Modarresi Ṭabāṭabāʾi, 1983, p. 166; Drechsler, pp. 140–45
  26. ^ Qomi, pp. 26, 37–38; Modarresi Ṭabāṭabāʾi, 1976, II, pp. 115–16; Drechsler, pp. 146–48
  27. ^ Ṭabari, III, p. 2024, tr. XXXVII, p. 78; Qomi, pp. 35, 157–58, 163, 215; Najāši, pp. 33, 132; Ṭusi, pp. 20, 25, 247–48; Modarresi Ṭabāṭabāʾi, 1993, pp. 34–35, 37; Drechsler, pp. 148–54
  28. ^ Qomi, pp. 89–90, 104–06, 125, 128, 133–34, 156, 163–64; Ebn al-Faqih, p. 247; Drechsler, pp. 154–60
  29. ^ Qomi, pp. 17, 35–36, 149–53, 225, 229; Drechsler, pp. 160–64
  30. ^ Ṭabari, III, p. 2284, tr., XXXVIII, pp. 197–98; Drechsler, pp. 164–66
  31. ^ Qomi, pp. 99–100, 105–06, 142–44, 164–65, 217–18; Ebn al-Aṯir, VIII, pp. 102–04, 162, 196, 290, 388–89; Drechsler, pp. 166–81
  32. ^ Qomi, pp. 214, 219–220; Modarresi Ṭabāṭabāʾi, 1971, p. 117; idem, 1976, I, p. 18; Drechsler, pp. 181–91
  33. ^ Ebn Ḥawqal, p. 362; Drechsler, p. 198, n. 956
  34. ^ Qomi, pp. 18, 32, 44–46, 108, 123, 125, 128, 191–241; Ebn al-Faqih, p. 209; Ebn Ḥawqal, pp. 315, 342; Ṭusi, pp. 42, 75–76, 93; Najāši, p. 276; Biruni, p. 228; Ebn Saʿd, VII, p. 382; Samʿāni, X, p. 486; Modarresi Ṭabāṭabāʾi, 1971, pp. 121–25; 136–37; Drechsler, pp. 198–207
  35. ^ Qomi, pp. 23, 26–27, 32, 35–40, 42, 60, 167, 214, 216; Saʿidniā, pp. 151–53, 155–56, 158–59; Drechsler, pp. 194–98
  36. ^ Qomi, pp. 13, 27, 36–37, 53–56; Drechsler, pp. 192–93
  37. ^ Yaʿqubi, pp. 273–74; Qomi, pp. 40–46; 48–53, 244; Lambton, 1989, pp. 156–59; Drechsler, pp. 243–52
  38. ^ Qomi, pp. 48, 53–56, 76–77, 87–88, 107–08, 112–13, 119–22, 167, 174–76, 244, 251; Ebn Ḥawqal, p. 342; Ebn al-Faqih; pp. 50, 265; Moqaddasi, pp. 396, 470; Spuler, pp. 387–90, 392–94; 405–06, 408; Drechsler, pp. 253–58
  39. ^ Qomi, pp. 28–29, 31, 34, 38–39, 42, 56–59, 101–90, 242, 253, 262; Balāḏori, p. 314; Yaʿqubi, p. 274; Ebn al-Faqih, pp. 264–65; Modarresi Ṭabāṭabāʾi, 1983, pp. 28, 40–41; Lambton, 1969, pp. 41–45; Drechsler, pp. 258–73, 285–306
  40. ^ Ebn al-Aṯir, IX, pp. 204, 357–58, 429–30, X, pp. 289, 332–33, 551, XI, p. 237; ʿAbd-al-Jalil Qazvini, pp. 167–68; Bayhaqi, pp. 422–33; Mostawfi, pp. 833, 841; Bosworth, 1968, pp. 38, 106–110, 120, 125, 135; Drechsler, pp. 208–19
  41. ^ ʿAbd-al-Jalil Qazvini, pp. 47, 51, 163–64, 182, 191, 220–21, 229–30, 280, 430, 437, 494, 643; Abu’l-Rajāʾ Qomi, pp. 105–06, 262; Modarresi Ṭabāṭabāʾi, 1971, pp. 5, 130, 138–39, 165–67; idem, 1976, I, p. 20, II, pp. 109–10, 217–18; Drechsler, pp. 220–28
  42. ^ Ebn al-Aṯir, X, p. 118, XII, p. 317; Abu’l-Rajāʾ Qomi, p. 262; Modarresi Ṭabāṭabāʾi, 1971, pp. 132–33; Drechsler, pp. 228–31
  43. ^ Ebn al-Aṯir, XII, p. 419; Rašid al-Din Fażl-Allāh, 1957, p. 63; Jovayni, pp. 538, 542; Ḥamd-Allāh Mostawfi, 1919, pp. 67–68, 71–73; Boyle, pp. 311, 331, 337, 368–69, 496, 541; Spuler, 1955, pp. 30–31, 41, 82–83; Modarresi Ṭabāṭabāʾi, 1976, II, p. 35, 43, 67, 78; Survey of Persian Art, IV, pp. 1684–86; Drechsler, pp. 232–41, 308–12
  44. ^ Momen, Moojan, An Introduction to Shi'i Islam,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5, p. 247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