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德道

坐标22°16′53.112″N 114°9′18.378″E / 22.28142000°N 114.15510500°E / 22.28142000; 114.15510500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Owennson留言 | 贡献2020年12月13日 (日) 03:26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Conduit Road
干德道
干德道1號,遮打堂的路口
原名出雲通、干讀道
道路長度1.5公里(0.93英里)
车速限制50公里每小時
车道数2
地點香港中西區
起點半山區己連拿利香雪道交界
終點半山區旭龢道
建造
興建計劃19世紀末
干德道近20號的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系統的出入口

干德道(英語:Conduit Road),舊稱干讀道,是香港半山區的一條主要道路,東端連接香雪道己連拿利交界,西端連接旭龢道克頓道交界。干德道20號是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系統的最南端半山區出口。主要是大單位、高尚住宅區。

歷史

干德道的建設源於1864年薄扶林水塘發展儲水計劃。在港島半山區西南邊斜坡,鋪設一條主輸水管,在世紀末,建成一條馬路,名為 Conduit Road,當中的 Conduit 即是輸水管之意,中文則音譯為干讀道(後改譯作干德道)。當時的富有人家在這區築建豪宅家園。在1911年,太古洋行買辦莫幹生在干德道41號(現址為聯邦花園)興建一座宮殿式豪宅。莫幹生育有2子莫慶堯莫慶榮

香港日佔時期,干德道曾經被更改名稱為出雲通[1]

1950年代期間,仿宮殿豪宅屹立於此,更設有網球場等。其中一幢豪宅由吉席·保羅·遮打爵士發展,名為雲石堂(Marble Hall),以華麗堂皇聞名,位於干德道1號,1946年毀於大火,1953年拆卸重建,現時名為遮打大廈,又名遮打堂(Chater Hall),現為香港政府高級公務員宿舍。[2][3][4][5] 僅存的雲石堂守衛室,於2010年11月10日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6][7]

1976年9月26日,港府於憲報宣佈干讀道改名為干德道[8]

宋子良曾居於香港干德道11號2A寓所,宋慶齡亦曾於1937年12月至1941年12月期間暫居於此;1938年6月14日,保卫中国同盟(China Defense League)在此處客廳成立。[9][10][11]

沿途建築

交匯道路

公共運輸

接駁交通列表

參考資料

  1. ^ 允平. 香港「三年零八個月」歲月 (PDF). 2009年11月.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年8月). 
  2. ^ 壹街故事:干德道一號. 立場新聞. 2017年11月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8月23日). 
  3. ^ 干德道大富人家之選. 東方日報. 2011年6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6月23日). 
  4. ^ 政府宿舍遮打堂 每呎27元招租. 經濟日報. 2017年3月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8月12日). 
  5. ^ 待租政府物業 — 遮打堂. 香港政府產業署. [2020年8月1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7月6日). 
  6. ^ 書若蜉蝣:漫談本港古老大宅. 文匯報. 2019年1月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8月12日). 
  7. ^ 【香港昔日】香港古堡遊. 2016年7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8月12日). 
  8. ^ 工商晚報, 1976-09-26 第6頁
  9. ^ 戲曲視窗:宋慶齡與梅蘭芳. 文匯報. 2019年9月2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8月12日). 
  10. ^ 「歷史名人在香港」系列 斯諾夫婦與香港 (PDF). 《明報月刊》2017年1月. 2016年12月20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年8月12日). 
  11. ^ 中国福利会誌 — 总述. 上海市地方誌办公室. 2004年1月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8月).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