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題 (中國)
外观
探題,原是一種佛教徒對教義的辯論,類似於藏密的辯經,後演變為佛教的僧職,與日本幕府時代的官職名(日语:たんだい)。古時把基督宗教的教義問答或者教義問答的講師,譯為探題[1]。
名稱由來
原指詩人集會,抽籤分題賦詩。[2][3]如唐代王建《送韋處士老舅詩》:「賦字詠新泉,探題得幽石。」盧綸 《送渾煉歸覲卻赴闕庭》:「探題多決勝,饌玉每分餘。」科舉時作弊,先探知考題,亦稱探題。
後被漢傳佛教中人借詞代指探究考題,是一種佛教徒對教義的辯論,類似於藏密的辯經,後再變成日本佛教中的一種僧職,由修道有成者,擔任僧侶辯論(或口頭考試)時的裁判,又作「題者」、「探題博士」,始設於康保五年(968)延曆寺「六月會」之中。此詞非佛教梵文或譯文。
基督宗教
教义问答(英語:Catechism,源自古希臘語:κατηχέω),是教义(Doctrine)的概要与阐释,又譯為教理問答,清代譯為探題。如索西尼的《拉可溫探題》;加爾文宗的《海德堡探題》。
日本官職名
日本的鎌倉幕府及室町幕府借用此詞為官職名,位高權重,負責監察政治與地方執政,類似於中國的刺史甚至節度使、巡撫、總督等。探題一職有軍政大權,轄區亦廣,可謂封疆大吏。
以下列出鎌倉幕府及室町幕府中稱為探題的官職。
鎌倉幕府
室町幕府
参考文献
这是一篇與日本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