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明斯克協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10月12日 (一) 03:24 (补救2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明斯克協議》是頓巴斯戰爭爆發後,烏克蘭政府與烏克蘭東部的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兩個政權之代表,在2014年9月5日於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簽訂的停火協議。2014年中,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同意和烏克蘭東南部新俄羅斯聯邦的代表簽訂停火協議[1][2];該協議簽署後,烏克蘭政府同意給予東南部兩州的自治權,但兩州仍留在烏克蘭領土內[3]。儘管如此,東南部地區領導人仍多次表示不會放棄爭取獨立。9月16日,烏克蘭國會通過一項賦予頓巴斯地區特殊自治地位的法律[4]

協議內容

  1. 確認雙方立即停止使用武器。
  2. 確認接受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對停火的監督和核查。
  3. 開展權力的下放,包括通過一項烏克蘭法律《關於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部分地區的地方政府臨時安排》(給予東部兩州法律上的特殊自治地位)。
  4. 透過於烏克蘭和俄羅斯邊境地區建立安全區,並接受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的查核,以確保烏克蘭-俄羅斯邊界的長期監測。
  5. 立即釋放所有人質和被非法羈押的人。
  6. 建立一項法律,以禁止針對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地區發生的事件有關的人員進行起訴與懲罰。
  7. 繼續包容性的全國性對話。
  8. 採取措施以改善頓巴斯地區的人權狀況。
  9. 根據烏克蘭法律《關於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部分地區的地方政府臨時安排》,提前舉行地方選舉。
  10. 從烏克蘭領土撤離非法武裝團體、軍事裝備及戰士和僱傭兵。
  11. 對頓巴斯地區採用經濟復甦與重建計劃。
  12. 提供參與協商者的人身安全保障。[5]

协议签署方

联合国会员国 国家元首 政府首脑 签署日期 签署议会机构
签署国
 俄羅斯 俄罗斯总统 俄罗斯总理 2014年9月5日至9月16日 俄罗斯国家杜马
 烏克蘭 乌克兰总统 乌克兰总理 2014年9月5日至9月16日 乌克兰最高拉达
监督国
 德国 德国总统 德国总理 2014年9月5日至9月16日 德国联邦议会
 法國 法国总统 法国总理 2014年9月5日至9月16日 法国国民议会
 白俄羅斯 白俄罗斯总统 白俄罗斯总理 2014年9月5日至9月16日 白俄罗斯议会
非联合国会员国签署缔约方
 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 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国家元首 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总理 2014年9月5日至9月16日(非正式) 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人民议会
 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 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国家元首 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总理 2014年9月5日至9月16日(非正式) 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人民议会

參考文獻

  1. ^ 存档副本. [2014-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4). 
  2. ^ 存档副本. [2014-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08). 
  3. ^ 存档副本. [2014-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08). 
  4. ^ 存档副本. [2014-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8). 
  5. ^ 存档副本. [2014-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9).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