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埃塞俄比亞和厄立特里亞聯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1年1月20日 (三) 11:36 (补救4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8)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衣索比亚和厄利垂亚聯邦
1952年—1962年
衣厄聯邦衣索比亚国旗
衣索比亚国旗
格言:"衣索比亚向神伸手"
国歌:Ityopp'ya Hoy[1]
快樂起來吧,衣索比亚
衣索比亚和厄利垂亚聯邦的地圖位置 位於非洲之角
衣索比亚和厄利垂亚聯邦的地圖位置
位於非洲之角
首都亚的斯亚贝巴
常用语言阿姆哈拉语
提格雷语[2]
阿拉伯语[2]
政府聯邦
衣索比亚皇帝 
• 1952-1962
海尔·塞拉西一世
衣索比亚总理 
• 1952–1957
Makonnen Endelkachew
• 1957–1960
Abebe Aregai
• 1960
Imru Haile Selassie
• 1961–1962
Aklilu Habte-Wold
厄利垂亞行政长官 
• 1952–1955
Tedla Bairu
• 1955–1959
Asfaha Woldemikael
• 1959–1962
Abiye Abebe
立法机构衣索比亚帝国会议和厄利垂亞议会
历史时期冷战初期
1952年9月15日
1961年9月
• 厄利垂亞兼并
1962年11月15日
面积
1,221,900平方公里
货币埃塞俄比亚元
衣厄聯邦的位置
前身
继承
阿比西尼亞帝國
英军管理局(厄利垂亚)
衣索比亞帝國
今属于 衣索比亞
 厄立特里亚

衣索比亚和厄利垂亚聯邦衣索比亚–厄利垂亚联邦(英語:Federation of Ethiopia and Eritrea或Ethiopian–Eritrean Federation[3]是1952年9月15日由衣索比亚帝国厄利垂亚组成的一个联邦,这一联邦根据联合国决议达成,在1952年9月15日至1962年11月15日存在,在1962年正式因衣索比亚强行把厄利垂亚变为一个省而终止。

二战结束后,意大利在东非的殖民地被英国占领,而衣索比亚一直对厄利垂亚有领土要求,为了补偿衣索比亚,英国和意大利在1950年向联合国建议将其按宗教信仰分割为两块,穆斯林居多的一半划归苏丹,另一半给衣索比亚[4],遭到厄利垂亚人的极力反对,因用来交换欧加登的缘故衣索比亚也未同意。苏联出于防止英国影响力扩大的因素反对,史大林宣称厄利垂亚应该享有自决权,而杜鲁门希望它与衣索比亚合并为一个联邦[5]。最后在美国支持下双方接受了联合国390-A(V)决议,组成联邦。而后衣索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多次违反协议,侵犯厄利垂亚的自治权,1960年5月,皇帝胁迫厄利垂亚议会通过决议,取消厄利垂亚的旗帜,将政府改为“行政机构”,最终于1962年强行合并为厄利垂亚省[6]

参考文献

  1. ^ Ethiopia (1930-1975) – nationalanthems.info. www.nationalanthems.info. [2020-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3). 
  2. ^ 2.0 2.1 與阿姆哈拉語為聯邦共同官方語言,直到1956年。
  3. ^ Siegbert Uhlig, et al. (eds.) (2005). Encyclopaedia Aethiopica, Vol. 2: D-Ha. Wiesbaden: Harrassowitz Verlag. pp.405–409
  4. ^ Eritrea’s Resilience: A corollary of unremitting external hostility. Madote. [2020-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9). 
  5. ^ 和平獎公布!感到不公平的不只是特朗普,還有這位毛主義者. 超越新聞網. [2020-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8). 
  6. ^ 新舊對立-衣索比亚與厄利垂亚. CUP. 國際郵覽台. [2020-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