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节度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GZWDer留言 | 贡献2021年1月17日 (日) 19:16 (Disambiguating links to 郑光 (link changed to 郑光 (唐朝)) using DisamAssist.)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河中节度使至德二载(757年)设立,唐朝在今山西省西南部的节度使

河中节度使治所在蒲州(今山西省永济蒲州镇),757年,管辖蒲州、晋州绛州慈州隰州同州虢州,次年设蒲同虢节度使。759年升蒲州为河中府,节度使兼任河中府尹,耀德军使。761年,改驻绛州,沁州归属泽潞节度使,同州归属泽潞节度使。764年,废节度使为观察使,驻河中府,管辖河中府晋州绛州、慈州、隰州,784年,改为节度使,管辖河中府、同州绛州陕州虢州,785年,陕州、虢州设陕虢防御使。799年,改为防御观察使,800年,改为节度使。808年,增加晋州、慈州、隰州。819年,改为防御观察使,820年,改为节度使。

长期管辖河中府、晋州绛州、慈州、隰州,相当于今天山西省石楼汾西霍州以南和安泽垣曲以西。822年,晋州、慈州另设观察使,827年,晋州、慈州归河中节度使。885年建号护国军节度使宋朝初年废除。

历代節度使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