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孔氏 (高麗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George6VI留言 | 贡献2021年1月22日 (五) 12:17 →‎字派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曲阜孔氏谚文:곡부 공씨),是朝鲜半岛孔氏家族的本贯,自称为孔子五十四世孙孔绍的后代,也是《孔子世家谱》所收录的唯一海外支派。

历史

据曲阜孔氏的家谱所言,他们的始祖是孔子五十四世孙孔绍[a](1304-1381),为赠封衍圣公孔浣次子,袭封衍圣公孔思晦之弟。元至正九年(1349年),元朝以宗室魏王阿木哥之女鲁国大长公主(承懿公主)宝塔失里嫁与身在元朝的质子江陵大君王祺。两年后,元废高丽忠定王,命江陵大君回国即位,翰林学士孔绍等六学士三大将作为公主的陪臣随驾。至高丽后,孔绍被选入太学士,官至门下侍郎平章事,封桧原君、昌原伯。孔绍原配皇甫氏无子而卒,再娶左赞成曹晋庆之女,生子传孙。洪武十四年(1381年),孔绍去世,葬于昌原

孔绍之子孔帤(1329-1397)官至集贤殿太学士,同门下侍郎平章事,知鹰扬军上将军,千牛卫大将军。孔帤两个儿子孔俯、孔㒚日后都出任过平章事的高官。此后世代繁衍,他们以祖葬之地昌原为本贯,称昌原孔氏(창원 공씨)。

朝鲜王朝正祖十六年(1792年),正祖派人前往曲阜,考求昌原孔氏家谱后,命昌原孔氏仍以曲阜为本贯,以示不忘本。同年九月三日,又傳旨從兩派孔氏後裔中挑選、錄用官吏,以仿效中國世襲衍聖公的禮遇;一派是孔紹十一世孫、朝鮮中宗年間的大司憲孔瑞麟(공서린,1483-1541)長房後代,另一派是孔瑞麟玄孫參奉孔德一(공덕일, 1602-1658)的後代。[1][2]

分支

曲阜孔氏分两大派,派下至少有六个分派,分别是:

  • 渔村公派,始祖为孔绍长孙孔俯[3]
    • 判尹公派,始祖为孔俯长孙孔成吉
    • 凤鸣派,始祖为孔俯孙子孔凤鸣
    • 牧使公派,始祖为孔俯孙子孔仁吉
    • 義吉派,始祖为孔俯孙子孔义吉
  • 孤山公派,始祖为孔绍次孙孔㒚

而上述分支再由不同後裔再做更細的分派。

世系圖

字派

曲阜孔氏较晚才开始使用行列表(항렬표),且有許多并未使用中国孔氏的统一字派。其所用行輩字(東行)與中國孔氏所用字輩(華行)對照如下(「〇」表示朝鮮族人名裡,姓与行列字之外的第三字)[5]

總世數 74世 75世 76世 77世 78世 79世 80世 81世 82世 83世 84世 85世 86世 87世 88世 89世 90世 91世 92世 93世 94世 95世 96世 97世 98世 99世 100世 101世 102世 103世 104世 105世
中國用字
(華行)
孔紹後代 21世 22世 23世 24世 25世 26世 27世 28世 29世 30世 31世 32世 33世 34世 35世 36世 37世 38世 39世 40世 41世 42世 43世 44世 45世 46世 47世 48世 49世 50世 51世 52世
行列字
(東行)
東〇 〇烈 在〇 〇錫 泳〇 〇植 炳〇 〇培 鍾〇 〇浩 權〇 〇燮 圭〇 鎔〇 洛〇 〇求 〇煥 基〇 鈺〇 〇源 〇榮 炯〇 〇坦 〇鏞 〇淵 柱〇 輝〇 埈〇 〇鉉 〇洪 根〇 〇熙
諺文

朝鮮王朝晚期,當曲阜孔氏得知中國的行輩用字後,便有族人用於起名、改名,或是將本名改為表字[3]

人口、组织和家谱

据韩国1985年人口普查,曲阜孔氏时有17207户,72382人。2005年人口普查显示有83164人。[b]因韩国早婚多子之习俗,截至1996年已繁衍到八十七代,[6]而中国国内最低辈分也只是八十三代“念”字辈。他们组织了全国性的曲阜孔氏韩国大宗会,其余市道也多有各自的宗亲会,除组织族人的联谊活动外,也修建祖墓,编修族谱,名为《曲阜孔氏世谱》[c][d]

1988年,借孔子诞辰,曲阜孔氏开始组团到曲阜谒庙祭祖,此后几乎年年都组团到曲阜祭祖。

2009年9月24日,《孔子世家谱》第五次大修续修颁谱典礼在曲阜孔庙大成殿举行,曲阜孔氏韩国大宗会孔大植等七人受邀参加。本次修谱收录韩国的曲阜孔氏,定名为高丽派,位列《孔子世家谱》五集,是唯一的海外支派[e],共3万人入谱。

名人

相关条目

注释

  1. ^ 原名孔昭,后因避高丽光宗讳改名孔绍
  2. ^ 北朝鲜因资料不详,孔氏人口未能统计
  3. ^ 另有《曲阜孔氏大同谱》、《曲阜孔氏族谱》、《曲阜孔氏派谱》等,《曲阜孔氏世谱》是1996年修订的韩国统谱。
  4. ^ 《曲阜孔氏世谱》亦有影本,分作六卷。
  5. ^ 因孔绍在中国孔氏家谱中并无记载,高丽派实际上是待考支。

参考文献

  1. ^ 承政院日記正祖16年9月3日:「東來之孔, 當以故都憲孔瑞麟派爲正, 都憲派之顯族, 亦當以參奉特除後, 不仕之孔德一派爲歸, 令吏曹知悉。此兩派後孫, 今日政, 竝爲先卽收用, 此後兩派支裔中, 世世祿仕, 以倣中朝衍聖公之世爵, 而萬一文蔭武間, 朝籍若乏孔姓, 則就兩派中, 通融收用於初仕,……」
  2. ^ 《曲阜孔氏世譜 卷之一》第36頁
  3. ^ 3.0 3.1 3.2 곡부공씨어촌공파보 曲阜孔氏漁村公派譜, 1936, 卷1-7
  4. ^ 곡부공씨족보 曲阜孔氏族譜, 1929, 권 1-6
  5. ^ 《曲阜孔氏世譜》(1996年)卷之一上,第54頁. FamilySearch. [2020-11-25]. 
  6. ^ 曲阜孔氏世譜第六卷,第1421頁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