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瑪斯·巴克禮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5年4月26日) |
Thomas Barclay 湯瑪斯·巴克禮 | |
---|---|
出生 | 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蘇格蘭格拉斯哥 | 1849年11月21日
逝世 | 1935年10月5日 日治臺灣臺南州臺南市新樓醫院 | (85歲)
墓地 | 臺南南山公墓基督教墓地 |
国籍 | 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 |
母校 | 格拉斯哥大學 萊比錫大學 |
头衔 | M.A. |
湯瑪斯·巴克禮 | |
漢字 | 巴克禮 |
---|---|
白話字 | Pa-khek-lé |
台語羅馬字 | Pa-khik-lé |
湯瑪斯·巴克禮(英語:Thomas Barclay,白話字:Pa-khek-lé ,1849年11月21日—1935年10月5日),生於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長老教會的傳教士、語言專家。巴克禮於1875年6月5日 (26歲)抵達臺灣打狗(今高雄),主要於台南宣教,設立台南神學院,1895年起,歷經台灣日治時期。他在1935年10月5日病逝於台南,總計一生奉獻給台灣 60 年。
早年
1849年11月21日,巴克禮出生於蘇格蘭格拉斯哥,是家中五個兄弟最年幼的,還有一個妹妹。巴克禮的祖先來自法國,於1685年因為新教徒身分移民至蘇格蘭東部法夫 (香港譯: 快富,Fife) 地區,以造船業為生。一百年後,巴克禮的曾祖父 (Thomas Barclay) 才搬到西部的格拉斯哥海港,他是一名鞋匠,雖然出身卑微,卻熱愛研究神學,曾贊助設立加爾文學院 [1]。由祖父開始,巴克禮的全家即深受17世紀德國敬虔主義的薰陶,父親為布商,參加格拉斯哥聖約翰教堂,因此,巴克禮從小即在充滿基督教氣氛的家庭中長大。
1864年,巴克禮(15歲)由於聰穎好學,進入格拉斯哥(Glasgow)大學就讀。他對數理之研究頗有心得,且對於電氣知識方面的見解亦頗為豐富[2]。
1865年,在他16 歲生日之際,他寫下為上帝獻身的誓約,將自己奉獻給神、終身為上帝使用。之後,巴克禮每年生日時,都重新更正獻身誓約內容並簽名於上。大三時,巴克禮和 John Campbell Gibson 和 Dugald Mackichan 成為好友,稱為「格拉斯哥三傑」(Glasgow Three),是當時最優秀的。在 William Thomson 的允許下,巴克禮和 John Campbell Gibson 作電介體 (dielectrics)的特殊電感應容量的測量,他們的研究成果後來被列入 William Thomson 論文中,使他能踏入皇家學會,姓名被刊登在大英百科全書中。
1869年,巴克禮和Dugald Mackichan、John Campbell Gibson 進蘇格蘭自由教會神學院(Free Church College, 今於格拉斯斯哥大學內西側)。1872年,在神學院即將畢業之際,校長邀集一群學生聽當時在中國廈門擔任宣教師杜嘉德(Carstairs Douglas,1830-1877)的演說,校長是杜嘉德的哥哥,當時杜嘉德正在印製「廈英大辭典」之鉅作。巴克禮因而認識杜嘉德。
1873年,巴克禮赴德國萊比錫大學(Leipzig University)進修。當時正好是中國宣教大復興之時,而中國汕頭和福爾摩沙(台灣)尚缺人手,巴克禮認為自己的腿長,比較適合走福爾摩沙的山路。「格拉斯哥三傑」另外二人: Dugald Mackichan 去印度孟買 Wilson College 當校長;John Campbell Gibson(汲約翰)到中國汕頭宣教,而巴克禮的妹妹後來嫁給他。
在台灣宣教
清治時期在高雄(1875年6月5日-1876年底)
巴克禮於1874 年9月19日,由英國的利物浦(Liverpool)出發,歷時三個月,1874年12月18日抵達廈門,開始學習廈門話。當時台灣人口250萬以上,百分之九十是十七世紀自中國福建移民來的後裔,一小部分是廣東北部的客家人,因此福爾摩沙的語言是與廈門和福建人所講的一致。而英國長老教會差派到台灣的宣教士已經有: 馬雅各(1865)、李庥(1867)、甘為霖(1871)、德馬太(1871)。
1875年6月5日,在打狗登陸,暫居旗後,向打狗(今高雄)的李庥(Hugh Ritchie)學習傳教,成為英國長老教會第5位赴台的宣教師(第3位牧師)。巴克禮以非常貧乏的語言能力肩挑了教區內12間教會之重任。那個時候,英國長老教會在台灣的宣教事工已經進行十年之久,而馬雅各醫生在台南受迫害的情形已成為歷史,宣教工作已經傳入講台灣話的山腳下平埔族區域了,有些整個村落全部村民集體信教。同年12月21日,台灣北部傳道人在台南府城開會,巴克禮受邀以台灣話講道。
巴克禮牧師初到台灣即受到瘧疾的侵襲,幸好得到旗後醫館的萬醫生醫治得以痊癒。(李庥牧師也是感染瘧疾而病死台灣)
為了使教會往下紮根並建全發展,因此迫切需要培育本地籍的傳教人才。馬雅各醫生於1869年7月在二老口(今衛明街)醫館創設「信徒造就班」,得吳桑江協助,提升為「傳道者速成班」(Communicants' Class)。1875年,新樓建成後甘牧師將它接過來,改為「傳教師養成班」(Students' Class),由廈門美國歸正教會盧良教師指導,有7名學生在甘牧師館樓下上課。
清治時期在台南(1876年底-1895年10月20日)
1876年,巴克禮從打狗至台南,一年後(1877年),巴克禮才正式將這兩地的「傳教師養成班」合併,命名為「大學」(Toa-oh)“Capital College”, 巴克禮擔任校長,教師有李庥(Hugh Ritchie, 1840-1879)、施大闢(David Smith)及甘為霖3人,教室1間(二老口舊樓禮拜堂的正廳授課),宿舍1棟,學生13人(旗後的6名學生遷過來,甘牧師館樓下的7名),這就是台南神學院創設的由來。
當時「大學」治學的情況,是由宣教師每週固定教課。有兩位來自廈門的教師教漢文: 貢生王世傑教漢文課,盧良(字英康,廈門鼓浪嶼人,1852年於廈門美國歸正教會領洗)教漢文也是舍監,他同時負起輔導管理神學生之重責[3]。課程設計包含基礎教育及屬靈課程,教材部分從中國購買,部分自英國寄來。李庥講授舊約及地理天文,他甚至用大望遠鏡讓學生窺看土星、木星、月球旋轉形狀;甘為霖分解新約每本的內容及耶穌事蹟權能比譬內裡;施大闢說明創世記12根源、相對反、地質學、物理;巴克禮講授出埃及記、羅馬書、保羅傳、算術、史記、寫真,各行星軌道的運行狀況,且有雜錄、論文…[4]。學生主要來自鄉下貧窮農家子弟,因此,學校發給每人每月生活費3元[5],而當時傳道師每月僅6元薪水。每週學生組隊露天佈道,例如: 1887年春天府城科舉考試,學生們到考場附近發福音單張、基督教書籍、露天佈道。
1877年1月10日,首屆英國長老教會的「台南教士會」(Tainan Mission Council)在府城舉行,甘為霖為召集人,巴克禮擔任書記。同年4月,巴克禮受派前往上海,參加5月在該地舉行的首屆宣教師會議。
在19 世紀中葉,當時台灣社會遍佈文盲,能懂漢文的實在太少。巴克禮期待全台灣的人都能夠信仰上帝,為了能使福音生根於台灣,他積極推動白話字運動(亦即羅馬字拼音)。為配合白話字運動的推行,巴克禮特別構思籌劃設立專門印製白話字的出版部門,以方便印行白話字的教學教材。
1880年,馬雅各宣教師由英國捐回台灣第一部羅馬字印刷機。1881年9月2日,巴克禮第一次休假回英國,10月17日從淡水乘船離台,11月30日抵達倫敦,在故鄉學習印刷技術。1884年1月6日,他假期屆滿返台。
1884年5月24日,借用新樓醫院東北角的一間房子做為機房,開始印刷的工作,此為台灣教會公報社之創立。巴克禮名其書房為「聚珍堂」,俗稱「新樓書房」。這是台灣最早印刷術之開始。
1884年7月,巴克禮往山地教會巡視,罹患瘧疾,為了療養身體,乘船到汕頭。同年清法戰爭,法軍艦攻擊台灣,住在台灣的宣教師避難到廈門。1885年1月,巴克禮乘帆船回台灣。
1885年7月(光緒11年6月),巴克禮主持台灣府城教會報(Taiwanfoo Church News)第一號(今日之台灣教會公報創刊號)在台南聚珍堂(新樓)出刊。創刊號只有 4 頁,第三號起增為 8 頁。
1885年7月19日,發生「二崙事件」。由於二崙(今屏東縣內)當地村民對客家信徒說蓋教會的地點是龍的頸,在那裡蓋房子會毀村子,巴克禮受派赴二崙解決。7月19日禮拜日早上,聚會時數十名青年包圍教堂侮辱信徒,並以糞便潑得巴克禮全身,他卻溫和的對暴徒說:「朋友,你們這樣做太可惜,把它用在田裡稻子會長得更好。」[6]
1885年9月21日,長榮中學創立,招收 10 個學生,遷移到新樓的新校舍。
結婚
1891年4月,巴克禮第二次返國述職。並於隔年11月18日與蘇格蘭護士伊莉莎白(Elisabeth A. Turner, 1858/6/23 - 1909/7/11)結婚。
1893年2月15日,巴克禮偕夫人返台。巴克禮夫人以自身的醫療專業背景,將醫療與宣教結合,來服務早期的台灣百姓。
日治時期在臺南
外部圖片链接 | |
---|---|
1895年乃木希典與臺南市民代表,出自《臺灣歷史畫帖》 |
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簽定,清國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唐景崧與劉永福等人建立台灣民主國,聯絡台灣士紳,希望抵抗日本統治,爆發乙未戰爭。6月4日傍晚,台灣民主國總統唐景崧化妝成老婦逃出臺北,劉永福繼任台灣民主國總統。日軍挾現代化武器,擊敗各地反抗軍南下。乙未戰爭末期,日軍的主力部隊近衛師團由台北南下,而增援的部隊,分從嘉義布袋、屏東(舊稱阿猴)枋寮登陸,攻向當時台灣民主國的最後的大本營台南。
1895年7月下旬,巴克禮並由夫人陪同,前往廈門。8月4日,去日本休養。10月12日,巴克禮由廈門回到台南府,那時台南城尚稱平靜,由黑旗軍首領劉永福控制。此時民眾獲悉基督徒中有日本人潛伏,引發眾怒,多處有搜捕基督徒的情形,10月14日夜間,發生台灣教會史上著名的「麻豆事件」,信眾中被殺害有15人、受累者4人,計19人[7],最為慘烈。
當日軍「南進軍司令部」準備以兩師團之兵力圍攻台南城之際,劉永福棄守台南城內渡清國廈門,台南士紳懇請巴克禮牧師及宋忠堅牧師(Duncan Ferguson,1860 - 1923)向乃木希典將軍求和。
兩位牧師於10月20日在19名護衛的陪同下,攜帶上百位仕紳具名簽署的委託書前往交涉。巴克禮一行人沒有轎夫敢前往日軍軍營的狀況下,只能帶著請願書,徒步出發。為了避免遭誤擊,他與同行者在黑暗提燈前行,並手執英國國旗、唱著詩歌,持續走了幾英里,直到舉槍的日軍喝令他們停止、帶回盤查。10月21日清晨,巴克禮一行人抵達日軍駐紮的二層行溪畔(今嘉南藥理大學對面二行社區一帶),會見領軍的日本將領乃木希典。乃木得知眾人來意後,承諾日軍將不流血和平進城。於是巴克禮與隨行的臺灣人做為前導,帶領1000名騎兵和步兵排列成縱隊入城,臺南市民無一人受害。
巴克禮牧師引導日軍由臺灣府城小南門(別稱「鎮南門」,建於1725年,定型於1776年,是通往鳳山及高雄的要道,於1917年被拆除,所在地相當於今臺南大學附小,開山路與樹林街二段交會處附近)入城,使得日軍不流血和平入城,此舉保全了五萬台南府城人免受日軍屠戮。1897年,巴克禮和宋忠堅因引日軍入城有功,獲日本明治天皇授予五等旭日勳章,台南市民亦頒贈一件捲軸給他,以表達感謝之意。[8][9][10]
1898年,巴克禮夫婦返回英國休假,演講台灣情況,籌募台南神學院建校基金一千英鎊。
1901年1月12日,巴克禮假期屆滿返台。5月15日,台南教士會以700元在新樓宣教師館對面購買新地,作為神學校新舍用地。1902年4月9日,台南神學院開始新校舍建築工事。1903年2月17日,台南神學院建成。
1907年7月17日,巴克禮夫婦前往汕頭休養。1908年2月1日,巴克禮夫婦休假離開台南,7日自基隆起程回英國。
1909年7月11日,巴克禮夫人病逝於上海,得年51歲,葬於上海外國人公墓內。
1913年4月11日,巴克禮前往廈門翻譯新約聖經,神學院分別由廉德烈牧師 (A.B. Nielson)、宋忠堅牧師、梅甘霧牧師 (C.N.Moody)、劉忠堅牧師 (Duncan MacLeod)繼任校長之職。
1919年6月,巴克禮因翻譯白話字新約聖經,而榮獲母校格拉斯哥大學頒發榮譽神學博士學位。1918年被英國聖經公會任命為榮譽終身總裁,1921年膺選就任英國長老會首屆總會議長職位。1923年,巴克禮完成杜嘉德所著《廈門音英漢大辭典》的增補工作,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
巴克禮在台灣傳教一甲子,除了積極推動白話字教育外,最大的成就是建立台南神院。他擔任台南神院第一任校長,不但使神學校的規模擴大,同時引進現代化的制度。值得一提的是,巴克禮不僅教導學生宗教、信仰方面的知識,他也灌輸學生科學方面的知識,如陽曆與農曆的差別、觀察天文、做科學實驗等。其可說是兼俱「宗教家」與「科學家」的精神。他也曾短暫擔任長老教會中學(今長榮高級中學)的校長。
1934年,以86歲高齡,擔任長老會台南中會太平境教會小會議長職。直至1935年10月5日,因腦溢血病逝新樓醫院,享壽85歲。
興辦教育
台南神學院
長榮中學
創設《台灣府城教會報》
巴克禮創立了台南聚珍堂(台灣第一家新式印刷機構,俗稱新樓書坊,同時也是教會公報社),馬雅各從英國募得台灣第1台新式活版印刷機,由巴克禮回國學習操作和組裝印刷機,再將印刷機運到台灣(約1881年前後運抵台灣)。巴克禮策劃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機關刊物《台灣府城教會報》,於1885年7月12日創刊,印出遠東地區第一份教會報紙《台灣府城教會報》,也就是今日《台灣教會公報》的前身,這是台灣民間最早的報紙(另一份雜誌是官府辦的官方公報,類似邸報)[11]。由於信徒們喜歡傳閱,發行量直線增加至二千份,長老教會透過印刷教會刊物,保存了許多珍貴的史料,對歷史的傳承深具意義。
目前,印刷機存放於台南長榮中學的校史館暨教會史料館,台南新樓書坊中展示一台複製品[11]。
翻譯白話聖經
八十歲時翻譯舊約聖經/巴克禮博士談
無論東洋或西洋,獨自一人完成翻譯新舊約聖經的困難事業的實例,並不多見。像他這樣的高齡,除他以外絕無第二人。並且巴博士的翻譯是始終一貫忠實於原文。
據說,巴博士自開始翻譯舊約聖經以來,每天不間斷地祈禱:「請准許我活在世上,直到翻譯聖經的事業全部完成」。這是一則軼事。巴博士所改譯的羅馬字聖經,改善台灣話的語法。
我(指巴克禮博士,以下同)在一八七三年(明治六年)由英國來到廈門,翌年(一八七四年)航行到達台灣。當時在台灣已經使用羅馬字聖經,那是大約一百年前翻譯的漢文聖經,再轉譯為台灣話的聖經。但是從原文翻譯聖經時,已經有不少的誤譯;再加上從漢文轉譯為羅馬字時又增加不少錯誤,所以這本當時在臺灣採用的羅馬字聖經,是與原文聖經的意義相差很遠。如果引用當時使用的羅馬字聖經的錯誤為例,從漢文聖經轉譯為羅馬字聖經時,所發生的主要錯誤是因為漢字的字義的複雜。例如:「命」字,至少有「生命」的意義與「命令」的意義兩種,在希伯來書中,把「生命」的意義的「命」字,誤譯為「命令」的意思。又羅馬書中的「足」字,原來是「足夠」的意思,誤譯為人的「腳」,這是比較顯著的例子。並且這本作為羅馬字聖經的「底本」的漢文聖經,是一本很受批評的譯本。原來這本漢文聖經(不是現行的中文聖經)是一百五十年前,受派來東洋的英美宣教師,傭聘數名的漢學教師共同翻譯的產品。很遺憾地,這些擔任漢譯聖經的記述的漢學教師,把重點放在文法與語法,結果是遠離聖經原文的意義。所以這本翻譯完成的漢文聖經,文章是很美,絕不輸給四書五經,對於念慣漢文的讀者是沒有難讀之處;可是卻對原文不忠實。假使一個有翻譯經驗的人,他會知道,如果要忠實於文章就與原文遠離,如果要忠實於原文便使文章拙劣。要使兩者都能完備是相當困難的。尤其是要翻譯一本像聖經這樣萬人必讀的書,更加上一層的大困難,我是這樣想的。 一八八四年(明治十七年)法國軍艦進攻台灣,駐在台灣的宣教師都順從領事的忠告,暫時往廈門避難。如此駐在台灣的宣教師,能夠一起聚集;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就舉行宣教師會議,決定改譯聖經。即使滿場一致贊成改譯聖經,但是沒有一個人志願擔當翻譯的責任。所以那次會議決定把翻譯的責任分配給許多宣教師分擔,並指定各人應該翻譯那一部份聖經。恰巧,翌年(一八八五年)在台南的新樓,成立一家專門印刷教會刊物的印刷所;由台灣各地送到的翻譯原稿即刻在此處印刷,印好的譯文再分配給台灣各地的牧師,得到各種批評意見;以此作為參考隨時改訂,以期得到完備的譯本。我今天還保存當時印刷的美國宣教師傑普先生的腓立比書譯本。其目的是要展示當時翻譯的羅馬字台灣話譯本的體裁。駐在台灣各地的多數教師,各人分配一部份的聖經,各人翻譯分擔的部份,這種翻譯的計劃根本就有缺點。第一,文章缺乏統一性,讀者閱讀很困難。其他還有種種缺點,所以不出幾年,這種翻譯就告中斷。然而希望一本接近原文的羅馬字聖經能夠出版問世,這種渴望與熱心在臺灣各地正在醞釀著。於是在一九一三年(大正二年),在廈門再發起改譯聖經的會議,以前一次翻譯失敗作為鑑戒,這次決定要敦聘專任者。而且將其大任委託我。 我得到多方面的援助,(當時八十六歲)立刻赴廈門,聘請三個漢學的教師,共同著手翻譯工作。兩年後翻譯完畢,立刻送到日本橫濱的福音印刷所印製。當時因為聽說,該印刷對於基督教書籍的出版甚表支持;當然,我也赴橫濱。很幸運的,印刷工作很順利地進行,翌年(一九一六年,大正五年)的五月,改譯的羅馬字台灣話新約聖經出版;在台灣,廈門以及南洋等地出售。 以往的羅馬字聖經,是舊約方面比新約錯誤多,在教會內主要是使用新約較多,所以我就計劃先改譯新約聖經。很榮幸的,這一本羅馬字台灣話的改譯新約聖經在各地獲得好評,並普遍地使用。這本新約經是從希臘文的原文直譯,來代替以前從漢文轉譯的。也許它的文章與文法難免有拙劣的地方,但是這本書是盡我力量翻譯與原文一致的;所以當我念這本台灣話聖經時是與念希臘文的聖經時完全一樣的心情;因此,這本台灣話聖經是很接近原文聖經。我曾經在台灣神學院講解羅馬書,那時因為採用改譯以前的羅馬字聖經,有幾次在解釋聖經之前,需要預先訂正羅馬字聖經的誤譯,有這種麻煩發生,但是自從這本改譯的聖經完成後,上述的麻煩自然消除。 此後,再經過十年,到一九二五年(大正十四年)在廈門開會決定要改譯舊約聖經。而且我又再度受委託從事翻譯的工作。我已經到了老年(當時八十歲)的緣故,對於自己的能力沒有十分的確信,起初想辭退;但是有駐在台灣的宣教師們的熱心鼓勵,並受到英國母會的贊成與激勵,終於答應擔當此責任。
我們作宣教師的有一個規定,就是服務六年可以回國休假一年,正當我答應翻譯舊約聖經時,我已經服務四年,再過兩年就可以回國休假。然而翻譯的工作至少需四、五年的長時間,如果開始翻譯就要在中途回國休假,那麼翻譯的工作就必須中斷;假使取銷休假,就需繼續逗留八、九年不能回國;因此我就事先得到英國宣道會的許可,在著手翻譯之前,就是在台灣只服務四年即回國休假。於是在一九二七年(昭和二年)春天,從英返回台灣任地的途中,直接到達廈門,著手聖經的翻譯。很幸運的,數年前改譯新約聖經時,曾經協助過的漢字教師二人仍住在廈門,就再敦聘他們二人來協助翻譯。翻譯舊約聖經時,我採用希伯來語與英語改譯聖經;漢學的教師們是很少使用漢譯聖經。然後那時使用的漢譯聖經,不是往年的譯本,而是很接近原文意義的另外一本譯本。此後四年之間,我的健康得以保持,工作順利進行,按照預定的進度於一九三一年(昭和六年)終於完成舊約聖經的翻譯。
為了出版已經翻譯完成的羅馬字台灣話的舊約聖經,我航行到上海,直接到上海的商務印書館接洽。而且在一九三二年(昭和七年)的一月,已經校正到第一○四七頁,就是到達耶利米書,料想不到卻在中日之間發生上海事變,連商務印書館也遭受兵火的災難,我的羅馬字聖經的原稿與活字都損失。我一年間的辛勞全部化為烏有。那時我的年齡已經是八十四歲,所以我感覺非常悲痛。雖然如此,但是還有一份原稿保存在我的手中,所以過去四年間的勞苦沒有白費。我認為萬事皆休,於是暫時回到台灣,為了計劃重新印刷,不斷利用書信探詢上海的狀況,渴望平靜的時期能早一天來臨。還好,上海事變不久便平靜,一九三二年(昭和七年)十月,我再度赴上海,從事印刷事宜。工作很順利地進行,一九三三年(昭和八年)八月四日,終於把舊約聖經的最後一頁校正完畢,我懷著滿腔的喜悅向上帝感謝而回到台灣。 此後版本全部完成,新裝訂的羅馬字台灣話聖經二十部利用包裹寄達台灣,那是一九三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正是聖誕節。如此,我自舊約聖經的創世紀至新約聖經的啟示錄為止,已經全部譯作羅馬字的台灣話。為了這很榮幸的事,我常感謝上帝。但願這本改譯的新舊約聖經,能給許多人閱讀,賜許多利益給眾人,因此多蒙福,這是我迫切的禱告。
家庭
1892年11月18日,巴克禮在第二次回國時,在格拉斯哥與蘇格蘭護士伊莉莎白(Elisabeth A. Turner)結婚,由 George H. Knight 牧師主持。巴克禮夫人於1858年6月23日出生於蘇格蘭,家中有2個兄弟及4個姊妹,她曾在蘇格蘭接受護理訓練,成為一名合格護士,婚前熱心教會服事和主日學事工。
1893年2月15日,巴克禮偕夫人返台宣教。巴克禮夫人以自身的醫療專業背景,將醫療與宣教結合,來服務早期的台灣百姓,她無論走到哪裡,總是帶著全套的醫療及護理工具,經常把一些需要照顧的病人帶回自己的家照顧。巴克禮夫人習慣將宣教趣聞以書信方式寫給家鄉朋友,主要對象是年輕人,有些文稿印在「從遙遠的福爾摩沙寄信給青少年朋友」 (Letters from Far Formosa to Boys and Girls) 一書中。巴克禮夫人常為頭痛之疾所苦,加上常常遠征路程顛簸的台灣東部,長期下來體力耗損極大。
1908年,巴克禮夫婦回國休假,巴克禮夫人體檢之後,進行一次手術,隔年二月再接受一次手術之後,醫生宣布她的生命剩下個月或幾年的光陰,巴克禮夫人知道之後,就立刻決定回台灣,把剩餘的時間用來幫助巴克禮在台灣的宣教工作。他們回程改走陸路,經由西伯利亞到達東北。到達瀋陽市時,巴克禮夫人突然癱瘓不良於行,前往上海就醫,醫生從她腦部取出腫瘤,但她仍於一星期之後1909年7月11日離世,得年51歲,葬於上海外國人公墓內。之後,巴克禮獨自返回台南。
紀念
- 台南神學院巴克禮禮拜堂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南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巴克禮紀念公園
- 台南市東區巴克禮路[12]
延伸閱讀
- 黃招榮,《巴克禮在台灣的傳教研究》,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2003年
- 〈巴克禮牧師 阻止日軍血洗台南〉,《福爾摩沙事件簿》,三立,2009年1月3日
参考资料
- ^ 潘稀祺: 為愛航向福爾摩沙-巴克禮博士傳, P13 (人光出版社)
- ^ 井川直衞, 武田公平. バアクレイ博士の面影. 1936.
- ^ 賴永祥: 教會史話381 - 廈門來兩位漢文仙
- ^ 賴永祥: 教會史話380 - 卓道生述大學之始
- ^ 賴永祥: 教會史話382 - 盧良負責管神學生
- ^ 巴克禮(Barclay, Thomas)函 1885年7月27日 寫的 《台灣教會公報》 3118期 2011年11 月28-12月4 日 p. 22-23
- ^ 潘稀祺: 為愛航向福爾摩沙-巴克禮博士傳, P.243 (人光出版社)
- ^ 巴克禮記〈乃木軍の台南入城〉. [2020-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8) (中文(臺灣)).
- ^ 自由時報. 日軍和平進城120年 台灣教會公報社找尋巴克禮足跡. 自由時報. 2015年10月17日 [2020年8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12月5日).
- ^ 【臺灣史上最大戰爭】達飛聲與巴克禮 ── 為臺灣推開時代交接大門的兩位外國人 | 故事 StoryStudio. 2020-01-07 [2020-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4) (中文(臺灣)).
- ^ 11.0 11.1 辛廣偉. 台灣出版史.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年. ISBN 7543439964.
- ^ 東區「臺南市南台南站副都心區段徵收工程」等24條新闢道路命名為「巴克禮路」、「崇聖路一、二段」及「崇慶街一、二段」、「崇賢一、二、三、五、六、七路」、「崇興路」、「崇正路」、「崇元一、二街」、「崇吉一、二、三、五、六街」及沿用「生產路」,臺南市民政局. [2019-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