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王肯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陳寅恪留言 | 贡献2020年12月12日 (六) 16:04 →‎生平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王肯堂(?—1638年),宇泰,一字損仲損庵,自號念西居士金壇(今屬江蘇)人。 明朝官員,醫學家

生平

王肯堂出身官宦之家,父王樵進士出身,官至刑部侍郎。王肯堂博覽群書,因母病習醫。萬曆十七年(1589年)中進士,选为翰林院检讨,官至福建參政。與傳教士利瑪竇有往來。萬曆二十年(1592年)因上書直言抗,被诬以“浮躁”降职,遂称病辞歸。

醫學

王肯堂精研醫理,能做眼窩邊腫瘤切除手術,又能治癒瘋疾。歷11年編成《證治準繩》44卷,凡220萬字。另著有《醫鏡》4卷、《新鐫醫論》3卷、《鬱岡齋筆塵》等,辑有《古代医统正脉全书》。今人輯有《王肯堂醫學全書》。

佛學

王肯堂是明末高僧紫柏真可的弟子,專攻唯識而不涉餘宗,以唯識的立場,採用唯識系的經論,作為注釋的依據。王肯堂著有《成唯識論証義》,在明末諸家的唯識著述中最為傑出。[1]:195、188 

注釋

  1. ^ 聖嚴. 《明末佛教研究》. 北京: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6. ISBN 780123815X (中文(简体)).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