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麥理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12月3日 (四) 11:54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麥理覺爵士
Sir James David McGregor
香港非官守行政局議員
任期
1995年10月—1997年6月30日
指定彭定康爵士
香港立法局議員
任期
1974年4月10日-1974年6月19日
1975年6月4日-1975年8月13日
选区官守(署理工商業管理處處長)
任期
1988年10月12日—1995年7月31日
前任格士德
继任鄭明訓
选区商界(第一)
个人资料
出生(1924-01-30)1924年1月30日
 英国蘇格蘭愛丁堡
逝世2014年7月14日(2014歲—07—14)(90歲)
 加拿大溫哥華
政党香港民主促進會
学历

麥理覺爵士OBEISOJP(英語:Sir James David McGregor,1924年1月30日—2014年7月14日),前香港政府官員,曾任行政、立法兩局議員。

簡歷

早期公務及商務經歷

麥理覺在1924年1月30日於愛丁堡出生,其後在Dux Boy Aberhill H.G. School就讀。1951年,他隨皇家空軍來到香港,及後加入香港政府,擔任行政主任,其後被升至政務主任職級。

六七暴動時,麥理覺正任工商署助理署長,同時秘密在心戰室工作打擊中共宣傳。[1]由於他在這次暴動中表現出色,因而在1971年獲頒帝國服務勳章[2]他在工商科服務22年後,於1973年退出香港政府公務。退出公務後,英國政府於1976年向他頒授大英帝國官佐勳章,表揚他的成就。[3]

其後,他在1975年至1988年間擔任香港總商會總裁。總商會在他的領導下開始有華人出任主席一職。他判斷準確,現時總商會位於金鐘統一中心的會址是麥理覺在任期間購入。[1]他亦曾是香港華人銀行的副主席。[4]

政治生涯

1988年立法局選舉,他在總商會所擁有的商界(第一)功能界別中參選。與保守派的候選人伍小貞相反,他是這個界別的民主派候選人,他要求加快香港的民主進程。最後,麥理覺獲478票勝出,比伍小貞的236票多近兩倍。他在選舉後道「這是更進一步民主的勝利」。[5]

1989年5月,他與醫學界的立法局議員梁智鴻合組香港民主促進會。他在1991年立法局選舉再度勝出,對手同為保守派的鄭明訓,他共獲得487票,而鄭則獲得416票。在1994年選舉制度改革投票中,他支持彭定康所提出的新九組方案。1995年,他更支持劉慧卿所提出的全面直選所有議席方案。[4]

在中英關係因彭定康的政改方案變得緊張時,在1994年的總商會總務委員會選舉中,他獲得一個羞辱性的結果。他在選舉中只獲543票支持(總票數:2000票),他亦因此而被剔出自1989年來加入的委員會。他認為他的落敗是因為總商會正邁向一個更親共的立場。[6]他亦被逼辭去香港華人銀行副主席的職位,原因是他的民主化立場。[7]其後,他不再參與立法局的選舉。

1995年10月,麥理覺被委任為行政局議員,接替退休的鄧蓮如女男爵。雖然如此,他留任香港民主促進會會員及顧問職位,直至1997年他離開香港為止。

英屬香港時期結束前夕,他與曾蔭權一同被封為爵士。[8]在此之後,他離開香港,前往加拿大度過退休生活。

退休生活及辭世

麥理覺在加拿大生活時,對於園藝及打高爾夫球很有興趣。他亦非常留意香港所發生的時事。他在晚年時,雙腿的衰退已令他難以走路。最後,他在2014年7月14日病逝,享年90歲,去世時家人陪伴在側。[1]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前行政局議員麥理覺逝世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蘋果日報,2014-07-28
  2. ^ The London Gazette,英國政府出版,1971-12-31
  3. ^ The London Gazette,英國政府出版,1976-06-04
  4. ^ 4.0 4.1 《Read Their Lips (I): A Dossier of political leaders in Hong Kong》,Pace Publishing Ltd. 1993,P.250
  5. ^ 《Defeat for liberals in Legco poll》,南華早報,1988年9月23日
  6. ^ 《Chamber spurns McGregor in poll for committee》,南華早報,1994年4月27日
  7. ^ 《McGregor quits bank post》,南華早報,1993年7月25日
  8. ^ 《Sir Donald Tsang tops honours》,南華早報,1997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