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聯邦國防軍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Emojiwiki留言 | 贡献2021年1月20日 (三) 03:58 (回退大維基帝國討論)做出的1次編輯:用“只”比較好)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联邦国防军
Bundeswehr
德国联邦国防军的军徽
建立1955年11月12日
当前组编1990年10月3日
軍事部門各軍種
  Emblem of German Ground Forces 陆军
Heer
  Emblem of German Navy 海军
Marine
  Emblem of German Air Force 空军
Luftwaffe
跨軍種單位
  Emblem of Streitkräftebasis 基础军
Streitkräftebasis
  Emblem of Bundeswehr Joint Medical Service 中央醫療軍
Zentraler Sanitätsdienst
總司令部柏林波恩波茨坦
領導
最高統帥国防部长安妮格雷特·克蘭普-卡倫鮑爾[1]
即宣佈進入国防状态英语State of Defence (Germany)后:联邦总理安格拉·默克尔[2]
聯邦國防軍總監德语Generalinspekteur der Bundeswehr福尔克·维克尔英语Volker Wieker陆军上将
军力
服役年齡18岁
徵兵役期(2011年7月1日暂停)
現役人數180,218(2014年12月)[3]
備役人數144,000(2010年)[4]
軍費
預算€332.6亿[5] (FY13)
佔GDP百分比2% (2016)
工業
本國供應商欧洲航空防务与太空公司
黑克勒&科赫
莱茵金属
克劳斯-玛菲·魏格曼
霍瓦尔特-德意志造船集团英语Howaldtswerke-Deutsche Werft
卡尔·瓦尔特运动枪有限公司
蒂森克虏伯
外國供應商 欧洲联盟
 美国
 日本
 瑞典
 英国
 法國
 俄羅斯
 以色列
 烏克蘭
年進口总值近$10亿(2009年估计)
年出口总值近$90亿(2009年估计)

聯邦國防軍(德語:Bundeswehr)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武装部隊,由陸軍海軍空軍三大軍種以及基础军後勤防諜憲兵等支援部隊)、中央醫療軍軍醫部隊)兩大跨軍種部隊組成。

歷史

冷戰時代(1955年-1990年)

冷戰時期穿著美式軍裝的西德聯邦國防軍裝甲擲彈兵
德國空軍的F-104星式戰鬥機現已全面退役
德國空軍米格-29戰鬥機是西方國家中少見的苏製武器,現已除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德國戰敗後解除武裝,聯合國勒令德國不得再重建任何武裝部隊,但只能保留小規模的國境邊防部隊及掃雷艇部隊以進行自衛任務,而國防則由四個佔領國——美國英國法國蘇联的駐德部隊共同負責。

然而朝鲜戰争之後,随着東西方兩邊陣營的關係開始緊張,各國對德國的非軍事化政策有所改變。1949年德國分裂為屬於社会主義陣營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和資本主義陣營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蘇联更讓東德秘密重新建軍,因此美英法三國便開始考慮解除對西德的軍事禁令。1950年,西德第一任總理康拉德·阿登納萊茵蘭-普法爾茨召集前國防軍的高級將領商討創建全新西德軍隊的事宜,討論确定了新軍隊的基本構思。後來,自由民主黨出身的前納粹德國將領哈索·馮·曼陀菲爾提议把新建的軍隊命名為「聯邦國防軍」(Bundeswehr),获得西德聯邦議会的認可。

1955年11月12日,聯邦國防軍正式建立,该天是普魯士王國將領格哈德·馮·沙恩霍斯特诞辰兩百周年。並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的修正案後,1955年西德正式加入北約,1956年開始推行徵兵制,年屆18至45歲的全國男性必須義務服兵役。同時為顧及不願從事武裝勤務者的基本人權,德國基本法並賦予人民拒服兵役的權利,僅需要向役政機關登記即可改服替代的社會役。[6] 自2011年7月開始,德國已全面廢止徵兵及各種替代役。[7]

冷戰期間,西德聯邦國防軍成為北約在中歐的防衛主力。而當時的西德聯邦國防軍擁有49萬5千人的兵力,以及17萬的非現役的文職人員。陸軍三個軍由13個師所組成,坦克裝甲運兵車也經過武裝;空軍大部份的戰鬥機成為北約聯合防空軍(NATINAD)的一部份;海軍則在北海波羅的海進行巡邏。

兩德統一後(1990年-)

德國陸軍部隊演習的情況
德國豹2A6M
德國陸軍的PzH2000自行榴彈砲

1990年兩德統一後,四國已與德国政府簽署《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聯邦國防軍削減至37萬人,前東德的國家人民軍解散,其中五萬人併入聯邦國防軍。在這五萬人當中,很多都因為服役期滿而離開,而國家人民軍的軍官則繼續日常任務。

此外,很多聯邦國防軍无法使用的東德武器装备都被廢棄拆除,或者是賣给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立陶宛以及印度尼西亚等國,东德國家人民軍所装备的裝甲運兵車則全部卖给土耳其

德国聯邦國防軍主要是參加一些聯合國實行的國際維持和平任務、人道救援任務以及北約的軍事行動。自2000年以後,聯邦國防軍改制,增加了基礎軍中央醫療勤務軍两大跨军种單位。

简介

人力

德國聯邦國防軍的兵力約18萬人,當中8萬人為18至25歲。在過去,德國兵役法規定男子需在軍中服役最少9個月,或在外從事社會服務12個月。自2011年7月開始,德國已全面廢止徵兵及各種替代役,由自願服役的職業軍人組成專業軍隊。[7] 德國政府計劃在未來削減軍隊的人數[8]

女性

自1975年有女性進入西德聯邦國防軍服役起,都是分配在軍醫部隊進行後勤工作,這些女性為此進行上訴。2000年,歐洲法院決定放寬女性選擇服務崗位的權利,2001年起,女性可以到前線服務,不僅是負責後勤工作,更可參與軍隊的任務。至今約13,000名女性正在服役,當中為數不少的人曾經參加過維持和平任務及其他行動。

指挥人员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规定,德國實行募兵制。在和平时期德國國防部長擁有德國聯邦國防軍的最高指揮權,在戰時則由德國總理統領联邦国防军。德国军事指挥委员会德语Militärischer Führungsrat为德国联邦国防军的最高参谋机构,由联邦国防军总监德语Generalinspekteur der Bundeswehr联邦国防军副总监德语Stellvertreter des Generalinspekteurs der Bundeswehr陆军总监德语Inspekteur des Heeres海军总监德语Inspekteur der Marine空军总监德语Inspekteur der Luftwaffe基础军总监德语Inspekteur der Streitkräftebasis医疗军总监德语Inspekteur des Sanitätsdienstes组成。

指挥部门

参与行动

德國聯邦國防軍成為北約的一員後,負起了防衛中歐的義務。德國基本法第87條a中规定,聯邦國防軍的活動只限於防衛以及救援事務。

但是在1990年以後,國際政局起了很大的變化,聯邦國防軍也因著這個變化改變了行動的範圍。1994年,聯邦憲法法院認為基本法所定的「防衛」不只在於防衛德國國境,也包含防止國際間的紛爭及危機等。据此,德國聯邦議院同意聯邦國防軍參與北約的境外活動,聯邦國防軍開始活躍在一些國際事務中,如1996年至1999年間的科索沃戰爭,亦有參與在柬埔寨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阿富汗埃塞俄比亞厄立特里亞索馬利亞蘇丹剛果民主共和國的軍事活動及維持和平任務。

傳統

現今的聯邦國防軍(1955年—)不再跟隨國家防衛軍(1919年—1935年)和德意志國防軍(1935年—1945年)的傳統。士兵對上級絕對服從的傳統是「普魯士精神」的一部分,但因為二戰後訂下的「違反人道罪」而遭到否定。唯有視同德國軍人榮譽象徵的鐵十字保留下來,並成為聯邦國防軍的標誌。

参考文献

引用

  1. ^ Art 65a Basic Law. Gesetze-im-internet.de. [7 June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6). 
  2. ^ Art 115b Basic Law. Gesetze-im-internet.de. [7 June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6). 
  3. ^ Die Stärke der Streitkräfte. bundeswehr.de. 2014-12-31 [2015-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28) (德语). 
  4. ^ Send in the reserves. Armed Forces Journal. 2012-02 [2012-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05). 
  5. ^ Bundeshaushalt 2013. Federal ministry of Finance. [2013-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4) (德语). 
  6. ^ 王秋萍. 德國中學畢業生何去何從. 臺北市: 教育研究月刊. 2009. 
  7. ^ 7.0 7.1 Wehrdienst und Zivildienst. [2015-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0).  引用错误:带有name属性“兵役與社會役""”的<ref>标签用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8. ^ 德國軍事改革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7-08-09.

来源

德空軍制服
書籍
  • 《西ドイツの再軍備とデモクラシー:平和と戦争の研究II》,松隈徳仁(著),有斐閣出版,1969年
  • 《ドイツ再軍備》,岩間陽子著,中央公論社於1993年6月出版ISBN 978-4-12-002227-2

外部链接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